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絕風清

漢語成語

弊絕風清,漢語成語,拼音是bì jué fēng qīng,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出自宋·周敦頤《拙賦》。

成語典故


宋·周敦頤《拙賦》:“上安下順,弊絕風清。”
湯顯祖《牡丹亭.勸農》:“恭喜本府杜太爺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絕風清。”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從前的‘賭痞’,現在自己在那裡禁賭了,農會勢盛地方,和牌一樣弊絕風清。”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單立出些名目來,自以為弊絕風清,中間卻不知受了多少蒙蔽。也作’風清弊絕’。”

用法搭配


運用: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風氣好。
例句:單立出這些名目來,自以為弊絕風清,中間卻不知受了多少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