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母奶草

羊母奶草

羊母奶草:中文學名:地梢瓜,別名:地梢花、女青、羊角、奶瓜、羊母奶棵、羊角瓜、羊不奶 通乳素等。拉丁文名: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蘿藦科、鵝絨藤屬;多年生草本。

形態特徵


羊母奶草株高只有20--40厘米,它是一顆小小的草,一般的地里、路邊、山坡都有、小撲稜子,上面結出來的果子兩頭尖,果實大約20--30克。果子裡邊有很多像羊奶一樣的白水很甜,可食用,農村人都知道。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河南山區。

主要價值


羊母奶草
羊母奶草
入葯益五臟,生津,通經,消渴。
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陰乾,除去果皮,取其種子,去毛、備用。蒙古名為特木根-呼呼。性味為苦、鈍、燥、糙、涼。功能清“協日”,止瀉。用於黃疸,腑“協日”熱,腸刺痛,菌痢,熱瀉。它全草及果實可入中藥,具有益氣力寶、通乳素的功效,體虛乳汁不下者可服用,外用治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