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干鄉[BaGanXiang]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轄鄉。
![巴干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a87553fabfa3b9b0d448f30aacf5b6.jpg)
巴干鄉
巴干鄉是曲麻萊縣的六個鄉之一。曲麻萊縣包括了六個鄉:曲麻河鄉、葉格鄉、
麻多鄉、秋智鄉、東風鄉和巴干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00公里。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9%以上。面積0.2萬平方公里。轄團結、代曲、麻秀3個牧委會。1958年建巴干公社,1962年由1984年改設巴干鄉。地處通天河以北山地溝谷地。礦藏主要為
沙金。
巴干鄉以畜牧業為主,牧養藏系綿羊、
氂牛、馬等,兼種少量以飼草為主的農作物。以採挖
冬蟲夏草為主要副業。
![巴干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e/m5ea3c69002efd1b8e8a40404de35a0ee.jpg)
巴干鄉
巴干鄉把卸任村幹部納入村級幹部管理體系,與現任村幹部、後備村幹部同研究、同安排、同管理,努力調動卸職村幹部幫助現任村幹部出謀劃策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充分利用卸職村幹部在任期間積累的實際工作經驗,為建立一套“一批傳一批、一批幫一批、一批帶一批”的鏈接式村級幹部培養機制打下基礎。為確保卸職村幹部“卸職不掉隊”,該鄉注重抓好卸任村幹部的學習教育工作,幫助卸任村幹部克服和消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懈怠思想,保證卸任村幹部的學習教育不放空檔。努力使卸任村幹部通過紮實有效地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黨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市場意識、發展意識,樹立“卸職不卸責”的思想,成為與現任村幹部共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骨幹力量和“智囊”。
![巴干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0/m103e414ce704b058d48490615609ddfb.jpg)
巴干鄉
為使卸任村幹部在實際工作中切實發揮作用,該鄉根據卸任村幹部每個人的特點和特長,設置了參謀崗、監督崗、調解崗等崗位,按照“定崗定責、聯戶幫帶”的考核要求,在每年年底由村黨支部、牧委會對卸任村幹部在各個崗位上的責任落實情況、群眾滿意程度等進行全面考核,評定檔次,兌現獎勵。去年,通過推行這一措施,這個鄉下屬各村的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16位卸任村幹部在“第二次上崗”后,有14人在年底考核中評為優秀。目前,巴干鄉的這一示範性舉措,已在曲麻萊縣的各鄉、村作為經驗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