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力
消費力
學界對消費力的解釋為數不少。一般認為消費力有自然消費力、社會消費力、絕對消費力和知識與技能的消費能力之分。
消費力
自然消費力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消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這種能力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也在不斷增長與提高,但是它的基本屬性是由人的生理功能決定的,不同人的生理功能有差別,自然消費力也有差別。
絕對消費力是在生產發展到一定的基礎上,人們已經具備的可能消耗物質文化生活資料的能力,它與自然消費力的差別主要在於自然消費力強調生理功能限制,絕對消費力則強調生產發展水平和社會進步程度的限制,同時還包括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能力。
社會消費力是在生產發展到一定基礎上受分配關係制約的消費能力,通常情況下,社會消費力在量上小於絕對消費力。
至於知識與技能意義的上消費能力,它們是消費的條件或手段,有時也把它簡稱為消費力。
現有的增長方式突出投資的拉動力作用,忽視消費的拉動力作用,產生的後果是:一方面供給跟不上投資需求,經濟一熱就要調控;另一方面產能過剩導致增長效益下降。轉向消費拉動型增長方式可以提高增長效益,並且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消費力
馬克思是在同等地位上說明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的。他說:人類一天也不能停止生產,一天也不能停止消費,生產停止消費也停止,消費停止生產也停止。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說明生產和消費的關係時明確指出,生產和消費都可以成為起點。消費作為起點,是因為消費提供生產的動機、生產的目的。有消費才有人去生產,只有消費擴大了才能擴大生產,只有消費層次提高了才能提高生產層次。這就明確指出了消費對生產從而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
基於對生產和消費同等地位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提出了消費力的概念。所謂消費力,是指一定時期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馬克思說:“消費的能力是消費的條件,因而是消費的首要手段,而這種能力是一種個人才能的發展,一種生產力的發展”。從理論上說,消費力可以分為個人消費力和社會消費力兩種形式。個人消費力是由其收入水平決定的,而社會消費力則決定於社會的分配關係。“社會消費力既不是取決於絕對的生產力,也不是取決於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於以對抗性的分配關係為基礎的消費力;這種分配關係,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這種消費力還受到追求積累的慾望的限制,受到擴大資本和擴大剩餘價值生產規模的慾望的限制。”正是這種生產力和消費力的矛盾導致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由此我們得到兩個方面重要啟示:第一,宏觀經濟的均衡關係,實際上是生產力和消費力的均衡關係;第二,影響消費力的要素涉及收入水平,其背後是分配關係和分配製度、以及一個國家的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係。
消費力
消費力對增長的拉動力,體現在消費創造出新的生產需要,為生產提供動力和目的。馬克思說:“消費在觀念上提出生產的對象,作為內心的意象、作為需要、作為動力和目的。消費創造出還是在主觀形式上的生產對象。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具體地說,人們在消費產品的過程中,產生對與此關聯的產品的新的需要,給生產提供了新的要求,為再生產提供了動機和目的,因此,沒有消費需要就沒有生產,而要進行生產,就必須根據社會消費需要來進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如此。以消費力來拉動增長,就包含了創造消費和創造消費者。
消費力
基於以上由生產力到消費力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需求拉動轉向消費需求拉動的必要性,它反映向以人為本發展觀的轉變。
決定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由投資拉動轉到消費需求拉動。有兩個方面的必要性:第一,長期的投資拉動導致了許多領域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的問題不是產品多了,而是消費需求不足。第二,我國的絕大多數行業進入了買方市場。在此背景下,只有靠市場需求擴大來拉動增長是最有效益的,也就是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從本質上講,轉向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真正體現發展是為了人。
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實際上有兩個鏈條。投資拉動的鏈條是:擴大投資需求(投入)—增加供給(增長)—擴大投資需求(投入)。消費需求拉動的鏈條是:擴大消費需求—增加供給(增長)—擴大消費需求。現在我們產能過剩突出,需求型經濟特徵凸現。許多產品生產出來以後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辦法再擴大再生產,現在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消費增加來拉動生產增長。與投資拉動中,每生產一分錢都創造GDP相對應,消費拉動就是,每增加一分消費都會增加GDP (當然消費不等於浪費)。生產出的GDP和消費出的GDP相比較,前者由於沒有被消費而不能成為有效的GDP,後者主要是有消費而成為有效的GDP。
消費力
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全面拉動消費需求
收入水平與購買力直接相關。就目前看,許多商品供過於求,不是生產太多,而是購買力不足。因此增加收入就是增加購買力,也就是提高消費力。當然,由於消費彈性是有差別的,低收入者,增加一塊錢可能全部進入市場消費;中等收入者增加一塊錢,可能五毛錢進入市場,五毛錢儲蓄;高收入者增加的一塊錢可能全部進入銀行。提高消費力要特別注意消費彈性最大的那個群體。所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意義不僅僅是在扶貧,更重要的是在增加經濟增長的動力。
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拉動先進產品消費需求
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必須注意到消費結構,以及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拉動力。我們現階段產業升級的方向,一個是IT產業,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是生命科學產業,一個是汽車產業,等等。這樣一些產業的發展動力也在市場需求。一般說來,中等收入者對這些產業的產品有更大的需求。所以要推動產業升級,就應當解決中等收入者比重擴大問題。
開闢新的消費渠道可以創造新的供給
生產創造消費,從一定意義上說是靜態的,消費創造供給,則是動態的。無論是對生產還是消費都是升級。與此相應的市場營銷就不能僅僅是適應市場,適應人民群眾當前的消費需求,而是要創造消費者,創造市場需求,從而創造供給。現階段開闢新的消費渠道特別要重視文化和教育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是在人民群眾溫飽問題解決以後必然形成的需求。
4.消費環境的完善和建設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方面:一是調整消費政策,過去在短缺經濟條件下限制消費的政策應該取消,代之以鼓勵消費的政策;二是建設和完善各類消費市場及相應的消費方式和機制等。
消費力
①自然消費力。指消費者為維持生存而滿足自己的自然生理需要的能力。
②社會消費力。指消費者受整個社會關係,特別是分配關係的支配所具有的消費能力。其大小不直接決定於社會生產力的水平,而直接決定於所有制和分配的性質。
③絕對消費力。指只同社會生產力掛鉤並同它相適應的消費力,其大小直接決定於生產力的水平。
④有購買力和支付能力的消費力。指消費者運用自己的貨幣收入購買商品和服務以滿足自己需要的能力。滿足自己需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自己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的大小。把消費力區分為上述各種形態,從不同角度進行分別考察的意義在於:它有助於人們掌握確定消費水平的各種界限標準,有計劃地、合理地分配和使用社會勞動,正確處理產需矛盾和協調個人消費與社會消費的關係。
按照定義,自然消費力是指撇開了社會生產關係和生產力水平,僅就人們的自身需要而言的消費能力。因此,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現狀不應再被視為是制約自然消費力的因素。當然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現狀雖然不能直接制約自然消費力,但是由於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由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現狀所決定的,因此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現狀依然間接地對自然消費力起著制約作用。另外如前所述,即使撇開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現狀的制約作用,自然消費力雖然在總量上應該被視為是無界的。但是落實到任何商品上的自然消費力,又應該被視為是有限的。自然消費力之所以具有這種有限性,是由於受到了以下幾種因素的制約所造成的。
從生理上說,對某些商品的自然消費力有一定的限度,例如一個人在一定時期內所能消費掉的食物總數是有限的。一位長期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對棉衣、皮衣之糞的保暖眼裝的自然消費力是很低的。一個身體虛弱的人對象探險旅辨、劇烈體育運動之類的消費活動的自然消費力幾乎為零,一位視力良好的人對近視眼鏡之類的商品也是沒有什麼自然消費力可言的。另外,藥品、輪掎之類商品的自然消費力顯然也是主要由生理因素所決定的從生理因索對自然消費力的制約作用也可以看出恩格爾定律為何能夠成立。因為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在食物方面的支出受生理因素昕限,增長緩慢,所以恩格爾係數呈下降趨勢。
消費力
消費任何商品都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總是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但人的一生又是有限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每一個人的消費總是要受到時間的制約。當然一個可同時消費著多種商品,例如一個人可以穿著高檔服裝、坐在舒適的包廂里、喝著高級飲料、欣賞著美妙歌舞等等。人們在某一消費時段中往往總是以一種或少數幾種商品為主的。對這種商品的消費就會或多或少地制約著他們對其它商品的消費。而且人們在有限的一生內,還要花費時間用於工作和睡眠。雖然工作和睡量匪與消費也不是絕對對立的.例如人們能夠穿著高檔眼裝去上班,能夠使甩高級卧具去睡眠等等。但是工作和睡眠對消費的制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人們一般不能在工作和睡眠時去品嘗美味佳肴、去觀賞歌舞雜技、去持山玩水等等。在我國城鎮居民現實生活中時間制約人們對某種商品的自然消費力的一個具體例子就是:家用電器中彩電與錄像機可以被視為是一對互補品,但現在在中國城鎮居民彩電家庭普及率很高的情況下,錄像機家庭普及率依然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費它可以想像。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是無暇顧及自身的一些需要的,因此其自然消費力必然會受到時聞的強烈抑制。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詞,叫“休閑”,“體閑”就是一個與時間密切相關的詞,它並不意味著什麼事都不做,而是意味著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來自由支配,在一種輕鬆的狀態下干自己最想乾的事情。休閑給人一種從容不追的感覺,容易使人聯想到愜意和舒適。由此可見,時間充裕的個人可自由支配時間。對於釋放人的自然消費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表面的總面積是有限的。而在這有限的面積中,除擊海洋河流、高山、森林、沙漠和用於維持人類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排地、草原之外,能夠用於人類生活和消費的空間也是十分有限。雖然從平房到摟房到高甚建築直至發射字甫飛船到外甚空間去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空間,人類在不懈地進行著拓展自己生活空間的努力,但是由於人們的增長和生產的擴大,人類可自由使用的空間和個人消費空間卻呈縮小的趨勢。而且在目前前看來,因此空間對自然消費力的制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如餐桌、冰箱、台式電腦、高級音箱、大型彩電、健身器材、交通工具等,對這類商品的消費就與人們的生活空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消費力
消o費o力o
人類將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為三類:一類是所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如空氣、陽光和水;第二類是“有限但可再生的”資源.如糧食、木材等;第三類則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資源,如石油煤炭、其它礦產品等。而實際上進三類資源的總數都是有限的。當某一時期內人類所能得到的某種資攜帶的數量低於人婁在這一時期內對這種資源的需要量時,人類對這種資源及其產成品的自然消費力就受到了抑制。如果某年某種水果由於自然災害而造成普遍歉收時,人類在這一年對這種水果的自然消費力就很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伸展。還有現在隨著老虎數量的減少,真正的虎骨酒基本上已成了一種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這也是資源制約自然消費力一個例子。在經濟分析中,整個人類是做為一個“無限生命個人”來看待的,每一代人都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消費而不顧及子孫後代的需要,因此從這十角度來看,有限的資源對人類無限的需要的制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人類更經濟快捷地蕞取自然資源和尋找某些資源的代用品。因此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逐漸減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依賴,降低資源因素對人類自然消費力的制約作用。但科學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幫助人類徹底擺脫自然資源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