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

漢語詞語

不安,漢語辭彙。

注音:bù ān

表示一種忐忑,心裡有一種不舒服的情緒,多用於表示一個人幹了錯事後害怕被人發現的的心理。

解釋


1.[unstable;intranquil;unpeaceful]∶不安寧的
世界局勢動蕩不安
2.[uneasy]∶感到煩惱、不寧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sorry]∶客套話。表達歉意和感激
老來麻煩您,真是不安
4.[to feel sorry; to lie heavy on sth.; to be ill at ease]∶使某事物感不適,不安
[misgivings; agitation; disquiet]∶疑慮,不安
[tension]∶緊張,不安
5.不當,不穩妥。
6.不適,指有病。

引證解釋


1.不安定;不安寧。
①《論語·陽貨》:“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
②《荀子·正論》:“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
③《後漢書·周暉傳》:“暉聞京師不安,來候忠,董卓聞而惡之,使兵劫殺其兄弟。”
④唐 韓愈 《孟東野失子》詩:“地祗為之悲,瑟縮久不安。”
⑤《東周列國志》第五回:“鄭伯見周王全無責備之意,果然心懷不安,遂定入朝之議。”
⑥巴金 《寒夜》六:“母親注意到他這種忍受性的沉默,感到不安了。”
⑦明 施耐庵《水滸》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既是他遠來相投,小可若不自去,恐他兄弟們心下不安;小可情願請幾位弟兄同走一遭。
2.不當,不穩妥。
漢 王充 《論衡·自紀》:“世書俗說,多所不安。”
3.不適,指有病。
①《東觀漢記·馬皇後傳》:“后嘗有不安,時在敬法殿東廂,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見。”
②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我嘗有不安,鄰里能相存。”
③宋 王讜 《唐語林·棲逸》:“﹝和尚﹞常恐尊體有所不安,中夜思之,實懷憂戀。”
4.客套話。表示歉意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