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武東

柯武東

柯武東(1905~1930),又名爭榮,男,梁園鎮柯崗村人。幼年入私塾讀書。為家境貧寒所迫,於民國11年(1922)考取安徽省警務處警察教練所,受訓結業后當警察,因受共產主義思潮的影響,辭去警察,奔走於蕪湖、合肥、鳳陽等地,從事學生運動。

人物生平


自幼讀私塾,后因家境貧寒,中途輟學。1922年投考軍閥安徽警務處警察教練所,畢業后當警察,繼而在直魯軍閥畢樹澄部謀職,曾任教導營代理營長。1927年春,毅然離開舊軍隊。不久,他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經常奔走在蕪湖、合肥,鳳陽等地,進行革命活動。1928年,受黨組織的委派返回家鄉合肥,發展黨的組織,開展鬥爭。與共產黨員崔筱齋、張開泰在合肥聯絡失學進步青年,以換帖結拜弟兄的名義,在城內組成了“十人團”,四處張貼革命傳單、宣傳革命道理。他多次去上海彙報工作,接受任務。同年7月,去湖南參加平江起義。1929年秋冬,在江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軍。不久,任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二團團長,轉戰於江西省安福、分宜、宜春3縣交界地區,出其不意地打擊國民黨地方武裝和地主豪紳的反動勢力,保衛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同年冬,隨軍到達彬江,消滅了駐紮於此的國民黨保安團,繳獲槍15枝,鎮壓了當地劣紳,並開倉放糧,賑濟貧苦民眾。1929年底,和李紹九率領紅軍獨立二團、三團,在吉安北部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數次,連戰皆捷,特別是峽江之役,殲敵千餘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1930年1月,紅軍獨立二、三、四團及騎兵連,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他任紅六軍軍委委員和第一縱隊司令,併兼任第三支隊長。1930年六七月間,第六軍改編為紅軍第一軍團第三軍,任第三軍第一縱隊司令。1930年8月,為粉碎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部隊對紅軍的“圍剿”,紅一軍團進入湖南,乘何部尚未覺察之機,於8月20日,分兵3路進攻文家市。他率領的第一縱隊擔任花園(慈化境內)一線的正面進攻任務。由於敵人居高臨下,多次進攻未能奏效,損失嚴重。於是,他親率80餘名戰士向敵陣地發起新的攻擊,迅速佔領了高升嶺,消滅了全部敵人。在他指揮部隊繼續進攻時,不幸被敵擊中腹部,他手捂傷口,鎮定地指揮到戰鬥勝利結束。在送往後方醫院途中,光榮犧牲。后慈化區蘇維埃政府將慈化區改名為“武東區”(現為慈化鎮武東村)。其犧牲后被安葬於慈化鎮,其墓政府多次予以修葺,現保存完好,已成為當地中小學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