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通寶
天聰通寶
天聰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清朝前身后金的錢幣。由清朝太宗皇太極在後金皇太極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始鑄。明天啟六年( 1626 )即努爾哈赤天命十一年,皇太極嗣位。次年改元天聰。天聰元年鑄當十的滿文“天聰汗錢”,完全仿天啟大錢的形制。又鑄漢文“天聰通寶”錢,輪廓外圓,很完美。滿洲崛起遼瀋時,為濟餉糈而鑄。
天聰通寶以紅銅鑄造,直徑為2.8厘米,共有二品:一為滿文,一為漢文,外圓內方,漢文為“天聰通寶”四字。此通寶是滿族社會早期貨幣之一。清朝定都北京后改為一種貨幣,滿漢兩文駢體。皇太極去世后,此種貨幣即被廢除。天聰通寶現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
天聰通寶
滿文“天聰通寶”清朝時期直徑4.9厘米“天聰通寶”是清早期貨幣之一。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皇太極即汗位,改元天聰,命鑄新幣,曰“天聰通寶”。幣以紅銅鑄造,分滿文和漢文兩種,清朝定都北京后,則改為一種,即滿漢文合壁貨幣。皇太極去世后,“天聰通寶”即停止使用。
天聰汗錢鑄於清太宗皇太極1627年在滿州即帝位,改元天聰之時。錢徑4.4厘米,重2.2克左右。天聰汗錢為老滿文當十大錢。錢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讀,直譯為"天聰汗之錢",俗稱天聰汗錢。錢背穿孔左方老滿文"十",右穿孔側為"一兩",是仿照明天啟記值記重製。天聰汗錢製作精好,品相優美,邊廓堅挺,今天很難得到。舊譜還載有小樣當十錢以及漢文"天聰通寶"平錢各一品,很是少見,據傳當時僅鑄造了200餘枚,目前市場價格估計已經上萬。丁福保《歷代古錢圖說》中有小樣當十錢記載,價值六元。余繼明書載滿文“天聰通寶”當十錢 五級 500—600元。華光普《中國古錢目錄》三級 3500元,江波、趙志著〈中國古錢幣真偽鑒定〉一書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