張純漢

張純漢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同時系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高級創作員、浙江省婦女研究會會員、紹興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紹興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等。

個人簡介


張純漢硬筆書法
張純漢硬筆書法
張純漢,筆名清河、秋雨閑思等,報道名張程。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原供職於政府機關,后從業傳媒,先後做過公社文書、團干、區、縣委秘書、機要員等。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同時系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員、浙江省婦女研究會會員、紹興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紹興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等。新聞主任編輯職稱。
他主張做人重於從文,推崇“自然為文,自然為人”思想。長期的基層生活,使他對民生和民情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形成了其熱愛大自然,鍾情鄉間山水和小道,閑時喜思考社會和人生的品格。
他在文學和新聞領域發表了大量作品和有關方面的理論文章,並著有新聞體驗散文集《記錄當初》、情感哲理散文集《秋雨閑思》、長篇紀實親情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中篇小說《遠婚》等。其中,以雜談體裁出現的《記錄當初》是體現職業性的,是對工作、職業的思考;以散文體裁出現的《秋雨閑思》是情感哲理型的,是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而以小說體裁出現的《愛在生命的邊沿》則屬於傷痕類文學,是對生命和命運的冷靜思考。
其文藝作品以情感哲理見長。散文《差點錯過的好姻緣》、《相依相伴父子情》、《古林憶舊》和短篇小說《評先進》、《小鎮流行馬娃衫》等,都能從一個側面體現其作品風格。連續三屆在《中國作家》雜誌社、《女友》雜誌社和魯迅文學院等聯合舉辦的全國文學作品大賽中獲獎和連續三屆獲“中國散文年會獎”。散文《古林憶舊》獲全國第二屆“長城文學獎”。廣播文藝《新昌調腔》榮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全國廣播文藝獎”並被《戲文》、《浙江日報》文藝版等多家專業雜誌和報紙刊載。散文《眼光》、《做人不必太“完美”》等獲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大賽一等獎。散文《老家也將成記憶》、《醉憶“三涇古王道”》、《跌馬崖的變遷》、《夢縈天姥情緣溪》、《魚事》、長篇紀實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等,均在全國各級各類文學賽事和評選中獲獎。其中散文《老家也將成記憶》、《醉憶“三涇古王道”》分別獲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年度“最佳中國散文獎”,作品刊載於《散文選刊》雜誌。成功主創了新昌縣首部廣播劇《外婆坑的故事》。新聞業務論文《快節奏生活和兩個輪子齊轉》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中國廣播電視系統最高級專家獎”。婦女研究論文《高低貴賤與更新觀念》、青少年家庭教育論文《試論影響家庭教育進程的若干要素與問題》、社科研究立項課題論文《調腔振興路徑研究》等均在本領域有較大影響。一些作品還在不知不覺中被一些報刊雜誌轉載。其人生格言和個人傳記被《中華名人格言》等多種辭書收入。
張純漢生活照
張純漢生活照

文學作品簡介


《記錄當初》簡介

記錄當初
記錄當初
記者生活豐富多彩,酸酸甜苦辣回味無窮。《記錄當初》是張純漢多年新聞實踐和理性思考的結晶,是新聞界第一部以全新的散文形式出現的反映記者工作和生活的自傳體新聞體驗集。全書分記錄當初、新聞淺說、論短道長、采寫雜感、燈下獨語等五個篇章,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無不集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和采寫技巧於一體。因此,本書是廣大新聞、文學愛好者的教科書、導讀書、實用書、參考書,又是廣大讀者輕鬆的欣賞書、閑讀書,更是宣傳報道的工具書。
本書出版以來,許多新聞界、文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對此讚譽有加。中國新聞人文化網、焦點網談、《視聽縱橫》《浙江日報》《紹興晚報》等國內有影響的大型網站和媒介也紛紛介紹此書並轉載書中的文章。
浙東唐詩之路研究開發社社長竺岳兵稱此書為:“乃記錄做人之道理者也!”並對此評價說:“故其言語如泉,共秋水同流;而其詞鋒如雪,與天山爭高。真道德文章也!”肇明先生則以“探尋炎漢,傾注真純”八字相贈。
某人大副主席說:《記錄當初》確實文如其人,作者純漢純粹是條漢子,他的人生品格、思想情感都已流露在字裡行間。當記者不易,但從書中,可看出作者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浩然正氣。記者的素質要高於人家,就要求做到多觀察和思考,作者的許多文章可以看出就是這方面努力的結果。文章有兩種風格,華文與記實,純漢的書以樸實見長,非常的樸實,這一點非常難得。純漢筆名清河,從這一點上說,《記錄當初》不但文如其人,也文如其名。《記錄當初》中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堅定的人生觀,敢於實言,這是難能可貴的,地方記者只有勤奮,才能寫出這樣有意義的文章。
某省廣電集團國際部主任說:“書中的一切看來都是驚人的,實在難以想象,一個基層的新聞工作者能寫出有如此獨到見解的好書來。”
某市廣播電視台記者郭林來信說:“我拜讀您的著作,很多時候,我覺得你投入的不僅是感情,更多的是心,很感動。在裡面,我讀懂了更多是如何做人。

《秋雨閑思》簡介

秋雨閑思
秋雨閑思
《秋雨閑思》是張純漢散文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分“往事如歌”、“人生百味”、“一路看來”等章節。全書以人生體驗、生活啟示、心靈感應和理性思考見長,富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行文所至,隨處散發出濃郁的馨香,屬地道的情感哲理散文。所有篇章內涵豐富、通俗易懂并力改傳統的無病呻吟、一味追求不著邊際的歌詠風花雪月的散文表現手法:剖析世事,視角獨特,實話實說;筆觸所至,令人深思,耐人尋味。是美文,是好書;是缺乏情感交流的世間向朋友向親人吐露的一番心言;是快節奏生活中為讀者開闢的一塊修身養性的凈土;是匆忙繁雜而又充滿五光十色的空間讓世人放飛心情的一方藍天。
《秋雨閑思》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單行本出版發行,《秋雨閑思》出版后,受到了廣大專家讀者的廣評。

《愛在生命的邊沿》簡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長篇親情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以關愛健康和生命為主題,故事動人心弦,內容催人淚下,情節跌宕起伏,語言簡潔通俗。讀後讓人迴腸盪氣,掩卷長思,從中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和骨肉的難捨,並提醒人們:在強大的而不可預知的自然災難面前,生命雖顯得異乎尋常的無奈和脆弱,但我們有理由將可能的日子過得充實而無憾,讓大家懂得珍惜今天就是珍惜今生,珍惜今生就是珍惜永生永世的道理,並讓大家都有一個感恩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以此來珍愛只有一次的生命,珍愛眼前的生活,珍愛生活中的每一天,並善待我們的人們,努力工作,快樂生活。
長篇親情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雖沒有純描寫的鏡頭,卻是對生命、命運進行思考的直錄;雖沒有高深莫測的道理,卻是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所產生的切膚感受和思考。因此,本書很適合現代人群尤其是有“感同身受”的年輕父母閱讀。
長篇親情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分“現實的夢”“艱難的路”“無盡的痛”3篇50餘章節,計12萬字,篇章的設計和字數的控制,加上真切的情感和理智的思考,既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也能打動讀者心靈。小說自首印后,就受到廣大讀者和在校大學生的歡迎和好評。許多讀者反應:讀時,熱淚盈眶;讀後,立即回家看望自己的親人。從感動到感悟,是一部治療心靈傷痛的好書。該書現已再印並獲第八屆“中華頌”圖書獎。有關網路信息公司已簽約將此書改編成網上有聲讀物作品和手機小說。附兩種版本照片。
享受《愛在生命的邊沿》有聲閱讀可點擊“話匣子——中國第一有聲讀物網站”

《遠婚》簡介

小說講述了浙東一個叫“外婆灣”的偏僻小山村,因“攀親”攀來了一群美麗的少數民族姑娘,並使這個“山寨”成了名聞遐邇的“江南民族村”。其間有改變命運的抗爭,有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衝突,有對愛情的渴望,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有這一切,則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眼下農村群眾不同的生活心態及農村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故事生動有趣,曲折離奇,賦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遠婚
遠婚

廣播劇《外婆坑的故事》

《外婆坑的故事》採制即景
《外婆坑的故事》採制即景
三集廣播連續劇《外婆坑的故事》為該地區首部廣播劇,主要題材與小說《遠婚》同。劇中配音演員均為當代當紅影視演員。該劇創作完成後,即分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紀錄中國”、紹興人民廣播電台“快樂人生”、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浙江之聲·潮起錢塘”、以及本台的“農村大舞台”等媒體和欄目中播出,並受廣大聽眾熱評。

近年文學創作年表


2001年
廣播電視文藝論文《快節奏生活與兩個輪子齊轉》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舉辦的“面向新世紀的廣播電視論文徵文評選”中獲“廣播電視系統最高級專家獎”。
2002年
新聞體驗散文集《記錄當初》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廣播文藝《新昌調腔》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全國廣播電視文藝獎”(政府獎)。
廣播文藝《新昌調腔——中國戲曲活化石》獲浙江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浙江省廣播電視政府獎”。
2003年至2005年
小說《評先進》、《差點劃過的好姻緣》和散文《一生只在一句話》分別在《中國作家》雜誌社、魯迅文學院、《女友》雜誌社等組織開展的第十六、十七、十八屆“全國青年文學作品大賽”中獲二三等獎。作品分別入選《金牌小說》、《煙火小說》和《心海流沙》等公開出版發行書籍並成為一時的暢銷書。
2005年
散文《古林憶舊》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長城文學獎”二等獎。
散文《農村的夏天》獲中國作家雜誌社等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華頌歌’徵文”銀獎。
2006年
情感哲理散文集《秋雨閑思》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單行本)。
報告文學《一生何求》獲中國新聞社、中國文化報社等舉辦的“第六屆‘我愛中華’徵文”銀獎,作品發表在由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出版發行的《愛我中華優秀作品選》一書。
散文《良言一句暖到今》獲“世界新作家”舉辦的“首屆世界新作家獎‘金字塔皇冠之夜’徵文大賽散文組二等獎”。
2009年
親情長篇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2009年3月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並於當年9月重印。
散文《眼光》獲中國散文學會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大賽一等獎。作品入選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2009卷)。
散文《跌馬崖的變遷》獲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祖國好”華語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作品入選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華語文學藝術文集》(2010卷)。
2010
散文《做人不必太“完美”》獲中國散文學會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大賽一等獎。作品入選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2010卷)。
散文《天姥情緣》獲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全國詩聯書畫大賽”一等獎。
親情長篇小說《愛在生命的邊沿》獲中國散文學會“第八屆‘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大賽”圖書獎。
散文《魚事》獲福建省作家協會、《福建文學》、福建省文學院等舉辦的“逢時杯”第四屆海內外散文大賽佳作獎(總共獲獎12人)。作品發表在《福建文學》2009年第10期,併入選《星光》雜誌《“逢時杯”作品專集》
散文《無官一身輕》獲當代文學院舉辦的“當代文學獎”,作品發表在《當代文學》2010年第1期。
2011年
散文《老家也將成記憶》獲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散文選刊》雜誌社、《長篇小說》雜誌社等舉辦的“第六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筆會徵文”二等獎。作品發表在《散文選刊》2011年第7期。
散文《一生只在一句話》獲中國散文年會、《散文選刊》《海外文摘》舉辦的“中國散文年會獎”,作品發表在《散文選刊》2012年第1期。並被《讀者文摘·校園版》2012年第8期作為首篇導讀篇目轉載。
2012年
散文《醉憶“三涇古王道”》獲《散文選刊》、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等舉辦的“2012中國上海·第七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筆會徵文”二等獎。主辦方點評:“自古以來,遊記散文長於寫‘景’,而略‘情’……而《醉憶“三涇古王道”》則取材於作者的童年新曆,字裡行間流露了一種不可磨滅的江南鄉愁。一個作家的人文情懷的彪顯,一是他的文化擔當,一是他的民族憂患意識,這兩點,作者都做到了。”作品發表在《散文選刊》2012年第8期。
散文《古王道上生態美》獲省環保廳、省作家協會、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舉辦的“2012年浙江省‘生態日’生態文明徵文大賽”優秀獎。
廣播劇《外婆坑的故事》(連續劇)並獲浙江省廣播電影電視局“2012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文藝獎”二等獎(政府獎)。上海廣電集團、上海話劇團為後期製作。
廣播劇《外婆坑的故事》(連續劇)獲紹興市廣電局“2012年度紹興市廣播電視文藝獎”一等獎(政府獎)。
散文《甬劇,始終涌動在心中的音符》獲寧波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寧波日報社舉辦的“我與甬劇六十年徵文”獎。作品刊載《寧波戲劇沙龍“我與甬劇”專輯》。
2013年
散文獲《老家是幅古畫圖》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散文選刊》等舉辦的2013年度“中國散文年會獎”,作品發表在《散文選刊》2013年第12期,併入選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發行的《2013—中國最美的散文》一書。
2014年
散文《另一種紀念》發表在《海外雜誌·文學版》2014年5期。
散文《天姥山神事亦奇》獲《散文選刊》《海外文摘》舉辦的“中國·北京第九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徵文”二等獎,作品發表在《散文選刊》2014年第8期。
中篇小說《遠婚》發表在《海外雜誌·文學版》2014年10期,后在《今日新昌》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的“文學副刊”連載。

新聞及學術論文


《快節奏生活和兩個輪子齊轉》,獲1999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中國廣播電視系統最高級專家獎”。
《縣級廣播滑坡怎麼辦》,發表《視聽縱橫》雜誌1995年第1期。
《廣播稿音響運用論短長》,發表《視聽縱橫》雜誌1998年第5期。
《析有線廣播滑坡之誤區》,發表《中國廣播》雜誌1995年第7期。
《縣級廣電的生存空間》,發表《視聽縱橫》雜誌2007年第4期。
《如何巧作採訪記錄》,發表《視聽縱橫》雜誌2008年第1期。
《半請半求訪名人》,發表《視聽縱橫》雜誌2008年第2期。
《採訪中的問話藝術》,發表《視聽縱橫》雜誌2009年第1期。
《縣級廣電公共文化的現狀與對策》,發表《視聽縱橫》雜誌2014年第3期,並獲紹興市2014年度廣播電視學術論文政府獎二等獎。
《縣級台創新融合謀發展的探索》,發表在《視聽縱橫》雜誌2015年第4期。
《多觸角零距離是基層廣播復興之良策》,發表在《視聽縱橫》雜誌2015年第6期。
《媒體視角“有違初衷”面面觀》,發表《新聞知識》雜誌2016年第2期。
《全媒體時代與常規采編新探》,發表《新聞知識》雜誌2016年第4期。
《網際網路時代媒體再認識》,發表《新聞傳播》雜誌2016年第6期。
《高低貴賤與更新觀念》分獲紹興市、浙江省婦女研究會等組織的全省全市“城鎮婦女就業觀大討論徵文”一二等獎,作品入選徵文集。
《試論影響家庭教育進程的若干要素與問題》獲紹興教育局、紹興市婦聯等單位組織的“家庭教育研究徵文”二等獎,作品入選《紹興市家庭教育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