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理工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廣東理工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前身始於1995年創辦的肇慶科技培訓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升格本科並更名為廣東理工學院。2018年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評審。

截至2020年9月,學校有高要校區、璣東校區和鼎湖校區三個校區 設有12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辦31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總佔地面積1520.62畝,校舍建築面積68.6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925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約166.97萬冊、電子圖書110萬冊。

歷史沿革


學院正門 3張
學院正門
1995年7月,學校創辦,時名肇慶科技培訓學校,為培訓性質的非學歷教育學校。
1996年7月,學校規模擴大,學校分為2個校區,一部設於體育中心,一部設於站前西路。
2001年7月,學校璣東路校區投入使用。同年12月,學校更名為肇慶科技學校。
2004年3月,成立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取得大專學歷教育資格。肇慶科技學校更名為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
2007年9月,高要校區投入使用,校園佔地900畝。
201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理工學院”。
2017年9月,鼎湖校區投入使用,佔地500畝。
2021年7月19日,根據中國教育部公示,廣東理工學院增加“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金鼎路1號”作為辦學地址之一。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 院系設置
院系專業
教學單位辦學層次專業設置
經濟管理學院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金融工程、標準化工程、電子商務、金融工程(中外2+2)、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外2+2)
專科空中乘務、工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工商企業管理(中外2+2)
工業自動化系本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工程
專科數控技術(廣東省重點專業)、機械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2+2)
專科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汽車工程系本科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交通運輸
專科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廣東省重點專業)
建設學院本科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工程管理
專科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室內設計
外國語學院本科商務英語、翻譯
專科商務日語、商務英語、商務英語(中外2+2)
信息技術學院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網路工程、軟體工程
專科軟體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
會計學院本科財務管理、會計學、會計學(中外2+2)
專科會計、會計(中外2+2)
藝術系本科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設計
專科廣告設計與製作、動漫製作技術、產品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體育系本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基礎課教學研究部-----
思想政治課教學部
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5月,學院有專職教職工175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394人,中級職稱教師38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9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810人。
省級教學團隊
項目名稱負責人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歐陽三泰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程雨梅

人才培養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根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教育廳教學改革課題立項11項,市重點建設課程和教學改革課題共71項,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重點培育專業2個,校級特色專業1個、重點建設專業2個、精品課程8門。校級實驗中心1個、綜合應用實驗平台5個、實習工廠5個,各種實驗實訓室10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89個。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重點培育專業(2個):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
校級示範實訓中心(2個):信息實訓中心、實習實訓中心。
校級實驗中心(1個):電子與電氣技術實驗中心。
校級綜合應用實驗平台(5個):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技術室、電機與拖動實驗室、可編程序控制器實驗室、自動檢測技術實驗室、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室。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
校級特色專業(1個):數控技術。
校級精品課程(8門)
序號課程名稱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
1生產企業成本核算李艷2011
2數控機床編程與加工歐陽三泰2011
3住宅空間史會全2011
4市場營銷黎紅艷2011
5外貿英語函電王瑞蓮2011
6計算機應用陳偉蓮2011
7網頁設計賴小平2011
8轎車維護與檢修張湘偉、張景來2011
標準運動場 3張
標準運動場
• 教學成果
根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廣東理工學院近年來學生中有358人次在國家、省、市的各類競賽中獲獎,學院創辦了學報、校報等優化校園文化氛圍,已經向社會輸送了十屆畢業生30000多人,2015-2017年就業率達98%以上,畢業生普遍受用人單位好評。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和學院科技團隊成員交談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和學院科技團隊成員交談
根據2018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廣東理工學院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肇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校級創新研究實驗平台2個。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機器視覺與智能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肇慶(高要)智能製造研究院。
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肇慶(高要)智能製造研究院、機器視覺與智能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級創新研究實驗平台(2個):工控系統實驗室、EDA與系統模擬實驗室。

科研成就

鏡恩湖
鏡恩湖
2014-2017年,教師累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23篇,年人均發表論文數量0.52篇;正式出版專著和教材71部;主持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12項,科研經費累計投入1270萬元。教師編著實習實驗指導教材61部。截止2017年11月,累計申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219項,已獲授權專利103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9項,授權2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95項,授權66項,申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6項,授權23項,申請外觀設計專利48項,授權35項。
“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立項共110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27項、校級78項;學生主持科技項目3項,參與教師科研項目32項,參與申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47項;學生在校級以上學科和技能競賽中累計獲獎194項。其中,國家級56項,省級138項。

學術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 館藏資源
根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廣東理工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藏書123餘萬冊,電子圖書4900GB。並擁有超星“讀秀學術搜索”、中國知網等數據服務平台,建有電子圖書檢索、查閱、管理系統及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 學術期刊
《廣東理工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理工學院主辦、肇慶市廣電局主管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主要刊載高職教育研究為主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理論水平的研究論文。

學術交流

校園實景 3張
校園實景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中西州立大學、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等9所海外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開展學分互認校際交流項目,開闢主題各異的短期出境交流項目,開拓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的本續研項目。通過多元化的國際交流方式,為我校學生接受國際化教育、開拓視野、增進國際理解力和交流水平、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搭建國際交流平台,將更多學生“送出去”留學,同時把國外的留學生和老師“引進來”。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廣東理工學院與中國教育服務中心合作開展3+1、3+2專升本教育交流項目,協助有意赴海外留學的學生申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大學攻讀專科(雙文憑)、學士(雙學位)、碩士(本升碩)學位的課程,採用多元化靈活學制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人才,實行學分互認;組織學校學生參加各種外語培訓、國外夏令營、赴海外實習就業等;申辦留學生教育。供學生自主選擇。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標識中心圖案取材於廣東的簡稱“粵”字意象,“書山”造型融入校徽設計中,書既是知識的源泉更是文化底蘊的體現,象徵靴子孜孜汲取知識,校徽整體的意象釋義由上到下是廣東縮寫“G”和“D”,而由下往上又是理工縮寫“L”和“G”,兩者結合形成環繞形狀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寓意學校立足廣東面向全國發展的辦學理念。整體標識既內涵中國傳統藝術虛實相生的特質,又深具當代文化藝術審美簡潔大氣的優點,圖樣清新、予以鮮明、親和力強、識別性好,既能準確體現廣東理工學院的獨特定位,又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中心圖案與學校的中英文校名以簡潔的構圖形式構成完整的校徽圖案。
校徽主體以深藍色為基調,圖案以白色簡潔明快,寓意大學的學術自由與獨立精神,以線條為主體的設計風格,醒目突出,表現熱情,智慧與活力。

精神文化

建校銘
鏡恩湖
鏡恩湖
巍巍學院,赫赫黌宮。山環水抱,煙繞雲籠。崛起於西江之畔,建成於南岸之東。連野連城,規模何大;美輪美奐,,氣勢何雄!筆架山前,重開筆架;文峰塔下,再創文峰。鄰斯祈福名區,碧桂新園,得天獨厚;建此育才基地,別處難逢。千畝校園,培植為棟為梁;萬名學子,當能成鳳成龍。默默園丁,灑汗化為時雨;莘莘學子,登堂如坐春風。當頭日月麗天,翚飛鳥革;放眼芬芳滿院,李艷桃紅。百年偉業新興,永載教壇史上;一代豐碑高樹,長留科技行中。
• 校訓
修德·求是·篤行·創新
修德——出自《左傳》,意為經過修養,使得提升素養、品德高尚。
求是——出自《說文》,意為以科學的態度及精神追求真理。
篤行——出自《禮記》,意為努力踐履所學,使得知行合一。
創新——出自《南史》,意為提倡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行動。
• 校歌
《青春飛揚》
作詞:姚立寧作曲:戴定澄
校歌
校歌
筆架山下
閃動著青春的身影
知識就是力量
科學促進發展知禮求是,學以致用
科技精神伴隨著我們學習成長
振興中華激勵著我們展翅飛翔
啊~聰明才智在這裡錘鍊成鋼
美好的時光永遠不忘
勤奮學習,讓青春飛揚
讓青春飛揚
文峰塔畔
洋溢著朗朗的歡笑
學習開啟智慧
奉獻實現理想
知禮求是,學以致用
人生舞台等待著我們展現輝煌
理工學子等待著成為社會棟樑
啊~聰明才智在這裡錘鍊成鋼
美好的時光永遠不忘
勤奮學習,讓青春飛揚
讓青春飛揚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廣東理工學院現任領導 
姓名職位
葉念喬廣東理工學院董事長
張湘偉廣東理工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
張東生廣東理工學院黨委書記、廣東省教育廳督導專員、廣東理工學院副校長
王義寧廣東理工學院副校長、工會主席
張宗珊廣東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體委主任
劉香萍廣東理工學院副校長
黎會友廣東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
譚錦興廣東理工學院副校長
資料來源: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理工學院

學院榮譽


2021年1月17日,廣東理工學院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評為全國紅十字模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