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黃枝

茜草科梔子屬植物

山黃枝,本品為茜草科枝子屬枝子。通常高二、三尺。葉對生或輪生,具短葉柄,葉片革質光滑,橢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二、三寸,先端鈍尖,基部楔形,全綠。春夏枝梢開白色單生花,花冠整齊,呈高腳碟狀,有芳香,凋落後變黃色,萼緣色筒狀,有錐形裂片六枚。

物種簡介


別名:山枝、黃枝(潮汕)、水晶花、山嬋(潮安、潮州)。
性味:味苦,性塞,無毒。根味淡。
功效:內服清熱利尿,涼血止血;外用散瘀消腫。入心經。
主治:鼻血,牙齦出血,小便尿血;外治扭傷腫痛。根井治風火牙痛。

主要價值


單方驗方:
1、治慢性肝炎:山黃枝根、柚子樹根各12克,天胡荽、虎刺根各24克,五加皮6克,瘦豬肉60克,水燉服,服湯吃肉。
2、治黃疸型肝炎:鮮山黃枝根60克,天胡荽90克,瘦豬肉120克,水燉,白糖調服,服湯吃肉。
3、治牙齦出血:山黃枝9克,水煎,沖紅糖服。或山黃枝根、生茅根各30克,水煎,沖紅糖服。或山黃枝根、生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治鼻血:山黃枝9克,加冬瓜冊,水煎服。或山黃枝根30克,煮瘦豬肉,或煮牛肉吃。
5、治丹毒:山黃枝根、紫荊皮各30克,豆腐2塊,共煮,服湯吃豆腐。
6、治小便尿血:山黃枝9克,加冬瓜冊,水煎服。或山黃枝根、生茅根各30克,藕節60克,水煎服。
7、治風火牙痛:山黃枝30克,水煎,沖紅糖服。或山黃枝根、虎姆根各30克,水煎服。
8、治目赤:山黃枝果10克,水煎服。
9、治足跟行傷腫痛:山黃枝葉適量,捶冷飯,封患處。
10、治手足扭傷腫痛:⑴山黃枝適量研末,加醋、茨粉,共煮成糊,封患處。⑵山黃枝適量研末,加生地,捶爛,封患處。⑶山黃枝適量研末,加麵粉煮成糊,封患處。⑷山黃枝適量研末,調酒敷患處。⑸山黃枝根、大黃各適量研末,調酒精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