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商業模式
3V商業模式
3V商業模式是指3V商業模式價值模型,就是創造價值的系統邏輯。
3V商業模式是指3V商業模式價值模型。價值創造和實現是每個企業的落腳點,應該成為商業模式設計的出發點和衡量標準。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創造價值的系統邏輯。
商業模式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儘管它第一次出現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
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係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夥伴網路和關係資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用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併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在文獻中使用商業模式這一名詞的時候,往往模糊了兩種不同的含義:一類作者簡單地用它來指公司如何從事商業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另一類作者則更強調模型方面的意義。這兩者實質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個公司從事商業的方式,而後者指的是這種方式的概念化。后一觀點的支持者們提出了一些由要素及其之間關係構成的參考模型(ReferenceModel),用以描述公司的商業模式。
現在商業模式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有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
“商業模式”一詞最早出現在1957年,正式作為一個獨立領域引起研究者廣泛關注是在1999年以後。
2003年之後,“商業模式”一詞成為曝光率最高的熱門術語之一,商業模式研究也逐漸成上升趨勢,國內外學者紛紛提出各種的商業模式定義和構成體系。
各方研究者對商業模式的不同定義:
Timmers(1998)認為商業模式是產品、服務和信息流的體系,描述了不同參與者和他們的角色以及這些參與者潛在利益和最後受益的來源。
Applegate(2000)認為商業模式描述了複雜商業能促使研究它的結構和結構要素之間關係以及它如何對真實世界做出反應。
Pigneur(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關於公司和他的夥伴網路,給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顧客以產生有利可圖的可持續的收益流的體系。
Amit和Zott(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利用商業機會的交易成分設計的體系構造,是公司、供應商、輔助者、夥伴以及僱員連接的所有活動的整合。
Geoffrey Colvin(2001)認為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式。
Patrovic等(2001)認為一個商業模式不是對它複雜社會系統以及所有參與者關係和流程的描述,相反,一個商業模式描述了存在於實際流程後面一個商業系統創造價值的邏輯。
Alexander Osterwalder、Yves Pignewr(2002)把商業模式定義為一個公司提供給一個或幾個細分顧客和公司架構體系及合作夥伴網路的價值,公司創造、營銷、傳遞這些價值和關係資本是為了產生營利性的可持續的收益流。
Rappa(2002)將商業模式描述為:清楚說明一個公司如何通過價值鏈定位賺錢。
Weil和Vital(2002)把商業模式描述為在一個公司的消費者、聯盟、供應商之間識別產品流、信息流、貨幣流和參與者主要利益的角色和關係。
Magretta(2002)認為商業模式是說明企業如何運作。
研究者採用的歸納法不同,考察商業模式的深度和廣度不同導致對商業模式定義和構成體系描述的不同,根據研究的深度,商業模式經歷了三階段:
簡單羅列階段:橫向列舉關係,對各要素重要性不加區分
細節描述階段:研究各要素詳細含義及注意事項,具實踐指導意義
網路建模階段:各構成要素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以及對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
網路建模階段主要商業模式理論
阿密特模型
瑞波特模型
奧斯瓦爾德模型
完整性:有的缺少重要元素,有的以偏概全;
清晰度:缺少商業模式創造過程的邏輯性,價值交付的邏輯不清晰。
可行性:商業模式既是戰略,同時又是戰略的實現!既然商業模式本質是創造價值,那麼,在模型的構建中,“價值”(Value)就是一個重要的模塊。企業通過其產品和服務所能向消費者提供的價值被稱為價值主張。企業必須要圍繞價值主張構建價值傳遞的網路,使價值得以實現。所以,價值傳遞必須有效(Validity),以實現商業模式的成功(Victory)。
商業模式模型的三個模塊“價值主張、價值傳遞及價值實現”,其對應的要求依次是“Value(價值)——Validity(有效)——Victory(成功)”;在此,析易國際商業模式研究院將其稱為3V模型。
析易國際商業模式研究院3V商業模式價值模型
創新商業模式關鍵的三個階段:價值主張,價值傳遞,價值實現。
價值主張即建立在用戶利益之上,以滿足或解決客戶的困擾所提供的價值。提煉差異化、精準的價值主張的思考路徑來源於三個方面;
1.族群模式,並不是以往理解的目標人群,傳統目標人群理論,強調通過人口特徵的細分,如對收入水平、年齡特徵、消費需求等要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從而為企業的目標人群進行定位,核心是要建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而族群模式把企業作為一種支持的平台,聚焦於去建立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族群消費重在建立一個群體,具有趨同的價值觀、消費偏好及生活方式的群體,讓這個平台中的消費者形成互動、溝通,建立品牌的良好口碑,從而因彰顯某種個性或特質,引導消費。
2.產品模式,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功能利益,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新經濟時代下,需要更高層級的利益需求,且越向上的需求溢價空間越高,通過虛實戰略提升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
3.夥伴模式,為了提供給客戶某種價值主張,提高良好的認同感和體驗感,需要與哪些夥伴合作,與這些夥伴合作的方式是什麼,實現共贏。
價值傳遞是指終端消費者接收到產品或服務及價值主張的方式、途徑,及如何與終端消費者建立可持續、可積累、可增值的長期消費關係。設計價值傳遞的思考路徑來源於三個方面;
1.渠道模式,產品或服務通過哪些渠道的投入產出比較高,什麼樣的模式能夠迅速構建銷售網路,佔領市場份額。
2.溝通模式,通過什麼方式向終端消費者傳遞價值主張,最易被接收到,被記住,被傳播。
3.客戶模式,通過什麼方式緊緊地黏住終端使用者,與其建立長久忠誠的消費關係。
價值實現包括如何控制和降低成本,創造更多的盈利點和盈利方式,並設置防止競爭對手模仿、跟進和超越的壁壘,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1.成本模式,哪些成本是本行業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應該投入的,是否可以剔除掉,或吸引大量消費者,或提高知名度,或顛覆行業秩序,梳理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可變成本,如何控制成本。
2.盈利模式,設計企業從誰的身上盈利(盈利源);企業從哪些方面能夠盈利(盈利點),要盡量設計更多的盈利點;同時策劃企業的盈利方式,是先收費再消費,是先體驗再收費,還是同步進行等,最好能夠擁有平穩的現金流。
3.壁壘模式,從前是因為企業有什麼資源或能力才去做一件相關的事業,而現在應該是因為企業有一些關鍵資源或能力,所以只有自身能夠做這個事業,而其他競爭對手無法去複製,要設計這樣的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以作為競爭壁壘,始終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第一或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