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波

生物有機體內各種有節律的波動

發生在生物有機體內的各種有節律的波動,被稱為“生物波”,任何生物體維持正常運轉都離不開它。生物波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生物波正常律動時會自動產生一種促波氨基糖(AWA),具有調節機體內生物波的功效能,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波調控因子。通過檢測自身體內生物波時間,在指導臨床用藥和治療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表現形式


樹木秋天落葉,春天發芽;動物冬天冬眠,春天蘇醒;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久以來,人們把這些現象理解為“天生的習慣”,其實,一切生物有機體的生存規律,都是生物波作用的結果。

形成原因


生物波
生物波
生物波的基本構成單位是“細胞”。
一切生物有機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單個細胞在生長、分裂的過程中都會有規律地波動。通過這種波動,攝取並使用能量,然後排出代謝產生的垃圾,從而保證生物體正常運轉。
當數以億計的細胞從無組織地各自運動,逐漸過渡到有組織地有序運動之後,生物波就出現了——像一群人異口同聲地喊口號就會形成聲浪一樣。
那麼,生物體內有沒有“不運動”的細胞嗎?
有!這就是壞細胞或者死細胞。正是它們的存在,引起了生物波的混亂,導致生物的病態。在正常狀態下,正常細胞正是通過不斷地運動將壞死的細胞排出體外,從而保持生物的健康狀態。但是,當壞死細胞數量急劇擴大,並且達到一定比例時,正常細胞無法處理這些問題,從而造成生物波的持續混亂。對於植物來說,它會導致局部甚至全部壞死;對於動物來說,就會引發腫瘤,癌症的出現,進而致死。

一般規律


在通常狀況下,細胞並不是一直波動的,長時間工作之後也需要休息,於是生物波也會隨之變弱直至消失,生物也就進入了“睡覺”的狀態。休息過一段時間之後,細胞再次開始運動,生物波隨之產生,生物體再次工作。如此循環。

條件影響


細胞非常敏感,它的運動會隨著溫度、濕度、氧氣含量、酶和蛋白質水平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影響生物波的變化。而生物波的變化,則會直接影響生物體的運轉狀態。
這就決定了生物每天、每月、每年,乃至一生的生長規律。

發現


幾乎所有的科學新發現都源於“意外”,生物波的發現也不例外。
1986年冬天裡的一個夜晚,還是第三軍醫大學檢驗系臨床微生物研究室講師的徐啟旺,因為連續熬夜做了好多天的實驗而忘記了清洗實驗板。5天以後,徐啟旺發現,實驗板上的細菌在有規則地向四周“逃竄”,並形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同心圓,就像太極圖一樣。那麼,這些細菌為什麼會“逃竄”?形成一個個同心圓是否意味著這些細菌“逃竄”的速度和頻率存在某些一致性?這種現象是偶然發生的,還是必然?——帶著這些問題,徐啟旺開始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研究。
歷經28年的研究和探索,徐啟旺教授創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波理論”。

作用


生物波
生物波
毋庸置疑,生命在於運動,只有在不斷代謝,不斷平衡的過程中,生命才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而生物波的意義就在於此——只有當細胞處於一種正常的運動狀態時,生物波才會處於正常狀態,生物波與細胞相互良性互動,生命才能夠正常運轉。
而生物波一旦出現異常,一方面表明細胞已經開始異常運動,同時細胞的這種異常運動還會和生物波的異常波動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而生物體也會因此進入異常狀態。
人體狀況檢測
通過檢驗生物尤其是人體的“生物波”的狀態,可以直接得知人體是否處於正常的狀態。相比傳統的檢測方式,通過判斷“生物波”是否正常,可以更加直觀而精準地判斷人體的生理狀態。
維持人體健康
在試驗中,研究者發現,生物波在正常律動時,生物體會自動產生一種物質——促波氨基糖(AWA),而這種物質恰恰能夠調節機體內的生物波,促波氨基糖與生物波的良性互動循環,共同維持了生物體的正常運轉。
治癒相關的疾病
在人體內部,促波氨基糖是由生物波的正常律動產生的,那麼,在人體外部有沒有這種物質呢?
經過20餘年的探索,研究者們發現,通過提取深海貝殼中的物質,可以生產出“促波氨基糖”。而一旦持續地給生物體提供這種物質,“生物波”就可以始終維持在正常的狀態。從而使處於“病態”的生物體恢復正常。

試驗


在試驗中研究者發現,在對昆明鼠進行“腫瘤接種”實驗時有一部分很成功,而另一些總是失敗。通過檢測,研究者發現這些昆明鼠身上本來就具有較好的“促波氨基糖”。
於是,研究者開始給“腫瘤接種”成功的昆明鼠注射“促波氨基糖”。對照實驗表明,通過注射“促波氨基糖”,原本能夠腫瘤接種的昆明鼠,長出腫瘤的幾率下降了90%左右,而已經得了腫瘤的昆明鼠也沒有進一步惡化。更令研究者們感到驚喜的是,一般昆明鼠的正常壽命在1年8個月左右,而長期注射“促波氨基糖”的昆明鼠的壽命延長到了3—4年。由於小白鼠和人體內環境非常相似,所以,理論上來說,昆明鼠活到4年,相當於人的壽命延長到了180歲。
同時,研究者還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驗,結果表明“促波氨基糖”對於抗腫瘤、抗氧化延緩衰老、抗疲勞、調節胃腸道功能、治療腸道疾病、治療呼吸道疾病、治療皮膚癬菌、治療宮頸糜爛、抑制化療對於人體的副作用、防治性功能障礙、輔助治療肛周圍疾病等方面,都有顯著的作用。
主導研究“生物波”的第三軍醫大學生物波研究室教授徐啟旺,圍繞生物波的應用和開發,已經申請了71項發明專利,獲授權發明專利中國18項,美國6項,歐盟2項,香港3項,日本1項。

評價


生物波是由中國科學家發現並主導的一項極具前瞻性的成果,從誕生至今已經發展為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傳統的科研思路不同,生物波的研究關注到了最細緻的細胞層面,同時又著眼於生物整體的運行規律。這其中既包括嚴謹的科學精神,又必須有深邃的東方哲學思想。
而“生物波”這一獨特的視角,無疑在以DNA為主流的全球生物學研究之外,為人類進一步了解生物體提供了一把全新的鑰匙。
當然,作為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生物波理論還有很多需要替補的空白。但是,近30年的不懈研究已經表明,一扇治癒疾病,延緩衰老的大門,正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