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刊印刷
書刊印刷
書刊印刷,以書籍、期刊等為主要產品的印刷。我國是印刷術發源國,印前包括設計(圖案及內容)、校對、印刷。印后包括折頁、裝訂等。
書刊印刷
書刊印刷
全國每年出版圖書20餘萬種,期刊9000多種,兩項合計印數92億多冊,總印張577多億印張,摺合用紙136萬噸。可謂印刷大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不僅圖書、期刊出版總量有所增加,印裝質量也有提高,印裝周期大大縮短。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以下簡稱“檢測中心”)負責全國書報刊印刷質量監督、檢測、認定工作。來自檢測中心的信息,近年中國書刊印裝質量的總體狀況是:1.每年檢測中心分赴10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出版社、新華書店書庫。書刊印刷廠的裝訂車間現場抽查。近年抽查的批合格率都在90%以上;2.2004年對參加全國書展的355家出版社送檢的3592種圖書進行了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3.每年對全國部分出版社、印刷廠向檢測中心送檢的一等品、署優質品6萬種左右,檢測結果以2004年為例,一等品占送檢產品的83.3%,佔全國出版圖書的25%左右;4. 中國參加國際書展的圖書,不僅品種略有增加,其中有些精品的印裝質量可與發達國家的圖書印裝媲美;5.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當前有新發展印刷基地“中國印刷城--龍港”。還有中國中華商務(香港)、北京華聯、雅昌、鶴山雅圖仕、上海界龍等印刷企業,印裝的精品先後獲“美國印刷大獎”、“亞洲印刷大獎”、“香港印刷大獎”。綜上所述,充分反映出中國書刊印裝的質量確實有進步、有提高。但就全國書刊印裝質量的總體水平來說還不理想,尤其是一般的書刊和部分中小學課本的印裝質量較差,有些印裝質量之差達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主要表當前:①彩色印刷品,色調失真,階調丟失,套印不準,接版處顏色深淡不一;②單色印刷品,墨色不勻,反正面套印不準,文字模糊,透印等;③成品尺寸大小,書背字平移歪斜,套書書背字上下,護封尺寸大小,騎馬訂訂位等超標或嚴重超標;八字折、連刀頁、死折、殘頁、多帖、倒帖、缺帖;溢膠、開膠等缺陷。
2011年,首都新聞出版版權工作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資源整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出版產業的融合,創新和完善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開創首都新聞出版和版權工作的新局面。從《 2013-2017年中國期刊印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區新聞出版業收入達到466.17億元,同比增長9.45%;資產總額達到935.15億元,同比增長8.74%;利潤總額30.59億元;從業人員11.58萬餘人。新聞出版行業收入總額在全市文化創意產業9大領域中排名第四位。
未來將有可能出現以下趨勢:
1、大中型出版機構一體化運作;
2、出版機構與技術提供商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入;
3、中小型出版機構將走服務外包之路;
4、新型數字出版機構不斷湧現,以網際網路形態為主;
5、閱讀器廠商開設網路書店;
6、傳統渠道全面向電子渠道轉型;
7、運營商進入全流程數字出版;
8、將出現更加細分的專業資料庫服務商。
當然,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格式、產品價格、商業模式、結算、用戶體驗等諸多問題。
而這些趨勢的發展和問題的解決,都將基於一個主旋律:合作。而合作的目標是1+1=11。請注意,不是1+1=2,而是11,是希望獲得更大的價值,對於以幾何級數發展的產業而言,只有更大的價值才可以稱之為價值。為此,我們還要做很多艱苦而細緻的工作,比如共同組建建設性聯盟,探討如何將數字出版與出版機構更深入結合,制定切合實際的數字出版戰略規劃,規範商業模式和市場策略,以及進一步釐清合作夥伴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明確我們要什麼,能給合作夥伴帶來什麼,我們的合作能給產業帶來什麼。
從這個角度上理解,“讓合作夥伴更有價值”具有現實意義,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話題。
造成書刊印裝質量不高的原因
造成上述書刊印裝質量水平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設備陳舊。原材料質量差,工人技術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管理部門,出版部門質量管理意識薄弱。印刷企業管理水平低,沒有把書刊印裝質量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具體說,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沒有把書刊印裝質量與圖書內容、編校質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印刷標準化工作滯后,現行的印刷標準有的落後於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有些新技術、新工藝至此還沒有質量標準。
就出版社來說,有的出版社為了本部門獲得更多的利潤,不顧書刊印裝質量,哪家印刷廠印刷工價低就到那家印。也有的出版社的編輯,特別是美術編輯過分為適應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標新立異,求新求奇,因設備、工藝技術加工不出來,結果事與願違。還有的出版社提供的紙張質量太差等等。
就印刷廠來說,是書刊印裝質量不高的主要責任者,究其原因:設備陳舊落後是一方面。還有的設備不落後,也干不出好活來,是因為操作工人技術素質不高。還有的是使用了低價劣質的材料等。除此,還有一個不可忽視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自兩級定點書刊印刷企業制度取消后,對書刊印裝質量沒有了約束,印刷廠放鬆了對書刊印裝質量的管理造成的。
如何全面提高書刊印裝質量
書刊印刷
書刊印刷
除此,印刷設備製造部門,印刷器材的生產部門,要為印刷企業提供優質廉價的印刷裝備,新聞出版用紙和各種印刷材料,確保出版物印刷質量的提高。
新觀念不斷湧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書刊印刷
兩種觀念客觀存在,不是人為臆造也不能人為分割
書刊印刷
范慕韓同志在“樹立大印刷意識”一文中指出,“所謂‘大印刷’是針對把印刷理解為印書印報的似已成為習慣的狹窄概念,把印刷工藝和印刷工業從這一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使其真正擴大印刷工藝的技術應用領域……樹立‘大印刷’意識,就是要從思想上認識上樹立這種意識,以求徹底完成和實現突破小圈子,為加速實現印刷工業的現代化而努力。”
書刊印刷
把人們以往對印刷的習慣看法稱之為“小印刷觀”或“傳統印刷觀”,以區別新產生的“大印刷觀”,名稱不一,含義一樣,這是客觀變化與進步的產物,“大印刷觀”是突破傳統印刷觀的狹窄小圈子脫穎而出的新觀念,沒有傳統印刷觀也就沒有“大印刷觀”,兩者既是對立,又是統一的。
“大印刷史觀”使印刷史研究跨上新的台階
現知世界上第一本研究並介紹中國印刷術起源、發展與傳播的專著,是1925年美國學者卡特所寫的《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
中國學者張秀民老先生有感於此,立志由中國人自己撰寫一部印刷史書,歷經數十年艱辛,於1989年寫成《中國印刷史》並正式出版。該書重點研究了印刷史發展過程中在文化領域上——書籍印刷的全史,詳細論述了各個時代的刻書內容、地點、版本特色,並記錄了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其它在書籍以外的各種印刷品如年畫、版畫、報紙、紙幣以及印刷所用物料,如紙、墨、文房工具,也都有所涉及。可以說《中國印刷史》一書的出版,為印刷史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4年美籍華人芝加哥大學錢存訓教授受李約瑟博士之託,撰寫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第一分冊《紙和印刷》(英文版),作者根據新的材料和考古發現,對過去的研究提出了新解釋,並針對以往遺漏的印刷工藝和技術問題,特別是將雕版和活字製備及印刷的各道工序加以詳細介紹並附以圖解,對印刷中的書體版式、用材、印法這些能為印刷年代和古印刷品真偽提供鑒別標準的事項,也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中文版1990年在中國出版,由此可見,印刷史研究的深度與領域是逐步深入和擴展的。然而事關中華印刷發明權益的某些相關問題,牽涉到對印刷術的科學定義,印刷術起源的追溯如:織物印染中的織物印刷算不算印刷?對印刷術本質屬性、社會功能及其對世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產生影響的評價等等,這些必需回答但又尚無定論的問題,大印刷史觀在前人印刷史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印刷歷史應作全面、整體、全過程、全方位的、站在印刷立場上,從印刷的角度出發,以印刷工藝技術的發展為主線,堅持歷史唯物史觀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系統地研究。這一思路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展了印刷史的研究範圍,是開創印刷史研究新局面的一種思考。作為印刷術的發源國,中國有源遠流長的導源史、逐漸演進的發展史和範圍廣泛的傳播史,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大印刷史觀認為,以往印刷史研究,一般偏重於文化領域的書史研究,這是因為受時代的局限和歷史的制約,但這也是印刷史研究進一步深入的必然歷程和發展階段,事實上印刷術與古代中國社會在宗教、政治、經濟以及中華各個民族日常生活等眾多領域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併產生了不容低估的影響,韓國部分學者以新羅時代發達的佛教文化促進印刷術在韓國發源為由,與中國爭奪印刷術的發明權,筆者也曾撰文予以批駁,更深感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擴大印刷史研究領域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大印刷史觀的提出不僅有歷史意義,同時有現實意義。
“大統一”與“小統一”
書刊印刷
出版行政部門過去為中國印刷工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尤其是在積累實施統一管理經驗方面,是其它部門、系統無法相比的。國務院已經賦予新聞出版署監管全國印刷行業的職能,即相同或相近的職能交由同一部門管理。將出版印刷系統內部的“小統一”擴展為“大統一”,既向統一管理的體制改革邁進了一大步,同時又符合精簡機構的精神,這一決定無疑是十分正確的。
本資料共彙集了全國129家印刷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這129家印刷企業分佈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2006年盈利企業96家,佔76.2%。其中:100萬元以上的46家;200萬元以上36家;300萬元以上23家;500萬元以上18家;1000萬元以上13家。2006年實現利稅完成千萬元以上的28家,完成500萬元以上的47家。
從印刷行業使用EVA熱熔膠膠訂書刊來看,時間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膠訂書刊的周期短、質量穩定、差錯率低、勞動強度輕。受到出版界和印刷業的歡迎。特別是PUR熱熔膠在國外印刷的推廣使用,PUR熱熔膠代替常用EVA熱熔膠的出現,使EVA熱熔膠的弊端由PUR熱熔膠來彌補,PUR熱熔膠是一種完美的裝訂方式。但是,印刷行業中,膠訂書刊都使用EVA熱熔膠,在印刷品的質量問題中80%的問題是使用EVA膠不當產生的。所以,本文就對膠訂中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共同的解決方法。
熱熔膠的種類、選用
中國熱熔膠的研究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的,近五年國內熱熔膠行業進入了成熟期,熱熔膠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由於熱熔膠的成分不同和粘結對象的區別,它從傳統的衛生製品、包裝、印刷裝訂等領域擴展到服裝、膠帶、製鞋、冰箱、電纜、汽車、建築等十餘個行業近30個品種的熱熔膠。
書刊用的EVA熱熔膠是一種不需溶劑、不含水份的固體可熔性聚合物。熱熔膠的常溫下為固體,當熱熔膠加熱熔化到170°C左右時,變為有良好粘度的液體狀;當膠鍋內溫度上升到250°C以上時,熱熔膠液體開始老化變色、變質、粘度下降、膠膜變脆的膠液,無法使用。
國家尚未頒布書刊用熱熔膠的標準。生產熱熔膠的廠沒有統一控制的質量指標體系,各廠有各廠的生產標準。熱熔膠的型號很多,粘結性能也不相同。按不同的膠訂機的速度、膠訂的不同對象、開放時間、固化時間等來區分、選擇使用背膠和側膠。
書刊印刷
對膠訂機的技術改進 馬配
1、對開槽刀的處理:
從某印刷公司實際操作結果看,膠包機原有的開槽刀頂部(刃尖)太窄,特別是5cm厚的書籍的背膠槽深不理想,對書帖的三折或四折粘結、抗撕裂有一定的質量影響。解決的辦法是:可以把開槽刀的頂部∧用砂輪打成∩,這樣開槽刀開槽的結果是“U”字型,開槽深度為1.2mm?鄄1.5mm之間,槽與槽之間的距離為4mm左右,開槽角度60°為最佳,從而加大了對書帖的槽內“U”字部位的施膠量和加大對書帖內的粘結面積,展平書芯后保證了內頁不易脫落、掉頁。
2、配備預熔膠鍋:
有的膠包機無熱熔膠預熔鍋,由於加膠不當等原因造成膠溫下降,繼續生產會使膠易脆裂、封面脫殼、內文掉頁等。為解決影響質量的關鍵性問題,生產時最好是另準備一隻熱熔膠鍋,待膠鍋內的熱熔膠膠溫達到包本的標準溫度后,根據生產過程需要,把熱熔膠直接倒入運轉膠輪鍋內,保證膠包機正常生產不停機。預熔膠鍋的電源需配備調壓器以控制膠溫,保證膠溫穩定、不老化。第二個膠鍋的預熔時間要依據第一個膠鍋需要加膠時間來定,以不影響膠包機的包本進度為準。
3、膠鍋配備雙溫度計:
為準確的檢測膠鍋的溫度,除機器原配的一支溫度計外,最好再配一支水銀溫度計和一個溫度計金屬外殼,放的位置以不影響書夾運行為標準。
印前拼大版與膠訂的配合
書刊印刷
3、加工的書籍帶勒口的書芯,在膠訂前要作拉口(開口)處理。也就是在原開本尺寸寬的基礎上統一加寬1.5mm?鄄3mm,這樣,就完全保證書芯在銑背開槽成書後的產品符合成品的標準尺寸。在銑背開槽中書芯銑掉1?郾5mm的拉口時,切口就增加1.5mm,總之在拉口時,要掌握根據不同紙張和折數多的原則來決定拉口在拼印版時增加的切口尺寸的多少,以保證書籍標準的裁切尺寸。
4、同時,在拼封面大版時,在封面的地腳部分設計加大5mm左右的白邊。白邊可作余膠的“收容站”,它有助於防止在膠訂過程中余膠滲漏到封面外面去,一是可避免余膠滲漏到定型夾上;二是可避免書本被余膠粘臟。
膠訂前的準備工作
書刊印刷
2、膠包機的工作前檢查:①國產膠包機在開機前,要注意檢查銑刀托板和銑刀。要根據膠包生產的使用時間長短,定期對銑刀的鋒利進行檢查,對紙屑銑不掉的銑刀要定期更換;對托板要勤校正,保證托板作業面的一致性;每個工作班組對各加油部位至少加油兩次。②每個作業班工作結束時,要及時清理刷書器、開槽刀,保持導軌面的清潔。認真的保養和檢修吸風裝置和紙屑排出暢通正常與否,保證在銑背和開槽過程中,紙屑徹底與書帖頁分離。紙屑不能隨書帖頁運動帶入膠鍋內,反之,檢查更換托板和銑刀。
書刊印刷
總之,只要我們從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總結,認真了解和掌握材料的性能、工藝參數,生產中嚴格工藝上的操作,是能夠獲得符合質量標準的膠訂產品的。
很多 書刊印刷后客戶的需求量發生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漲。
在書刊印後市場,導致客戶需求變化的最主要因素仍是書刊的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漲。在這兩大因素的影響下,客戶在採購平裝膠訂聯動線時,會將關注點聚焦於設備的活件快速轉換功能是否強大,以及自動化水平高低。與之相對的,無論是進口品牌供應商還是國產品牌供應商,均表示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將是未來立足和決勝於這一市場的關鍵。
對於本年度的銷售形勢及今後的市場銷售預期,諸供應商並未給予統一的意見。有相當數量的供應商認為受市場環境影響,平裝膠訂聯動線的銷量出現下滑,企業利潤也有所降低。與之相對的,他們將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即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加大銷售力度,另一方面不打算做過多的資金投入,靜觀其變,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但也有少數供應商認為,當前全國印後市場均面臨更新設備、提高速度的新需求,未來市場潛力較大,尤其是北方市場。所以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推出特色產品將是未來的工作重心。更為主流的觀點則是,平裝膠訂聯動線市場的投資機會仍會不斷湧現,產品銷售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從技術、服務、銷售等基本工作做起,堅持精耕細作,將是未來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