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1981年劉曉慶主演電影
《神秘的大佛》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懸疑驚險動作片,由張華勛執導,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王彪等出演。
該片講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樂山,以海能法師、夢婕和歸國華僑司徒俊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保護佛財的故事。
該劇於1980年上映。
劇照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張順勝 | 司徒駿 | |
劉曉慶 | 夢婕 | |
江庚辰 | 翁劍鳴 | |
管宗祥 | 海能法師 | |
葛存壯 | 沙舵爺 | |
王彪 | 鄭翰 | |
李連生 | 小和尚 | |
成傳銳 | 夢石匠 | |
封順 | 賴猴 | |
程學欽 | 小吳 | |
曹增銀 | 文泰和尚 | |
范青山 | 錢糧先生 | |
李亦非 | 沙小姐 | |
張世純 | 武和尚 | |
王金寶 | 武和尚 | |
陳小藝 | 小芸(少 年夢婕) |
製作人 | 王連生、劉積瑞 |
導演 | 張華勛 |
副導演(助理) | 張澤宇 |
編劇 | 謝洪、陸壽鈞、祝鴻生、張華勛 |
攝影 | 陳國梁、梁子勇 |
配樂 | 熊冀華、謝軍 |
剪輯 | 傅正義、周庭海 |
道具 | 胖希純 |
美術設計 | 王一 |
動作指導 | 成傳銳、王金寶 |
造型設計 | 范青山 |
服裝設計 | 張金庭 |
視覺特效 | 王雅林 |
燈光 | 張天如 |
錄音 | 王大文 |
布景師 | 楊士明、傅德海 |
煙火 | 王雅林 |
音響 | 孫凱 |
演奏 | 新影樂隊 |
指揮 | 金正元 |
獨唱 | 李元華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司徒駿
演員張順勝
善良正直的愛國華僑,本名劉家駒。他受一封神秘信件的約請,由東南亞回到祖國,從海能法師口中得知了有關佛財的往事,為了保護佛財,他陷入了更危險的境地。
夢婕
演員劉曉慶
石匠么哥的女兒,為報殺父之仇以家庭教師身份打入沙府。能文能武,具有非凡的才能。表面上受沙舵爺指使跟蹤司徒駿,實際上一直在暗中幫助司徒駿,保護佛財不落入壞人手中。
海能法師
演員管宗祥
司徒駿的叔叔,原名劉慕蓀,隱名埋姓出家為僧,飽經人間滄桑,謹慎機警。他化名安康,把司徒勛叫回國內,希望司徒駿能繼承父志,利用佛財重修大佛。
沙舵爺
演員葛存壯
樂山袍哥舵把子,商會會長,當地的惡霸地頭蛇,狡猾殘忍,心狠手辣。對藏在樂山大佛中的佛財垂涎三尺,為此殘殺了石匠么哥。司徒駿來到樂山後,馬上引起了他的注意。
翁劍鳴
演員江庚辰
司徒駿的老同學,比較正派的國民黨下層警探,有正義感,想憑良心辦事,但面對黑暗的社會又無可奈何。管界連番發生尋寶人被害案,他負責緝兇,而此時老同學劉家駿改名換姓回鄉,令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鄭翰
演員王彪
翁劍鳴的部下,兇殘惡毒,曾跟隨其父、軍統特務鄭浩逼司徒駿的父親交出佛財。多年後,他又三番兩次殺害尋寶人,更與沙舵爺共謀炸毀大佛,覓取佛財。
劇照
類型 | 曲名 | 備註 |
插曲 | 《春是秋》 | 作詞:張華勛 作曲:謝冀華、謝 軍 演唱:李元華 |
• 該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拍攝的第一部動作片,開創新中國電影最早的商業模式。
• 北影廠領導汪洋提議要把該片拍成寬銀幕的,但當時北影沒有膠片和相關器材,後來,他們從中國新聞社借到了膠片和攝影機。
• 片中“怪面人”的設定靈感來自川劇中的“變臉。
• 劉曉慶扮演的女俠夢婕所用兵器是軟鞭,所以她平時總把軟鞭帶在身邊,一有空就練,就連拍戲時被踢傷眼睛也沒有耽誤拍攝進程。
• 葛存壯飾演的“沙舵爺”得被飛刀扎死的鏡頭需要一個連續不間斷的鏡頭拍攝,這一點給化妝和道具出了難題,劇組就用一個手控式埋在頭髮里的“血包”造出被飛刀刺中頭部血順勢而下的不切換鏡頭。
• 1988年,為表彰該片為宣傳樂山大佛所做出的貢獻,樂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張華勛樂山市榮譽市民稱號。
中國電影《神秘的大佛》連環畫集
當時,他在上影廠完成電影劇本《這不是傳說》的修改後,提出自己想拍片的設想,得到朋友們的熱情支持,於是編劇組一行四人到樂山和峨眉山考察。聽到海通和尚為保護佛財自挖雙眼的故事後,張華勛把這個故事移植到自己未來要拍影片的中,而“雙目可挖,佛財難得”的誓語與“河山永存,民眾之功”的主題後來也在影片中被強調,以表達人們對保護大佛的意願和決心。
風格探索
劇照
張華勛主張影視藝術是為大眾服務的,影視工作者心裡必須要有觀眾。本來他們想是石匠與女兒夢婕為主線,著重表現石匠一家的悲慘命運,但考慮到這樣跳不出悲歡離合的俗套,群眾也不一定喜歡,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在創作劇本時,中國正在上映《追捕》《尼羅河上的慘案》,受此啟發,他們又想把影片寫成推理片,但那樣會把國民黨警察放在重要位置,影響對夢婕的刻畫和對主題的揭示。經過再三討論,創作人員認識到不顧中國人民的欣賞習慣,單純從推理形式上去寫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於是,他們決定探索自己的路,根據素材故事的諸要素並結合中國民間傳奇公案文學的特點,拍一部神秘、驚險、風光、武打相結合的具有民間傳奇色彩的影片。
影片投拍
文學劇本於1980年1月在上影文學部完成,上影廠對劇本給予高度評價,卻不同意按當初的約定由張華勛執導。張華勛帶著劇本的抄件回到北影,北影領導在看完劇本后決定投拍,同時對劇本的修改給出了意見,比如有關地下黨的情節(原劇本是夢婕是中共地下黨)。當年3月,影片正式開拍。
神秘的大佛
影片剪輯
由於劇組是第一次拍攝武打片,缺乏經驗,導致在樂山拍的內外景素材鏡頭零亂,線索鬆散,畫面缺乏張力。因此,剪輯師傅正義在剪輯上下了一番功夫。他和導演張華勛連續多天反覆觀看素材,設計剪輯方案,探索適合武打片的剪輯手法。針對武打鏡頭角度、速度、力度缺乏變化的情況,除了要求導演補拍一些空鏡外,傅正義從武打動作、畫面造型、鏡頭尺入手,採用了錯覺法等各種剪輯手段,解決了剪輯難題。
上映風波
《神秘的大佛》於1980年底拍竣,正式上映前,在北京、四川一些的單位進行試映和內部觀摩。在內部觀摩該片后的一次《電影藝術》和《大眾電影》編輯部舉辦的電影創作、理論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對《神秘的大佛》、《幽靈》、《客從何來》等影片提出尖銳批評。1981年2月,《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電影中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批評《神秘的大佛》,其他報刊跟進展開討論。各種批評就紛至沓來,中影公司也停止了拷貝的製作,甚至有消息稱該片會被禁映。針對《光明日報》的文章,張華勛聯合梁子勇、傅正義、管宗祥等主要創作人員,寫了反駁的文章,卻發表無門。在多方反映無果的情況下,張華勛等人只得直接給中宣部、中紀委寫信要求澄清事實。最後,該片還是得以正常上映。
票房成績
該片成本只有十幾萬元人民幣,卻發行了近三百個拷貝,在門票平均二毛五的時代,票房創收上億元。據廣東省統計表明,1981年7月6日至31日,該片在廣州放映1229場,觀眾1152155人次,上座率達85.8%。而6月16日至20日,該片在上海進行第三輪放映時,共放映150場,觀眾達15655人次,上座率100%。
時間 | 頒獎方 | 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2021年7月 | 第六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 | 中華功夫單元 | 《神秘的大佛》 | 獲獎 |
劇照
作為國產片中較早的一部武打片和娛樂片,該片曾在國內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儘管有不足之處,但它畢竟在我國娛樂片的領域中作出了新的嘗試。它所勾勒的關於尋找佛財的故事,情節曲折誘人,並具有伸張正義、剷除邪惡的思想傾向。影片的武打設計也有自己的特色,為以後的國產同類影片提供了積極的、有益的經驗。(新浪娛樂評)
負面評價
該片並非一無是處,作為對以武打取勝的藝術樣式的初次嘗試,難免會有種種失誤,不必過於苛求。然而,它缺少的或許是來自生活土壤的那種質樸感和發自藝術形象的活潑潑的生命力。如果編導不迷戀於外部形態上的驚險性,不是停留於同劇情內在聯繫並不很緊密的樂山、峨眉的一般性風光,本來可以向社會矛盾的深處做進一步的發掘。但由於“屈尊”俯就山川覽勝和打鬥中的刺激性,該片對於舊時代陰暗、醜惡的社會關係的揭露,對生活意義的嚴峻思考,無形中就被沖淡了。呈現在銀幕上的不過是某些牽強附會的舊怨宿仇,使影片原擬揭示的“山河永存,民眾之功”的嚴肅主題流於平庸膚淺的“勸善懲惡”的說教。(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黃式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