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

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勢

不同的姿勢和卧位是引起身體不適的原因之一。適當地安置病人,維持正確的姿勢和卧位,不但可以協助病人感到舒適,而且還可以預防長期卧床造成的併發症。

釋義


卧位的性質
1.根據卧位的自主性可分為主動、被動和被迫三種卧位。
(1)主動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採用最舒適、最隨意的卧位
(2)被動卧位:病人自身無能為力變換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極度衰竭的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識清晰,也有變換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療的原因,被迫採取的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於呼吸困難而被迫採取端坐卧位。
2.根據卧位的平衡穩定性,可分為穩定性卧位和不 穩定性卧位。
(1)穩定性卧位:支撐面大,重心低,平衡穩定,病人感到舒適。如平卧位。
卧位
卧位
(2)不穩定性卧位:支撐面小,重心較高,難以平衡。病人為保持一定的卧位造成肌肉緊張,易疲勞,不舒適。如兩腿並齊伸直,兩臂也在兩側伸直的側卧位。
舒適卧位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卧位
卧位
舒適卧位是指病人卧位時,感到輕鬆自在,身體的各個部位處於合適的位置。維持舒適卧位的重要性及作用如下:
(1)協助病人增加身心舒適,達到完全休息的目的。
(2)符合人體力學的要求,降低關節的壓力和活動限制,維持正常的功能位置,避免關節及肌肉攣縮。
(3)至少每2h變換卧位1次,並加強受壓部位的皮膚護理,能避免骨突處皮膚破損,預防發生壓瘡
(4)某些卧位能減輕癥狀,起到協助治療的作用。

常用


去枕仰卧位、側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頭低足高位、頭高足低位、膝胸位、截石位、中凹卧位
卧位
卧位

注意事項


(1)卧位要舒適穩定,體重平均分佈,保持正常生理彎曲,各關節位於功能位置。
(2)適當遮蓋病人,注意保暖,維護病人尊嚴。
(3)定時更換卧位,至少2h一次,預防褥瘡出現,按摩受壓部位皮膚。
(4)根據病人病情,協助病人每天進行主動或被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