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芬

中國女雜技演員

姚金芬,1949年出生於北京,女雜技演員、魔術師。

代表作《撕紙藝術》《一球化十二帶回脫》《飛牌》《彩扇爭艷》等。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49

出生

1949年出生於北京。

1964

師從楊小亭大師

1964年,我國清朝宮廷魔術傳人楊小亭大師在慶祝建國十五周年的演出中,由於身體原因突然暈倒,引起了領導的重視,經楊小亭和組織商議,決定從雜技團學員班中挑選三個孩子作為其衣缽傳人,於是姚金芬和秦鳴曉就成為了楊小亭大師的兩個學生。

1970

與秦鳴曉的感情經歷

1970年,姚金芬和同為魔術師的秦鳴曉結為了夫妻。之後二人一直搭檔演出。

與秦鳴曉的感情經歷
1983

首登春晚,表演魔術

1983年首次登上春節聯歡晚會表演魔術《彩扇爭艷》。

1984

憑藉《彩扇爭艷》獲全國雜技比賽銅獎

1984年憑藉魔術《彩扇爭艷》獲第一屆全國雜技比賽銅獎。

人生經歷


右:姚金芬
右:姚金芬
1949年出生於北京的姚金芬,從小活潑愛動,父母送她去練體操,12歲時因為好奇又報考了中國雜技團學員班。
說起姚金芬與魔術結緣的過程,就不能不提起我國清朝宮廷魔術傳人楊小亭大師。1964年,楊小亭在慶祝建國十五周年的演出中,由於身體原因突然暈倒,引起了領導的重視,經楊小亭和組織商議,決定從雜技團學員班中挑選三個孩子作為其衣缽傳人,這樣姚金芬和秦鳴曉就成為了楊小亭大師的兩個學生。
姚金芬說,“在那之前我幾乎沒接觸過魔術,我挺好奇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到他家裡上課,其它課都是集體上,但是學魔術就得到他家裡單獨上課。”
在楊小亭的指點下,姚金芬慢慢步入了魔術的藝術殿堂,在十幾年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姚金芬學到的不只是奇妙的魔術技巧。她說:“師傅也教我們做人,他是全國人大代表,藝德特別高尚,我很幸運能跟隨這樣一位老師學習。記得第一次去見老師時,我父母幫我買了兩包點心讓我帶去,結果我師傅對我說,‘你買東西我也不收,你只要把技術練好了,我就高興’,老師告訴我說,做人要有一種端正的心態,看一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他(她)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人誠懇的眼神一看就能看出來。我現在回想起來特別有意思的是,當時老師說這番話的時候,我特別緊張,就死死地盯著老師的眼睛。”
患難夫妻度難
姚金芬圖片
姚金芬圖片
姚金芬說:“一個魔術師年輕時會很嫩。我記得剛開始一段時間上台時表演不好,觀眾會哄堂大笑,我就經常哭,可我師傅從來沒批評過我,他總是誇獎我。後來,我上台演出時,他就在台側最容易看出破綻的角度看我演。”
老師認真地教,弟子勤奮地學,很快姚金芬就在舞台上嶄露頭角,並且成為北京小有名氣的演員。同時,在共同的事業追求中,姚金芬和秦鳴曉結為了伴侶。正當二人準備把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魔術創作中時,“文革”開始了,姚金芬和秦鳴曉被批鬥為黑尖子。
姚金芬說:“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師、我和秦鳴曉都被批判為黑尖子,但是老師特別堅強、樂觀,他囑咐我倆別把功夫丟了,還偷偷地教我練功。我師傅說,練功早晚會用上。那幾年我們一邊勞動,一邊練功,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和秦鳴曉被拉到西河營去種蘋果樹,白天種樹,晚上練功,現在想起來那時候要是不練功,這手就完了,總拿鋤頭手都僵了。”
在艱苦的日子裡,姚金芬和丈夫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精神狀態,然而厄運再次降臨。女兒剛出生不久,姚金芬因出現肺萎縮,並且一度被醫生懷疑為肺癌。
秦鳴曉說:“那個時候是我們生活最苦難的時候,身體有病、沒錢、事業低谷,我們演出的道具都交出去了,但是老藝人都講藝不壓身,生氣不如練功。”
秦鳴曉說,當時他們夫妻住在一幢漏雨的小平房裡,突然有一天一個老人找上門來,他說他從哈爾濱來的,叫金煥民,自稱東北牌王。令秦鳴曉和姚金芬感到意外的是,金煥民把自己的拿手絕活———牌技,傳授給了他們。
就這樣,夫妻二人互相鼓勵,堅持練功不輟,終於等到了厚積薄發的機會。1972年,繼乒乓外交之後,雜技團準備組織一批節目走出國門,姚金芬和丈夫商量一定要拿出個精彩的魔術節目。
姚金芬回憶說:“在20世紀70年代,魔術的表演形式還是延續著一個主演,兩個助手在旁邊配合的方式,我倆決定沒有主演和助演,自己創作新節目———撕紙變魔術,當時效果相當精彩,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開創魔術新境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演出和文化交流機會的增多,姚金芬積累了許多表演經驗,同時她和丈夫又以刻苦實踐、勇於進取的精神,突破傳統套路,大膽創新,不斷創造獨樹一幟的作品,逐步形成卓然不群的風格,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歡迎。
“我現在所表演的節目幾乎沒有老師教的東西了,我記得當時我師傅就沒有一點門戶觀念,他有一次還請過一位日本老師給我專門指導,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誰的東西最好,就向誰學習。”姚金芬說。
正是基於這種開放的觀念,幾十年來,姚金芬走遍中國大地並出訪世界各國進行表演,在成功進行了上萬場演出的同時,不斷採擷汲取各個流派魔術以及其他藝術門類的精華,融會到自己的表演當中。1984年,姚金芬與丈夫秦鳴曉雙雙被吸收為國際魔術藝術家協會會員,並榮獲國際魔術藝術家協會頒發的“國際魔術家榮譽獎章”,這是中國魔術師首次獲得這一世界殊榮。
姚金芬對記者說,在這種高水平藝術之間的交流,有的時候是一種技術交流,有的時候是真誠的交流,她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姚金芬和秦鳴曉到美國新澤西演出,在演出的空隙,他們經常到隔壁一家劇場觀看一對美國魔術師夫婦的表演。在他們即將離開美國的時候,那對美國魔術師夫婦特地來送行,並真誠地詢問姚金芬是不是想學他們表演的“五花大綁”這個節目,他們願意無償地教給她。開始姚金芬還委婉地推辭,可耐不住這對美國人的誠懇,姚金芬只好說了實話,她自己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會表演“五花大綁”這套節目了,並且加入了一些創新,使它更加緊張刺激。
儘管在姚金芬30多年的魔術生涯中,曾多次參加國家重大活動和晚會演出,並和丈夫秦鳴曉三次推出大型魔術專場晚會,可她始終在提醒自己,藝術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
姚金芬說:“在這麼多年的表演中,掌聲倒不一定記住,魔術失敗的刺激特別深刻,像舞蹈、體操失敗了,觀眾們會有一種同情心,但魔術和觀眾始終是對立的,觀眾們就是想看穿你的機關。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講,和20年前真是不一樣了,他們接觸的東西多,一種藝術要有生命力必須得有新的東西不斷變化,補充新的內容。過去說一招鮮吃遍天,但現在誰抱著這種想法誰就不行了,現在觀眾見得多了。這幾年人們追求近距離、互動式的魔術,甚至你可以摸一摸這個道具,這種魔術既有高超的技巧,又使觀眾得到一種愉悅。當你從事新的東西,得到觀眾認可的時候,有一種很大的滿足感,你從觀眾的掌聲和笑聲中,你就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東西。”
在姚金芬和秦鳴曉曾經推出的大型現代魔術專場晚會中,既保留了東方傳統魔術的特色,又汲取了西方現代魔術的精華,並以舞蹈藝術烘雲托月,形勢新穎、氣勢恢宏。而在參加綜藝晚會時,他們又以歡快的時代感和濃郁的中國特色,以及通過幽默詼諧的形式和請觀眾共同參與表演的方式使神秘的魔術更具親近感,同時這種零距離的與觀眾接觸更增加了表演的難度,有時甚至給表演者帶來危險。
春節過後,姚金芬和秦鳴曉到美國演出,其中一天是學生專場,他們表演的節目是“劍箱”,即由秦鳴曉鑽進一個一米見方的木箱內,姚金芬準備好29把不能伸縮的鋼劍,請兩位觀眾上台把這29把劍插進劍箱。那天,當姚金芬示意準備請觀眾上台時,底下的學生表現得異常興奮,其中一位身高體壯的男同學主動走上了舞台,可當他上來時,姚金芬才發現這是個弱智孩子,他上台後揮舞著鋼劍,完全不聽姚金芬的指導。姚金芬一邊要顧及表演的效果,一邊擔心著箱子內秦鳴曉的安全,最後終於在另一個觀眾的配合下完成了節目。
像這樣在鮮花和掌聲背後所蘊藏的危險和汗水,是觀眾所體會不到的。而作為女人從事魔術表演,姚金芬更是花費了許多心思。姚金芬認為表演魔術真正搞得好的是男人,男人更大氣、發展面廣。她說:“我的啟蒙教育是西方魔術,秦鳴曉原來是搞古彩戲法,一洋一土。大魔術需要一種氣派,那時候我就鼓勵他演魔術,而我就在選活上,突出能夠體現女性美的手彩。我倆在選裁上,看誰更適合就由誰表演,各自發揮各自的特長。”志同道合,相濡以沫
對姚金芬的魔術人生起重要作用的人,除了恩師楊小亭之外,另一位就是與她相濡以沫32年的丈夫秦鳴曉。當初,本是同學的兩個人因為那段特殊的日子彼此找到了真摯的愛情。
姚金芬說:“那時候秦鳴曉的家庭出身不好,大家都遠離他,越是這樣,我就越覺得這個人挺好的。在這之前我倆沒什麼親密關係,後來他挨批鬥,我反倒離他更近了。”
32年來,夫妻二人共同經歷風雨,共同鑽研魔術,也共同達到了事業的頂峰,在平時的生活中,兩個人也處處離不開魔術。
姚金芬說:“在創作魔術的過程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在吃早餐的時候是我們精神最好的時候,聊著聊著就能聊出一個新的魔術來,甚至有時候是一種自娛自樂的東西。有的時候他搞什麼不讓我看,突然有一天他說‘你來看看我這個’,我也像你們看魔術時的那種感覺一樣,驚訝半天,我說,你不要告訴我,我看我多長時間能想出來你的秘密,就是說你的東西能夠經受住多長時間的考驗。”
秦鳴曉說:“我們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創作,她對我毫不留情,我對她也毫不留情。專業創作肯定帶著專業的框框,對每一個新節目,我們彼此都要先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怎麼樣。”
一個好的魔術創作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推敲,經過無數次的表演,可當這個魔術成熟時,就不會給觀眾以新鮮感了,這就需要魔術師不斷地尋找靈感,去發現創造。姚金芬這對夫妻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感興趣的東西,儘管這些東西對普通人來說似乎沒什麼特別之處。
姚金芬說:“你看任何藝術家,包括搞繪畫的、音樂的,他們都能從生活中捕捉東西。有時候我們能從音樂中捕捉靈感,我們倆走到世界各地,到哪都要買音樂磁帶,在欣賞事物的過程當中,不知什麼時候就產生一種碰撞,產生靈感。甚至有時候坐飛機看電影,一個鏡頭就吸引了我,就覺得這個可以發展成魔術。”
魔術是創造幻覺的藝術,看起來它如同鬼使神差,能做出人類難以做到、甚至難以想象的事情。其實,它正是人類智慧、體能和科學技術的集中體現。而姚金芬和秦鳴曉在牽手人生的不經意間,也會創作出美化人類真實生活的藝術。他們用真情創造出美麗的夢境,用魔術的夢境顯示美好的真情。
姚金芬夫婦說,“別人說我們在舞台上感覺特和諧,可能是因為我們都老了,共同搞一個事業,樂趣點一樣,即使有一些矛盾,有一些爭吵,也在樂趣點中消失了。任何一個家庭,只要找到一個歡樂點,一定能夠和諧。”

人物故事

秦鳴曉、姚金芬夫婦是國際魔術協會會員、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會員、國際級魔術大師。他們的一生都與魔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們幾十年的魔術生涯中,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師兄妹患難結情緣
秦鳴曉和姚金芬因為師從楊小亭大師而成為了師兄妹。“文革”開始后,秦鳴曉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又是業餘黑尖子,所以成為了挨整的對象。姚金芬想:“這個人挺好的啊,為什麼老整他呢?”由此,引起了她對秦鳴曉特別的注意。別人給秦鳴曉寫大字報,在會上發言批判他,而姚金芬卻總是保持沉默。這時的秦鳴曉相當孤立,可姚金芬卻總是陪著他。秦鳴曉為了不連累她,幾次勸她離他遠點。可姚金芬認準了秦鳴曉是一個難得的好人,所以決心死心塌地一輩子跟著他了。
兩顆年輕的心在患難中越靠越近。1970年,21歲的姚金芬和25歲的秦鳴曉結為了夫妻。
真愛創造的奇迹
女兒出生不久,姚金芬因肺不張而導致肺萎縮,而且在肺上有雞蛋大的一個陰影,醫生診斷她得了肺癌。當時,她住在通縣結核病醫院裡。秦鳴曉為了讓妻子增加營養,每天親自去採購,在爐子上做好飯菜后裝在飯盒裡,然後倒好幾趟公共汽車給姚金芬送去。
一次,一位老中醫開了一副藥方,需要大量的龜背,而那時北京的大藥店每天只供應一點龜背,為了湊齊所需的龜背,秦鳴曉每天起大早,跑到各大藥店,趁剛開門時趕緊把供應的那點龜背全部買下來。跑了一段時間后,終於湊夠了,回到家,他就按老中醫的囑託,精心地熬制,等葯熬好晾到溫度合適后,再讓姚金芬喝下去。
可病魔卻仍然頑固地不肯離去,最後,醫生不得不為姚金芬做肺摘除。手術后,姚金芬的整個左手臂冰涼、麻木、無力,根本抬不起來,可魔術演員不能沒有一雙靈活的雙手啊。為讓姚金芬儘快恢復,秦鳴曉每天到醫院除了照顧她外,就是幫著她進行鍛煉。他在姚金芬的左手上吊一個海棠,讓她一點一點地往上抬。等姚金芬稍微有了一點力氣后,就把海棠改為小蘋果,後來又改為大蘋果。就這樣,姚金芬的臂力得到了恢復,左手又靈活如初了。
當姚金芬對筆者談及此事時,深情地說,是丈夫的愛創造了她生命的奇迹。
愛情在驚險中升華
作為魔術大師,秦鳴曉、姚金芬夫婦以他們那令人叫絕的表演,贏得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然而,在其背後,卻有著太多外人難以想象的辛酸、眼淚、汗水甚至危險。
一次,他們在公海的一個游輪上表演,請一位觀眾上來將姚金芬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然後,用一個布帳將姚金芬和這位觀眾圍起來,在短短几秒鐘的時間內,姚金芬要將這位觀眾身上的西服穿在自己的身上,而且繩子還要原樣綁在西服的外面。這次,上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用捆犯人的手法將姚金芬綁了個結結實實。當時,姚金芬就覺得不對勁,面對那位觀眾有意難為她的眼神,她知道自己要面臨著一場危險的考驗了。但她清楚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她不能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也不能演砸了。於是,她決定豁出去了。最後,她的胳膊、手和身上都受了傷,但終於成功了。
事後,當姚金芬向秦鳴曉講述這一切時,秦鳴曉不由得也驚出了一身汗。看著妻子身上的傷口,他非常心疼,他真的怕妻子出什麼意外,不想再讓她冒這個險了。在姚金芬的一再堅持下,秦鳴曉才勉強同意繼續演出。但每次演這個節目之前,他都要對妻子千叮嚀、萬囑咐,把一切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都想到了,然後告訴妻子應該怎麼辦。
姚金芬經歷了不少驚險,而秦鳴曉同樣也經受了許多生死的考驗。1998年,他們隨公派演出團赴美國佛羅里達州迪斯尼樂園進行演出。他們表演的節目是“劍箱”,用鐵鏈子將光著上身的秦鳴曉捆起來,然後放進箱子里,密封起來。姚金芬請觀眾上台,跟她一起將30把堅實的鋼劍插入木箱中。由於是第一天演出,又倉促上陣,沒有時間仔細檢查檯子。所以,他們沒發現這個檯子是坡的。姚金芬將木箱旋轉完,向觀眾做了一個亮相。當她一抬頭時,突然發現眼前的木箱不見了。裝著秦鳴曉的木箱從一米多高的檯子上摔了下去,並滑到了舞台的邊緣。姚金芬的頭“嗡”的一下,那可是插滿30把鋼劍的木箱啊。此時,觀眾席上也是一片驚叫,工作人員馬上跑上台,將木箱抬了下去。姚金芬跟著跑到後台,她用雙手蒙著自己的眼睛,又想看又不敢看,她真怕看到那不幸的一幕。
這時,箱子被打開了,只見秦鳴曉身體四周的鋼劍都彎了,他胸前那把劍已經斷了,他的手還捏著斷了的劍尖。當他慢慢地站起來后,人們發現,他的全身都被扎破了,但沒什麼危險。原來,秦鳴曉從小練武功,有很深的功底。當事故發生的一剎那,他全身一運氣,將鋼劍綳彎了,只受了點表皮傷。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生死關頭,他異常的冷靜,用盡全身力氣將胸口那把致命的劍撅斷了。聽到歡呼聲,姚金芬才慢慢地將蒙著眼睛的雙手放了下來。當她看到秦鳴曉從木箱中走出來時,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猛地撲了過去,將他緊緊地抱住,在他懷裡痛哭起來。

藝術人生

魔術的危險性
2004年5月19日,他們在離市區較遠的一個僻靜的空場里排練一個新設計的魔術,名字叫電鋸分身術。本來按照秦鳴曉的預先設計應該是姚金芬躺在那兒,戴上手銬、腳銬,然後由他手持一個直徑一米的電鋸朝太太身上鋸過去,等太太再起來的時候是有驚無險、人沒有事的。
姚金芬但那天風很大,姚金芬的裙子就捲入了電鋸里,秦鳴曉一用力,電鋸功率就超過了常規訓練時設計的工作範圍了,甚至竟然鋸到了他的身上,把他肚子上開了一條四十公分長的口子,鮮血直流。當時的情況真是十分危險,但當主持人問他對於這次意外他是否后怕過,他卻平靜的說沒有,姚金芬還清晰的記得,在救護車上,危急中的丈夫還跟那幾個醫生說,“給你們添麻煩了,但我求你們一件事,千萬別讓外人知道。”因為秦鳴曉認為“倒不是怕丟人,始終覺得魔術是給人娛樂、高興、神秘感覺的東西,這麼一下,(讓人知道)魔術傷人了會破壞魔術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形象。”
秦鳴曉被送到醫院后,經醫生診斷他肋骨斷了兩根,差一公分就到大動脈了,後來醫生說了,“如果再往上再往下,你也到不了醫院了。”對於這樣大的付出,朱軍問道,“傷過以後,你後悔過練這個節目嗎?”秦鳴曉堅定的說沒有,因為他認為“魔術給我帶來的樂趣比給我帶來的苦難,磨難多得多。我覺得快樂,因為我在裡邊能得到很多東西,得到知識,得到魔術如何的發展,它的一些魅力在哪兒。”他就這樣生活在一種充滿魔術的童話世界里,像一個探險者一樣,想永無止境地探索著,尋覓著……
練雜技出身的師兄妹
出身在雜技世家的秦鳴曉,父親有一手練神辮的絕技,他也是從小就開始接觸雜技,在雜技訓練班學習了一年多基本功以後,老師根據就每個人的情況分配了節目。在雜技的行當里有文活兒與武活兒之分,那時十四五歲的小師兄妹倆,秦鳴曉練習的武活兒是疊羅漢,文活兒是傳統戲法,姚金芬練習的武活兒是鑽地圈,文活兒是西洋魔術。
當時,姚金芬的師傅楊小亭已身患重病,需要接班人,就從培訓班裡挑選了秦、姚二人為徒,教他們魔術。練習的過程其實很枯燥,總要背著其他人,姚金芬說:“對於魔術,現在人們的觀念很豁達了,尤其是出國以後看到外國普及魔術,有時候教還大家一些。但是我們剛入門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不要告訴任何人,不許任何人看,我們倆就遵循老師說的,什麼都不許人家看,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有的動作也挺幼稚的,那一個手銬,咱這兒還藏著掖著呢,美國都滿大街賣了,就是保密過度就成保守了,但是那個時候,小時候,老師怎麼教,就怎麼練了。”
當時正逢文革,由於他們練習的時候都是背著人,常常就不被人理解,甚至有一次他倆帶師傅去三河縣找一個老中醫看病回來后,發現被人貼大字報說成是“楊小亭帶著他的徒弟去打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又好笑又可氣的。
其實那個時候兩個人只是純潔的師兄妹情宜,直到姚金芬患病後兩人的感情才真正得以升華。自從練了魔術之後姚金芬就老愛哭,因為常常和秦鳴曉的單獨相處被認定為“脫離群眾”了,但她又沒法跟大家解釋清楚,所以除了秦鳴曉也沒有其他朋友,於是心裡總是特別難過,日久生疾,終於得了肺結核。生病後,她就被徹底的隔離起來,一個人住在糧倉里,因而更減少了與外界的聯繫,然而這個時候,溫柔體貼的師哥成了唯一敢於探望她、關心她的人,令她倍感溫暖。
至於真正成為秦夫人的過程,還是著實有一點趣味的。其實從始至終兩人都是心有靈犀,心照不宣,從未對外宣布戀情的,但是突然有一天,秦鳴曉竟然對姚金芬講:“咱們得結婚吧,再不結婚憲法要改了,憲法很可能改成要28歲以後才能結婚了。”但是那時候婚姻法規定,十八歲就可以結婚。忽然聽到這樣的消息,姚金芬與家人一合計,與其讓說又打胎又什麼的,那就結婚吧。於是自認為“那時候我還算理智”姚金芬就提出來,“我們結婚可不能要孩子,五年以後才要孩子”,就這樣在這個真實的謊言中答應了秦鳴曉的求婚,稀里糊塗的成了他年輕的新娘,那一年他23歲,她19歲,從此兩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相伴走過四十餘載的風雨人生。
對中國魔術的傳承
1972年國家又開始注重對外邦交建設,秦鳴曉與姚金芬有機會帶著中國的魔術節目走出國門,到國外演出。
其實出國前,倆人對於自己的編排節目是充滿信心的,但一到國外,尤其到了美國他們才發現,一進那裡的魔術商店,竟然有60%到70%的魔術用具他們連見都沒見過,頓時感到很慚愧。秦鳴曉同時也很不服氣,仔細思量他又發現,原來我們有一些很好的中國魔術被人家拿走了,而我們自己仍然原地不動,對魔術沒有任何發展。這樣他和妻子開始學習,想盡一切辦法跟國外的同行接觸,尤其美國魔術師對他倆特別好,還幫助他們創造了很多學習機會。
在他們演出期間,一位美國魔術師天天都來看他倆的表演,看完后還要到後台與他倆單獨切磋。那時他們相互之間語言不通,但也不要翻譯,就關起門來,在一起交流魔術,就這樣他們成為了朋友。姚金芬說,“實際上在國外,他不是平白無故地給你的,說是‘需要交流’了,說白了就是交換。”最後,當秦、姚二人即將回國之際,這位外國友人一定要送給他們件禮物以表謝意,但都被他們倆拒絕了,秦鳴曉只提出一個要求“想學習美國的魔術”,老外欣然答應了。原來他是美國國際美術協會的主席,聽了秦鳴曉的心愿只說了一句“原來你們倆是為中國魔術而來”,之後的每天晚上等秦姚二人演出完了他會帶他倆到洛杉磯各個場子去看魔術,看完魔術又就帶到自己家裡,給他們看協會裡各種最秘密的錄像帶,令秦鳴曉、姚金芬大開眼界,學到很多東西。
與他們打過交道的外國同行,有這樣真誠友好的,也有專程挑戰較勁的,當他倆被評為美國國際魔術協會頒布的國際最佳魔術師獎時,就有那麼幾個人天天為過招而來。先是一個人表演一個魔術,然後挑釁式的問他們,“會嗎?”他們說不會,就有第二個人接著再表演另一個魔術,同樣問他們,“會嗎?”他們倆抱著偷學藝的心態還小聲說,“咱不能說會,這樣還多學點東西。”但是看著看著他們感覺不是味兒了,那幾個人講話的態度越來越牛氣了,好像在取笑中國人什麼都不會了,姚金芬馬上對秦鳴曉說:“不能再說不會了,你一定要來兩下了,怎麼有種中國人的尊嚴受到侮辱似的那種感覺了呢?”於是當他們的最後一個人演完的時候,秦鳴曉就馬上把小毯子往桌上一鋪,拿出幾枚這麼大的銅錢,往桌上一擺,擺上之後他開始念念有詞的叨咕上八卦的術語,什麼“大變金錢,銅錢銅錢,里方外圓,你用銅錢買東西,我用銅錢變大財。”然後他又問那幾個人中的一個人喜歡什麼樣的錢,他說金色,說著,這16枚金錢由秦鳴曉手下一打全都變成金色的了。變完金色錢幣以後,他又把銅錢擺成八卦的幾個部分收起來一擱,開始就說了,“紅日當頭照,紅的!”說著,銅錢頓時變成紅色了。於是又一個人說,“我要藍天,藍的”,秦鳴曉也滿足了他的要求,之後他又將銅錢變成了綠色,最後竟然一下子變出五彩的了。這個時候該秦鳴曉翻身了,得意的問道:“會嗎?”那幾個人說不會,就這樣在國外為中國魔術賺足了面子。
秦鳴曉、姚金芬在不斷的接受著不同對手的挑戰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挑戰他們自己的極限,在一次次的戰勝挑戰後,他們也在走向魔術領域的新的高峰,就這樣樂此不疲的攀登著,並以此為人生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