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鄉
寶慶鄉
寶慶鄉位於富順縣城東南,東鄰瀘縣潮河鎮,西靠龍萬鄉,南接懷德、萬壽鎮,北抵童寺鎮,環抱於青山嶺與龍貫山之中,境內產享譽四川的高粱酒,有風景如畫的"四川省自然生態小區"天池湖自然生態風景區,樸實的民風,獨特的風情,構成了寶慶特有的旅遊景緻·好樂土精緻山鄉。
總人口2.23萬人
自1984年改公社為鄉后,寶慶鄉建制至今未變。一個幅員面積僅31.49平方公里的小鄉,如何在政府精簡機構編製,對區縣,鄉鎮機構進行調整歸併后,依然存在至今這得益於寶慶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山的閑適,水的清幽,屋的古樸,賦予這片土地靈性。
寶慶鄉因“寶慶寺”得名,清置在城鄉寶慶寺保;民國初年,稱寶慶團;民國23年(1934年),分屬寶店、大坳鄉;民國29年(1940年),兩鄉合併稱大寶鄉;民國31年(1942年),為寶店鄉;民國36年(1947年),分屬寶店、大坳鄉;民國38年(1949年),合併稱天寶鄉;1951年,分屬天寶、許家鄉;1955年,並天寶、寶慶鄉及天洋鄉一部分置寶慶鄉;1958年,改寶慶鄉為寶慶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
寶慶鄉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地形以丘陵為主,丘坡平緩,土層較厚。各丘陵間沖,溝,坳縱橫切割,稻田密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勢條件。寶慶鄉自然資源豐富,在1.4萬餘畝耕地中,絕大多數土質肥沃。水資源充足,塘,堰,庫蓄水量確保了農田灌溉,更宜於發展養殖業。森林面積1萬餘畝,植物種類多樣,科屬眾多。礦產資源藏量豐富,煤,石灰石,黃沙石,方解石可供大量開採。動物資源有野生飛禽,走獸,爬蟲等數十種。寶慶鄉屬典型農業鄉,糧食以水稻,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為主,同時盛產油菜籽,花生,黃麻,甘蔗等經濟作物。利用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水源豐富等優勢,寶慶鄉大力發展農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鄉里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使人口不多,面積不大的寶慶鄉變成了商貿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樂土,造就了今天精緻而不失內涵的新寶慶。人間天池造福鄉民寶慶鄉境內的天池湖,坐落在國家級森林公園青山嶺北麓。浩渺的水面和四周茂密的森林,構成一個景色怡人的天池湖自然生態風景區。靜靜的天池湖像一條巨鯨,身子稍顯彎曲地平躺在青山之間,從湖的這頭看不到湖的那頭。如今的天池湖,不僅發揮著水庫的功能,解決了寶慶鄉及其附近相鄰地區的乾旱問題,還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展旅遊和觀光農業,帶富山鄉兒女。天時地利物產豐富寶慶人民熱愛家鄉,紮根沃土,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促進了當地農業和養殖業的發展.
寶慶是個傳統農業鄉,20世紀70年代初,境內開始種植雜交水稻,該品種再生能力極強,在收割后一兩天內就會從谷樁中發出新芽,且長勢快,經蓄留,能抽穗,揚花,結籽。引起當地農民重視,開始有意識蓄留。進入80年代,寶慶鄉黨委,政府通過多年實踐,反覆摸索,總結出一整套蓄留再生稻以提高水稻產量的成功經驗,並以此指導全鄉。由於指導有方,措施得力,境內再生稻生產,成為縣內的示範基地。當時1000畝的展示區,頭季稻加再生稻畝產可達820~850公斤。正是再生稻投資少,見效快,米質好,經濟價值高的特點,使其在富順縣得到了很好的推廣,這不僅促進了糧食的增收,也是農民致富的好門路.
如今的天池湖,逐步建立了漁業養殖基地,良好的水質為漁業養殖提供了優勢條件,全天然養出的魚生態環保,體大味美,被四川省水產局認定為"無公害水產品",並被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農產品".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展"觀光農業"無疑為天池湖增添了另一亮點.。
寶慶制酒業經過多年傳承,釀造工藝不斷發展,造出好酒的同時,也鑄造了知名的品牌。上世紀70年代,寶慶興辦酒廠,註冊了"福水牌"白酒商標,在當時聞名全市,許多市民慕名前來購買.
寶慶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產出的高粱量多質好,寶慶酒就是以當地盛產的高粱為原料,加以獨一無二的寶山泉水,經過地桶低溫發酵,大火蒸釀,小火放酒,截頭去尾等工藝釀製而成,釀出之酒清香醇正,入口甘甜,備受歡迎.
上世紀80年代,寶慶白酒鼎盛一時,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社隊企業優質產品,社隊系統酒類質量評比全國第二名,在四川省計劃經濟委員會,省食品協會評比中被評為同行業優質酒,獲得銀獎."福水牌"白酒暢銷到了黑龍江,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
如今,隨著大量的北方高粱進入市場,種地道寶慶高粱的人少了,能釀出真正寶慶白酒的隨之減少,寶慶白酒已走過了它的繁榮時期,但直到今天,人們一說到寶慶白酒,仍然難忘那一抹醇美的清香.
2003年,寶慶鄉糧食產量達1.11萬噸,農業總產值480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83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36億元,財政稅收1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9元。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成天池湖水庫一座,開發建設天池湖生態休閑旅遊風景區,發展第三產業,建成電灌站二座,灌溉渠3.3KM,田坎建設2.1KM,集雨節灌1000畝,改造低產田2000畝,改良土壤680畝,機耕道7.44km,預製板道路2.95km,推廣優質稻1萬畝,種植竹筍4000畝,鞏固退耕還林2700畝,種植銀杏5000餘株。
天池湖又稱天池湖水庫,它的前身是1958年大躍進時修建的土壩水庫,1962年毀庫造田,2002年重建。歷時兩年,一條大壩將一湖碧水靜靜地截流在薄刀嶺與青山山脈石仁山的峽溝之間。新的水庫自建成以來,就發揮著它獨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000畝水面200多萬立方米的儲水,足足能解決寶慶鄉石仁村,鐵爐村,騾田村的旱片死角和人畜飲水,還能補充萬壽鎮的桂林村,青山村,光榮村,火花村,童寺鎮的墨香村等鎮村的農業用水。就連旱情極其嚴重的年份,良田也能在這湖水的滋養下,長勢喜人,一派鬱鬱蔥蔥.
20徠03年12月,寶慶鄉政府積極發展旅遊業,建成天池湖自然生態風景區。湖區佔地564.25畝,有果樹近1000畝,森林資源5000畝,三個自然湖泊天池湖,鰱魚湖,月亮湖蔚為壯觀。近 年來,為進一步綠化美化環境,又投資60多萬元打造出了富順縣一流的鄉村文化廣場---桐花廣場,積極引導環湖村民開辦農家樂,現已培育出多家上規模上檔次的農家樂。每年都有不少於10萬人慕名前來休閑娛樂,觀光旅遊,為天池湖帶來上1000萬的綜合經濟效益。在此舉辦的全縣性的天池鄉村旅遊節,更是為天池湖注入了沸騰的人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池湖以它少女般的柔情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用它博大的胸懷養育著一方百姓,美麗的天池湖正以嶄新姿態吸引著八方來客。天池湖碧波蕩漾,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納入富順縣青山嶺――天池湖生態度假區整體規劃建設,是旅遊觀光、度假休閑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