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偉

原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張湘偉,男,漢族,1950年7月出生,湖南衡陽人,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理工學院院長。

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成員,教育部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常委。曾任重慶大學副校長、汕頭大學校長、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人物經歷


1976年,湖南大學汽車設計與製造專業本科畢業。
1981年-1982年,重慶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張湘偉
張湘偉
1982年-1987年,東京大學機械工學科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8年,晉陞為教授;
1989年,重慶大學工程力學系系主任。
1989年-1992年,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2年,擔任重慶大學科研處處長,同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3年-1997年,重慶大學副校長,同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
1997年-2001年,汕頭大學校長、教授。
2001年-2010年,廣東工業大學校長、教授;
2011年-現在,廣東理工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成就


張湘偉
張湘偉
張湘偉教授長期從事力學和機械工程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重點跟蹤項目、國防科技預研基金等部級以上項目10多項以及大量國際國內科研合作項目。以第一獲獎人獲國家教育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國防科技預研基金項目二等獎等獎勵。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有專著。所培養的研究生已有16人獲工學博士學位,有3人完成博士后出站,多人獲工學碩士學位。張湘偉教授的研究領域橫跨工程學科和管理學科,研究範圍包括:工業工程、工程項目管理、戰略與規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研究方向
工業工程、先進位造理論與實踐、工程項目管理、戰略與規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任職


(1)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張湘偉
張湘偉
(3)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成員
(4)廣東省科協副主席
(5)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
(6)廣東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成員
(7)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專委會副主任
(8)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9)廣東省高等教育協會副會長
(10)廣州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
(11)《科學》、《應用數學和力學》、《機械工程學報》編委。

個人作品


論文與著作

論文
張湘偉
張湘偉
[1] Zhang, Xiangwei, Cheng, Siyuan; Xiong, Hanwei,Stateon the art and future of the solid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photograph,Jixie Gongcheng Xuebao/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 39, n 11, November, 2003, p 23-27(EI收錄);
[2] Zhang, Xiangwei;Cai, Yongchang ,Improved element free method ,Jisuan Lixue Xuebao/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v 19 n 1 February 2002. p 26-30 (EI收錄) ;
[3] Zhangxiangwei,et al..Object-oriented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Vol.13,No.2,2000:p134-139(EI收錄);
[4] Zhangxiangwei,et al..Wavelet analysis in testing signals Applied Mechanicals,Vol.19,No.3,1998:p221-225(SCI、EI收錄);
[5] Zhangxiangwei,et al..一種用於金屬閃光漆的光照模型,機械工程學報,1999,35(6)p44-46(EI收錄)。
賀春華,張湘偉,呂文閣,競選優化演演算法實現及其模擬研究.,計算機模擬,2011,28(5):232-236
張湘偉,章爭榮,呂文閣,駱少明.,數值流形方法研究及應用進展,力學進展,40(1):1-12
章爭榮,張湘偉,二維定常不可壓縮粘性流動N-S方程的數值流形方法,計算力學學報,2010,?27(3),
章爭榮,張湘偉,對流擴散方程的數值流形格式及其穩定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0,?44(1),
賀春華,張湘偉,呂文閣,競選優化演演算法求解非線性方程組的應用研究,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46(14),
楊雪榮,張湘偉,成思源,集成測量系統中攝影機的標定方法,重慶大學學報,2009,32(6):685-690.
楊雪榮,張湘偉,成思源.,基於可變形模型的光條紋中心提取方法研究.,中國機械工程,2009,20(3):334-337
楊雪榮,張湘偉,成思源,高向東,基於物理模型的計算機視覺輪對踏面擦傷檢測方法,機械工程學報,2009,?45(5),
張湘偉,ZHANG Xiang-wei,廣東工業大學公共課程體系設置的理念與實踐,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2),
楊雪榮,張湘偉,成思源,黃曼慧,視覺測量中的相機標定方法進展研究, 機械設計與製造,2009,?(3),
成思源,張湘偉,黃曼慧,逆向工程技術及其在模具設計製造中的應用,機械設計與製造,2009,?(6),
成思源,余國鑫,張湘偉,逆向系統曲面模型重建方法研究,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2008,?14(10),
徐小明,張湘偉,丁政,茅智偉,陳舒懷,放型實驗教學管理模式與系統實現,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8),
唐克倫,張湘偉,成思源,基於物理模型的曲線保形性重構技術.,機械工程學報,2006,42(8):159-163
成思源,張湘偉,基於可變形模型的輪廓提取方法與應用,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41(10):27-29,133
成恩源,張湘偉,熊漢偉,基於主動輪廓模型的序列圖像分割與重建,機械工程學報,2005,?41(3),
張湘偉,成思源.,可變形模型的彈性理論分析。重慶大學學報,重慶大學學報,26(4):11-14
張湘偉,成思源,熊漢偉,基於照片的實體建模方法的現狀及展望,機械工程學報,2003,?39(11),
熊漢偉,張湘偉,通過攝像實現便捷的3D曲面建模,光學技術,2002,?28(4),
張湘偉,蔡永昌.,一種改進的無單元方法.,計算力學學報,19(1):26-30
熊漢偉,張湘偉,手持式線激光源3D掃描系統,應用激光,2001,?21(6),
張湘偉,蔡永昌,數值流形方法的對象設計,計算力學學報,18(1):8-14
張湘偉,蔡永昌,廖林燦.,數值流形方法物理覆蓋系統的自動剖,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1):28-31,44
張湘偉,熊漢偉,基於多幅圖像的逆向造型初步,機械工程學報,35(6):105-108
著作
《結構分析的概率方法》科學出版社2000,11。
科研項目
張湘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775044),2008-2012年,32萬,具有特徵的複雜曲面流形表示理論及其在反求測量中應用研究,2007.09-null.null
張湘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272033),2003-2005年,22萬,基於流形方法的力學過程的虛擬技術, 2002.09-null.null
張湘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975057),2000-2002年,15萬,由一般光照條件下的圖象生成實體形態的理論與方法研究,1999.09-null.null
張湘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675039),1997-1999年,10萬,現實環境下色彩效果模擬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2011.01-null.null
張湘偉,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09Z2-D501),2010-2012年,40萬,光電式數字檢具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2010.01-null.null
張湘偉,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2009B090300044)2009-2011年,30萬,基於有限元分析和反求測量的複雜形狀衝壓件回彈控制與補償,2009.01-null.null
張湘偉,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06Z3-D9031),2006-2008年,40萬,基於光學反求方法的汽車塑料模具設計製造及質量控制,2006.01-null.null
張湘偉,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050562003),2006-2008年,6.5萬,具有特徵的複雜曲面流形表示理論及其在反求工程中應用,2006.01-null.null
張湘偉,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04105386),2004-2006年,15萬,基於視覺信息與CMM集成的反求工程理論與方法研究,2004.01-null.null
張湘偉,國家教育部優秀教師基金(教技司[2000]65號)1997-1999年,12萬, 基於圖象信息的幾何建模及實體造型研究,1997.01-null.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