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

白籍

白籍是東晉南朝時期的一種戶口登記形式。白籍是專用於登記土斷後寓居江南僑州郡縣的北方僑人,用白紙書寫的戶籍冊。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晉成帝詔令“實編戶,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斷白籍”。因土著戶籍為黃籍,為使北來僑民既注戶籍,取消優復,增加國家賦役收入和徭役兵役來源,又保留將來故土收復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為區別土著,另立“白籍”。

歷史記載


東晉在江南建國后,北方人口南移,僑戶用白籍登記,土著實戶仍用黃籍。《晉書·成帝紀》:“(咸康七年)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此後,白籍多為勞動人民,負擔賦稅和兵役,而黃籍多為官吏地主等免役戶。南齊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 年)唐寓之曾為反抗檢查戶籍發動起義,被誣稱為“白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