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廬生
獲全國百名優秀校長稱號
蔣廬生,男,1956年出生,安徽省廬江人。廬江二中校長、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2007年元月蔣廬生被評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榮獲全國百名優秀校長稱號。
蔣廬生擔任廬江二中校長十四年。從1994年開始擔任廬江二中校長,他志存高遠,勇於開拓進取,帶領廬江二中全體師生,勵精圖治,一步一個台階,爭創示範,打造品牌。2001,2006年4月,先後兩次成功爭創市級示範完中和省級示範高中,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薄弱學校打造成在巢湖市內外有影響的學校,現在又向著打造“皖中名校”的新目標邁進。蔣廬生校長工作幹練,勇於創新,成效顯著。他抓校園規劃和校園建設,14年裡,二中面積從原先的50畝擴大到120畝,5年內建成30000平方米的高樓,在校園周邊建造和選購了134套教師住房,使全校教職工安居樂業。他狠抓教學管理,每天早上6點到校,晚上10點回家,長期堅持,與師生同甘共苦。在高中新課改中,下決心做到堅持控制班額56人以內,堅持不設重點班,堅持校本教研集體備課等,在省課改樣該校校長會議上交流,得到胡平平副廳長的充分肯定。蔣廬生用他富有成效的行動使廬江二中舊貌換新顏教育質量量大幅提高,創造了廬江二中發展的神話,在全縣上下有口皆碑。
在廬江教育界,有這樣一個優秀的三口之家:丈夫蔣廬生,廬江二中校長、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妻子俞書華,巢湖市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委員、廬江三中副校長、高級教師;女兒蔣俊,中國科技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提起這一家,廬江教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豎起大拇指讚佩不已。他們夫妻恩愛,子女學業有成,家庭民主和諧,他們尊老愛幼,熱心助人,他們用追求、進取、愛心、奉獻詮釋了家庭和諧幸福的真諦,他們創造並傳遞著家庭的幸福和諧。早在1997年,安徽省教委就授予他們夫婦為“全省教育系統比翼雙飛好夫妻”的光榮稱號。2000年,在巢湖市職工跨世紀趕超立功比賽中,他的家庭又被評為巢湖市文明家庭。
俞書華在支持丈夫工作的同時,一直不放棄自己個人的專業追求和人生價值。她1982年安師大數學系畢業,20多年來一直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她專業功底堅實,課堂教學深入淺出,教學方法新穎靈活,深受學生歡迎,曾榮獲全縣高中教師數學大獎賽一等獎。所教學科高考成績多次在全縣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優秀園丁獎,兩名學生在高考中數學獲滿分。輔導學生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獲三等獎。撰寫論文發表,並有一本論著《初中代數參考教學》出版。
1999年以來,她先後當選為市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省政協委員。她切實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圍繞廬江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和諧廬江,提出多項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有《關於加快開展建設羅河鐵礦》等三份提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得到了有效解決。
2003年她擔任廬江三中副校長,全力協助支持校長工作,所分管的工作紮實到位,成效顯著,深受教職工的肯定和尊重。2007年被評為縣“三八紅旗手”。
互敬互愛,共織家庭幸福之彩卷。
結婚23年,蔣廬生夫婦互相鼓勵,互相提攜,民主平等,共同創造事業的輝煌。生活上,他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創幸福美滿家庭的佳話。
互相扶持,共度艱難歲月。他們夫婦永遠忘不了剛剛組建家庭時的艱難日子。他們兩家各自都有五個兄弟姐妹,各自在家排行均為長子長女,家庭生活都不富裕。他們的工資在資助弟妹上學后已所剩無幾。他們省吃儉用,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俞書華10年間連一件喜歡的衣服都捨不得買。可他們從未因為“錢”紅過一次臉。也忘不了1992年前後的難熬日夜。由於生活的重擔、工作的壓力,身體原本就瘦弱的夫婦先後生病住院。全家像散了架似的。蔣廬生住院期間,妻子忙裡忙外,頂起家庭的全部重擔,卻從未請過一天假,缺過一天課。在蔣廬生身體漸漸恢復后,妻子因過度勞累又患了胸膜炎,慢性胃病又複發,瘦得目不忍睹。於是家中一切又壓在丈夫身上。蔣廬生一邊服侍妻子,一邊照看孩子,一邊還要負責學校工作。因為疲勞過度,經常暈倒。可是他們憑著頑強的毅力,硬是咬緊牙關,互相支撐著挺了過來。
互相勉勵,享受廉潔幸福人生。如今,作為校長副校長和雙雙高級教師的他們,生活已是小康富足。但他們時時告誡自己,廉潔自律,權為民所用,絕不貪念身外之財,絕不搞權錢交易。學校大型基建項目嚴格實行招標,大宗物品實行政府採購嚴格按章辦事。學校實行民主管理,校務公開,教師聘任、調入等等人事堅持原則,集中研究。妻子俞書華不僅是支持丈夫工作的賢內助,更是難得的廉內助。有請客送禮說情的事,她堅決支持丈夫拒收禮金,秉公辦事。她常常親自退還退卻不掉的禮金,實在不得已,她都變相退還。她說“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圖的就是一個‘心安理得’。”她還說“為官者的幸福生活,首先是一個‘廉潔’。”
教育子女,扶助弟妹,共育英才。蔣廬生夫婦的獨生女蔣俊,2002年考入合肥工業大學,2006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碩博連讀,中共黨員。2008年將轉為博士研究生,女兒令人艷羨的學業、學歷正是他們夫婦科學民主的教育方法的成果。他們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和自理能力,遠離溺愛誤區。小學和初中六年,女兒上學,他們從未接送過。無論風吹日晒、道路泥濘,瘦弱的女兒都是一人背著寬大沉重的書包,穿過塘埂小路,穿過喧鬧的馬路去學校。女兒從不奢求工作繁忙的父母雨雪天氣會送傘送衣去學校。他們更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教育孩子待人禮貌,團結友愛,遵紀守法。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三好學生,高中還是省級三好生。
不僅如此,俞書華的弟妹四人讀書、考大學都是在他們夫婦的資助、監護下完成的。俞書華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工資只有50餘元的情況下,丈夫每月領到工資總是按時將她大弟弟的大學生活費30元寄出。在他們的幫助下 她弟妹四人都考上了大學,順利成才。現在,他們夫婦還在為侄兒們讀書成才繼續操勞著。
孝敬公婆,尊重老人,傳承美德。在蔣廬生父母的眼裡,兒媳俞書華是一個難得的好媳婦。兩位老人每年生日,她都放在心上,超過任何一個兒女,操辦宴席,購買禮品。平時,只要有空,她就帶著老年人營養品和老人喜愛的食物回去看望。特別是2000年,婆婆生病期間,俞書華總是白天上班,夜晚抽空到醫院陪護,在病床前服侍,喂葯喂飯,擦洗身體。婆婆病逝以後,年過70的公公深感喪偶的孤獨,性情有些抑鬱。俞書華一方面照顧陪伴得更多了,一方面又跟丈夫商量安排老父的晚年生活。現在,老父又娶老伴,生活得很融洽。他們夫婦尊重老人意願,十分支持,經常回家探望。尤其是俞書華跑得更多,與新婆母相處得很好。近來,老人喜歡外出旅遊,也得到他們夫婦的理解和支持。每次外出,俞書華都送回去兩千元費用。只要老人舒心,俞書華都願意竭盡心力去做,她已成為兩位老人不折不扣地“依靠”。
關愛鄰里,樂於助人,共謀和諧。在蔣廬生夫婦的小家大家,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關愛之情。這種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未免有些許狹隘。可他們一家卻能將這種愛延伸到親朋、鄰里、同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共同書寫著愛的博大崇高,共同謀求更廣泛的和諧新境界。
蔣廬生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在嚴格管理、嚴厲治校之外,總是給每位職工以人文關懷。哪一家有人生病、哪一家孩子升學需要託人說話,等等,來請求校長,他都能極盡能力予以幫忙。俞書華在鄰里學校更是一位熱心的民事調解員,人們親切地稱她為“俞大姐”。無論同事鄰里有困難,她總是樂於相助,無論單位家庭鬧矛盾糾紛,她總是熱心調解。一對年輕夫婦鬧離婚,俞書華十上家門,耐心說教,甚至陪女方背著孩子步行去鄉下婆婆家說教。她還利用五一長假,自費買車票勸其旅遊,修復關係。男方感動地說:“我們再鬧下去,實在對不住俞大姐了!”女方更泣不成聲:“俞大姐,你挽救了我們的家庭,你就是我們的恩人!”單位里,蔣廬生與職工產生矛盾,俞大姐也能不避私情,平心靜氣主動上門化解。幾十年如一日,像這樣化解矛盾、調節糾紛的不知有多少次。至於哪家孩子結婚、升學,哪家老人病故、親人生病,俞大姐都第一個親自將人情送到。對學生她傾盡愛心,對特困學生她問寒問暖,她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並常年堅持捐助張敏敏等大、中學生完成學業,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一份濃厚的情凝聚著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對成功仁愛的好夫妻引領帶動著一個健康和諧的新風尚!
時間 | 具體獎項 |
2007年元月 | 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
2010年 | 全國百名優秀校長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