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教育部科技委)旨在進一步提高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加強高等學校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企業和相關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促使高等學校在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特設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是教育部指導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工作的高級諮詢機構,是國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社會的科技工作提供服務。教育部科技委是教育部黨組的高級諮詢機構,2009年第六屆科技委增設了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在原來10個學部的基礎上,增設了國防科學學部。第六屆科技委由108名有委員、377位學部委員組成,成員均為高校中的院士或知名教授。
(一)對高等學校在科學技術工作中貫徹中央關於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重大決定以及擬議中的有關方針、政策進行研究,提出建議。
(二)對國內外科學技術、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動向和趨勢進行戰略研究,對我國和我國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發展戰略與規劃提供諮詢,對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政策的制定與重大措施的實施提出諮詢建議。
(三)受教育部委託,代表教育部參與有關制定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重大措施等活動;對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項目、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及科研成果等進行評審和評估,並提交評議報告。
(四)促進高等學校在承擔國家重大科學技術任務方面的校際協作,以及與科研機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交流,促進高等學校在國防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對我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高等學校教學、科研隊伍建設以及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建議。推動有關方面創造條 件,以利於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
(六)弘揚科學精神,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促進高等學校學術活動的健康發展。
(七)完成教育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會暨科技委換屆大會2009年12月23日在京召開。第六屆科技委增設了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在原來10個學部的基礎上,增設了國防科學學部。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袁貴仁在會議期間親切會見了與會代表。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陳希在講話中分析了當今高校科技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及採取的新舉措。陳希指出,新一屆科技委要成為教育部和國家的智囊團與思想庫,不斷加強戰略研究,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發揮高校戰略科學家的作用,在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提出科學的諮詢意見。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將科技委建設成為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力量。科技委要進一步抓好戰略研究基地的建設,發揮戰略研究基地的整體合力,使之成為教育部戰略研究和政策諮詢的依託外腦。陳希強調,高校科技工作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平台為載體,注重挖掘行業特色高校的潛力,加強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和重大項目集成、培育,進一步推動高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增強高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能力,提升高校綜合競爭力。科技委專家應當研究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思想理念,為創新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機製作出貢獻。要加強創新性研究,不斷提升我國科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本屆科技委增設了學風建設委員會,希望科技委在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常態化、規範化和制度化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宣讀了第六屆科技委聘任名單。教育部第五屆科技委主任倪維斗院士、第六屆科技委主任鍾掘院士分別在會上作工作報告。教育部科技委委員、學部委員、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主任以及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2009年11月起)
主任:鍾掘
常務副主任:吳常信
副主任:
姓 名 | 性別 | 工作單位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左鐵鏞 | 男 | 北京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科學 |
林建華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盧錫城 | 男 | 總裝備部科技委 | 工程院院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謝克昌 | 男 | 太原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能源 |
王玉明 | 男 | 清華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流體機械 |
葛墨林 | 男 | 南開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姚建銓 | 男 | 天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電子學、光電子技術 |
邱貴興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工程院院士 | 外科 |
委員:
序號 | 姓 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林建華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2 | 塗傳詒 | 男 | 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空間物理 |
3 | 柯 楊 | 女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細胞、分子生物學 |
4 | 張繼平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5 | 梅 宏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6 | 左鐵鏞 | 男 | 北京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學 |
7 | 張廣軍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精密儀器及機械 |
8 | 陳懋章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9 | 左 禹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10 | 寧 濱 | 男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11 | 謝建新 | 男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12 | 胡海岩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
13 | 王涌天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教授 | 光學工程 |
14 | 尹偉倫 | 男 | 北京林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植物學、森林培育學 |
15 | 董 奇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授 | 認知神經科學 |
16 | 陳木法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17 | 邱貴興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工程院院士 | 外科 |
18 | 詹啟敏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教授 | 醫學、腫瘤學 |
19 | 楊放春 | 男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20 | 王慶國 | 男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教授 | 中醫臨床基礎 |
21 | 王祖溫 | 男 | 大連海事大學 | 教授 | 機械電子工程 |
22 | 歐進萍 | 男 | 大連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23 | 曹雪濤 | 男 | 第二軍醫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免疫學 |
24 | 陳志南 | 男 | 第四軍醫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病原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
25 | 楊曉波 | 男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電路與系統 |
26 | 左 良 | 男 | 東北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27 | 劉益春 | 男 | 東北師範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28 | 徐明稚 | 男 | 東華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 |
29 | 易 紅 | 男 | 東南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30 | 劉 亞 | 男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教授 | 金融學 |
31 | 金 力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遺傳學 |
32 | 陳良堯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光物理 |
33 | 王威琪 | 男 | 復旦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醫學電子學 |
34 | 庄釗文 | 男 | 國防科技大學 | 教授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35 | 王樹國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授 | 機械電子 |
36 | 謝禮立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 |
37 | 曹一家 | 男 | 湖南大學 | 教授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38 | 劉吉臻 | 男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授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39 | 於建國 | 男 | 華東理工大學 | 教授 | 化學工程 |
40 | 何積豐 | 男 | 華東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41 | 童 真 | 男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42 | 李培根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43 | 駱清銘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 |
44 | 程時傑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
45 | 傅廷棟 | 男 | 華中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作物遺傳育種 |
46 | 鄧秀新 | 男 | 華中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果樹學 |
47 | 丁烈雲 | 男 | 華中師範大學 | 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48 | 趙 繼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49 | 鄒廣田 | 男 | 吉林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凝聚態物理學 |
50 | 劉人懷 | 男 | 暨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固體力學 |
51 | 金征宇 | 男 | 江南大學 | 教授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52 | 陳發虎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自然地理學 |
53 | 楊 劼 | 女 | 內蒙古大學 | 教授 | 生態學 |
54 | 祝世寧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材料物理與凝聚態物理 |
55 | 陳 駿 | 男 | 南京大學 | 教授 | 地球化學 |
56 | 陳洪淵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析化學 |
57 | 朱 荻 | 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58 | 沈其榮 | 男 | 南京農業大學 | 教授 | 植物營養學 |
59 | 葛墨林 | 男 | 南開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60 | 陳 軍 | 男 | 南開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61 | 王玉明 | 男 | 清華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流體機械 |
62 | 王大中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核科學技術 |
63 | 姜培學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工程熱物理 |
64 | 吳清玉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心血管外科 |
65 | 李衍達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 |
66 | 張 運 | 男 | 山東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內科學 |
67 | 張 傑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學 |
68 | 蘇 明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動力機械及工程 |
69 | 張文軍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70 | 許唯臨 | 男 | 四川大學 | 教授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71 | 魏於全 | 男 | 四川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腫瘤學 |
72 | 謝克昌 | 男 | 太原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能源 |
73 | 姚建銓 | 男 | 天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電子學、光電子技術 |
74 | 王靜康 | 女 | 天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化學工程 |
75 | 郝希山 | 男 | 天津醫科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臨床醫學 |
76 | 裴 鋼 | 男 | 同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子生物學 |
77 | 李德仁 | 男 | 武漢大學 |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78 | 李清泉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79 | 張聯盟 | 男 | 武漢理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80 | 郝 躍 | 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81 | 席酉民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與戰略研究 |
82 | 王建華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電機與電器 |
83 | 管曉宏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系統工程 |
84 | 喬學光 | 男 | 西北大學 | 教授 | 光學 |
85 | 魏炳波 | 男 | 西北工業大學 | 教授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86 | 吳普特 | 男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教授 | 農業水土工程 |
87 | 陳春陽 | 男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授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
88 | 孫世剛 | 男 | 廈門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89 | 鄭 強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90 | 駱仲泱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工程熱物理 |
91 | 李蘭娟 | 女 | 浙江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內科學 |
92 | 萬 力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教授 | 地質工程 |
93 | 金振民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中科院院士 | 地質學 |
94 | 於志剛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教授 | 海洋化學 |
95 | 李曙光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地球化學 |
96 | 郭光燦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光學 |
97 | 葛世榮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 | 教授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98 | 彭蘇萍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工程院院士 | 地質工程 |
99 | 吳常信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100 | 武維華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植物科學 |
101 | 王孝群 | 男 | 中國人民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102 | 張來斌 | 男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授 | 機械工程 |
103 | 鍾 掘 | 女 | 中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104 | 邱冠周 | 男 | 中南大學 | 教授 | 礦物加工工程 |
105 | 黃伯雲 | 男 | 中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學 |
106 | 徐安龍 | 男 | 中山大學 | 教授 | 免疫學 |
107 | 孫才新 | 男 | 重慶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108 | 盧錫城 | 男 | 總裝備部科技委 | 工程院院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戰略指導研究委員會委員
序號 | 任 職 | 姓 名 | 性別 | 工作單位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鍾 掘 | 女 | 中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2 | 副主任 | 王 越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 信息安全與對抗 |
3 | 副主任 | 柳百成 | 男 | 清華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加工工程 |
4 | 左鐵鏞 | 男 | 北京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學 | |
5 | 懷進鵬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6 | 楊雄里 | 男 | 復旦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神經生物學 | |
7 | 劉人懷 | 男 | 暨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固體力學 | |
8 | 陳洪淵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析化學 | |
9 | 葛墨林 | 男 | 南開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
10 | 王大中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核科學技術 | |
11 | 梅良模 | 男 | 山東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
12 | 陳凱先 | 男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藥物化學 | |
13 | 汪品先 | 男 | 同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海洋地質 | |
14 | 李德仁 | 男 | 武漢大學 |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
15 | 鄭南寧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
16 | 楊 衛 | 男 | 浙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固體力學 | |
17 | 管華詩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藥物化學 | |
18 | 侯建國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化學 | |
19 | 吳常信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
20 | 陳德敏 | 男 | 重慶大學 | 教授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學風建設委員會委員
序號 | 任 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吳常信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2 | 副主任 | 鍾 掘 | 女 | 中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3 | 副主任 | 陳洪淵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析化學 |
4 | 副主任 | 葛墨林 | 男 | 南開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5 | 副主任 | 邱貴興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工程院院士 | 外科 |
6 | 副主任 | 塗傳詒 | 男 | 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空間物理 |
7 | 副主任 | 郝吉明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環境工程 |
8 | 林建華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
9 | 張繼平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
10 | 陳懋章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
11 | 寧 濱 | 男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12 | 詹啟敏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教授 | 醫學、腫瘤學 | |
13 | 楊放春 | 男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
14 | 左 良 | 男 | 東北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5 | 劉吉臻 | 男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授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16 | 李培根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
17 | 傅廷棟 | 男 | 華中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作物遺傳育種 | |
18 | 丁烈雲 | 男 | 華中師範大學 | 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19 | 鄒廣田 | 男 | 吉林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凝聚態物理學 | |
20 | 劉人懷 | 男 | 暨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固體力學 | |
21 | 陳發虎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自然地理學 | |
22 | 祝世寧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材料物理與凝聚態物理 | |
23 | 張 榮 | 男 | 南京大學 | 教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
24 | 張 希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25 | 謝克昌 | 男 | 太原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能源 | |
26 | 姚建銓 | 男 | 天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電子學、光電子技術 | |
27 | 席酉民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與戰略研究 | |
28 | 孫世剛 | 男 | 廈門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
29 | 李蘭娟 | 女 | 浙江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內科學 | |
30 | 葉向東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
31 | 繆協興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 | 教授 | 採礦工程 | |
32 | 徐安龍 | 男 | 中山大學 | 教授 | 免疫學 | |
33 | 陳德敏 | 男 | 重慶大學 | 教授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數理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鄒廣田 | 男 | 吉林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凝聚態物理學 |
2 | 常務副主任 | 張繼平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3 | 副主任 | 陳良堯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光物理 |
4 | 副主任 | 盧天健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固體力學 |
5 | 副主任 | 葉向東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6 | 龔旗煌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7 | 胡更開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教授 | 固體力學 | |
8 | 胡海岩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 |
9 | 陳木法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
10 | 彭 龍 | 男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教授 | 應用數學 | |
11 | 劉益春 | 男 | 東北師範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
12 | 陳曉漫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基礎數學 | |
13 | 王振國 | 男 | 國防科技大學 | 教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
14 | 傅廣生 | 男 | 河北工業大學 | 教授 | 光學工程 | |
15 | 匡樂滿 | 男 | 湖南師範大學 | 教授 | 理論物理 | |
16 | 孫真榮 | 男 | 華東師範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17 | 郭永新 | 男 | 遼寧大學 | 教授 | 理論物理 | |
18 | 陳國慶 | 男 | 內蒙古大學 | 教授 | 運籌學 | |
19 | 邢定鈺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
20 | 葛墨林 | 男 | 南開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理論物理 | |
21 | 王慧田 | 男 | 南開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22 | 李 星 | 男 | 寧夏大學 | 教授 | 應用數學 | |
23 | 王大中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核科學技術 | |
24 | 薛其坤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 | |
25 | 張天才 | 男 | 山西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26 | 蔣昌忠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物理學 | |
27 | 李玉龍 | 男 | 西北工業大學 | 教授 | 固體力學 | |
28 | 黃雲清 | 男 | 湘潭大學 | 教授 | 計算數學 | |
29 | 何天淳 | 男 | 雲南大學 | 教授 | 力學 | |
30 | 郭光燦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光學 | |
31 | 王孝群 | 男 | 中國人民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
32 | 王 彪 | 男 | 中山大學 | 教授 | 複合材料 | |
33 | 楊新民 | 男 | 重慶師範大學 | 教授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化學化工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陳洪淵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析化學 |
2 | 常務副主任 | 孫世剛 | 男 | 廈門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3 | 副主任 | 田 禾 | 男 | 華東理工大學 | 教授 | 應用化學 |
4 | 副主任 | 徐春明 | 男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授 | 石油加工 |
5 | 副主任 | 陳 軍 | 男 | 南開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6 | 林建華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
7 | 劉忠范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
8 | 段 雪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應用化學 | |
9 | 邵久書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
10 | 彭孝軍 | 男 | 大連理工大學 | 教授 | 應用化學 | |
11 | 霍貴成 | 男 | 東北農業大學 | 教授 | 食品科學 | |
12 | 蘇忠民 | 男 | 東北師範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無機化學 | |
13 | 付賢智 | 男 | 福州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物理化學 | |
14 | 來國橋 | 男 | 杭州師範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 | |
15 | 付宏剛 | 男 | 黑龍江大學 | 教授 | 無機化學 | |
16 | 於建國 | 男 | 華東理工大學 | 教授 | 化學工程 | |
17 | 何鳴元 | 男 | 華東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化學 | |
18 | 解孝林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19 | 楊光富 | 男 | 華中師範大學 | 教授 | 有機化學 | |
20 | 楊 柏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21 | 王 銳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化學生物學 | |
22 | 劉 錚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生物化學工程 | |
23 | 張 希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24 | 馬建中 | 男 | 陝西科技大學 | 教授 | 皮革化學與工程 | |
25 | 印 傑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26 | 李和興 | 男 | 上海師範大學 | 教授 | 物理化學 | |
27 | 石 碧 | 男 | 四川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皮革化學與工程 | |
28 | 王靜康 | 女 | 天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化學工程 | |
29 | 黃承志 | 男 | 西南大學 | 教授 | 分析化學 | |
30 | 田中群 | 男 | 廈門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化學 | |
31 | 麻生明 | 男 | 浙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有機化學 | |
32 | 劉炯天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礦物加工工程 | |
33 | 陳小明 | 男 | 中山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無機化學 | |
34 | 侯建國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化學 |
地學與資源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塗傳詒 | 男 | 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空間物理 |
2 | 常務副主任 | 李清泉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3 | 副主任 | 郝吉明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環境工程 |
4 | 副主任 | 鄧 軍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教授 | 礦物學、礦床學 |
5 | 副主任 | 陳發虎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自然地理學 |
6 | 倪晉仁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環境工程 | |
7 | 李小文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 | |
8 | 劉家鐸 | 男 | 成都理工大學 | 教授 | 沉積學 | |
9 | 陳克複 | 男 | 華南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工程力學 | |
10 | 董德明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11 | 張興洲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構造地質學 | |
12 | 周文斌 | 男 | 南昌大學 | 教授 | 環境科學 | |
13 | 陳 駿 | 男 | 南京大學 | 教授 | 地球化學 | |
14 | 高 抒 | 男 | 南京大學 | 教授 | 海洋地質學 | |
15 | 張全興 | 男 | 南京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環境工程 | |
16 | 汪永進 | 男 | 南京師範大學 | 教授 | 第四紀地質學 | |
17 | 周啟星 | 男 | 南開大學 | 教授 | 環境科學 | |
18 | 侯甬堅 | 男 | 陝西師範大學 | 教授 | 歷史地理學 | |
19 | 時 鍾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航道與海岸工程 | |
20 | 翦知湣 | 男 | 同濟大學 | 教授 | 海洋地質 | |
21 | 汪品先 | 男 | 同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海洋地質 | |
22 | 劉池陽 | 男 | 西北大學 | 教授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
23 | 戴民漢 | 男 | 廈門大學 | 教授 | 海洋化學 | |
24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男 | 新疆大學 | 教授 | 地理科學 | |
25 | 萬 力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教授 | 地質工程 | |
26 | 王成善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教授 | 沉積學 | |
27 | 金振民 | 男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中科院院士 | 地質學 | |
28 | 於志剛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教授 | 海洋化學 | |
29 | 李曙光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地球化學 | |
30 | 曹代勇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教授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
31 | 郝 芳 | 男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授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生物與醫學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李蘭娟 | 女 | 浙江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內科學 |
2 | 常務副主任 | 魏於全 | 男 | 四川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腫瘤學 |
3 | 副主任 | 施一公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生物物理學 |
4 | 副主任 | 柯 楊 | 女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細胞、分子生物學 |
5 | 副主任 | 詹啟敏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教授 | 醫學、腫瘤學 |
6 | 副主任 | 王慶國 | 男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教授 | 中醫臨床基礎 |
7 | 饒 毅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神經生物學 | |
8 | 丁 潔 | 女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兒科學 | |
9 | 黃曉軍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血液病學 | |
10 | 董 奇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授 | 認知神經科學 | |
11 | 邱貴興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工程院院士 | 外科 | |
12 | 陳 傑 | 男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教授 | 病理學 | |
13 | 高思華 | 男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教授 | 中醫基礎理論 | |
14 | 曹雪濤 | 男 | 第二軍醫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免疫學 | |
15 | 吳玉章 | 男 | 第三軍醫大學 | 教授 | 免疫學 | |
16 | 陳志南 | 男 | 第四軍醫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病原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 |
17 | 謝 維 | 男 | 東南大學 | 教授 | 遺傳學 | |
18 | 金 力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遺傳學 | |
19 | 楊雄里 | 男 | 復旦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神經生物學 | |
20 | 徐志偉 | 男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教授 | 中醫學 | |
21 | 楊寶峰 | 男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藥理學 | |
22 | 王建枝 | 女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病理學與病理生物學 | |
23 | 姜 勇 | 男 | 南方醫科大學 | 教授 | 病理學與病理生物學 | |
24 | 格日力 | 男 | 青海大學 | 教授 | 臨床醫學 | |
25 | 張宗明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外科學 | |
26 | 吳清玉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心血管外科 | |
27 | 張 運 | 男 | 山東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內科學 | |
28 | 徐學敏 | 女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生物醫學工程 | |
29 | 陳凱先 | 男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藥物化學 | |
30 | 凌 鋒 | 女 | 首都醫科大學 | 教授 | 神經外科 | |
31 | 王曉民 | 男 | 首都醫科大學 | 教授 | 神經生物學 | |
32 | 阮長耿 | 男 | 蘇州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生物學(血液學) | |
33 | 郝希山 | 男 | 天津醫科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臨床醫學 | |
34 | 張伯禮 | 男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中醫內科 | |
35 | 裴 鋼 | 男 | 同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分子生物學 | |
36 | 舒紅兵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細胞生物學、免疫學 | |
37 | 施蘊渝 | 女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
38 | 吳曉明 | 男 | 中國藥科大學 | 教授 | 藥物化學 | |
39 | 高興華 | 男 | 中國醫科大學 | 教授 | 皮膚性病學 | |
40 | 劉 良 | 男 | 中國政法大學 | 教授 | 基礎醫學 | |
41 | 張灼華 | 男 | 中南大學 | 教授 | 細胞生物學 | |
42 | 曾益新 | 男 | 中山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腫瘤學 | |
43 | 雷 寒 | 男 | 重慶醫科大學 | 教授 | 內科學 |
農林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傅廷棟 | 男 | 華中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作物遺傳育種 |
2 | 常務副主任 | 尹偉倫 | 男 | 北京林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植物學、森林培育學 |
3 | 副主任 | 徐安龍 | 男 | 中山大學 | 教授 | 免疫學 |
4 | 副主任 | 張福鎖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授 | 植物營養 |
5 | 副主任 | 吳普特 | 男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教授 | 農業水土工程 |
6 | 張啟翔 | 男 | 北京林業大學 | 教授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
7 | 張大勇 | 男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授 | 生態學 | |
8 | 楊傳平 | 男 | 東北林業大學 | 教授 | 林木遺傳育種 | |
9 | 鄭金貴 | 男 | 福建農林大學 | 教授 | 作物遺傳育種 | |
10 | 馬 紅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植物學 | |
11 | 唐紀良 | 男 | 廣西大學 | 教授 | 微生物學 | |
12 | 宋寶安 | 男 | 貴州大學 | 教授 | 農藥學 | |
13 | 宋純鵬 | 男 | 河南大學 | 教授 | 植物學 | |
14 | 熊興耀 | 男 | 湖南農業大學 | 教授 | 園藝學 | |
15 | 夏立秋 | 男 | 湖南師範大學 | 教授 | 微生物學 | |
16 | 鄧秀新 | 男 | 華中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果樹學 | |
17 | 金征宇 | 男 | 江南大學 | 教授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18 | 安黎哲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植物學 | |
19 | 楊 劼 | 女 | 內蒙古大學 | 教授 | 生態學 | |
20 | 謝明勇 | 男 | 南昌大學 | 教授 | 食品科學 | |
21 | 沈其榮 | 男 | 南京農業大學 | 教授 | 植物營養學 | |
22 | 于振文 | 男 | 山東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
23 | 向本春 | 男 | 石河子大學 | 教授 | 植物病理學 | |
24 | 任 東 | 男 | 首都師範大學 | 研究員 | 動物學 | |
25 | 榮廷昭 | 男 | 四川農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作物遺傳育種 | |
26 | 唐 明 | 女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教授 | 微生物學 | |
27 | 周常勇 | 男 | 西南大學 | 研究員 | 植物保護 | |
28 | 廉振民 | 男 | 延安大學 | 教授 | 動物學 | |
29 | 朱有勇 | 男 | 雲南農業大學 | 教授 | 植物保護 | |
30 | 董雙林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教授 | 水產養殖 | |
31 | 管華詩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藥物化學 | |
32 | 吳常信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 |
33 | 武維華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植物科學 | |
34 | 高旺盛 | 男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授 | 作物栽培與耕作 | |
35 | 馮金朝 | 男 | 中央民族大學 | 教授 | 生態學 |
信息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李衍達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 |
2 | 常務副主任 | 楊放春 | 男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 | 副主任 | 張文軍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4 | 副主任 | 吳朝暉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 |
5 | 副主任 | 駱清銘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 |
6 | 查紅彬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智能科學技術 | |
7 | 梅 宏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8 | 侯義斌 | 男 | 北京工業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科學技術 | |
9 | 張 軍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10 | 懷進鵬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11 | 李學偉 | 男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
12 | 王 越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 信息安全與對抗 | |
13 | 王涌天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教授 | 光學工程 | |
14 | 孟洛明 | 男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15 | 張 平 | 男 | 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電路與系統 | |
16 | 楊曉波 | 男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電路與系統 | |
17 | 楊建宇 | 男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
18 | 柴天佑 | 男 | 東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控制理論與工程 | |
19 | 侯曉遠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
20 | 王威琪 | 男 | 復旦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醫學電子學 | |
21 | 庄釗文 | 男 | 國防科技大學 | 教授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
22 | 廖湘科 | 男 | 國防科技大學 | 研究員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23 | 段廣仁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授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
24 | 何積豐 | 男 | 華東師範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25 | 張 凌 | 男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
26 | 邢 達 | 男 | 華南師範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27 | 金 海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
28 | 呂 建 | 男 | 南京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29 | 聶秋華 | 男 | 寧波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30 | 汪 敏 | 男 | 上海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31 | 庄松林 | 男 | 上海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光學工程 | |
32 | 馬福昌 | 男 | 太原理工大學 | 教授 | 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 | |
33 | 姚建銓 | 男 | 天津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物理電子學、光電子技術 | |
34 | 徐可欣 | 男 | 天津大學 | 教授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
35 | 何炎祥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36 | 管曉宏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系統工程 | |
37 | 鄭南寧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
38 | 喬學光 | 男 | 西北大學 | 教授 | 光學 | |
39 | 范平志 | 男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40 | 蘇志武 | 男 | 中國傳媒大學 | 教授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41 | 杜小勇 | 男 | 中國人民大學 | 教授 | 計算機應用 |
材料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祝世寧 | 男 | 南京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材料物理與凝聚態物理 |
2 | 常務副主任 | 左 良 | 男 | 東北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3 | 副主任 | 邱冠周 | 男 | 中南大學 | 教授 | 礦物加工工程 |
4 | 副主任 | 南策文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5 | 副主任 | 魏炳波 | 男 | 西北工業大學 | 教授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6 | 嚴純華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化學 | |
7 | 左 禹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8 | 楊萬泰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合成與改性 | |
9 | 謝建新 | 男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
10 | 曲選輝 | 男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1 | 左鐵鏞 | 男 | 北京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學 | |
12 | 薛向欣 | 男 | 東北大學 | 教授 | 鋼鐵冶金 | |
13 | 王國棟 | 男 | 東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加工工程 | |
14 | 馮吉才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
15 | 李建保 | 男 | 海南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6 | 童 真 | 男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7 | 王迎軍 | 女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8 | 蔣 青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19 | 周 榮 | 男 | 昆明理工大學 | 教授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20 | 范守善 | 男 | 清華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凝聚態物理 | |
21 | 趙國群 | 男 | 山東大學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
22 | 王克明 | 男 | 山東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凝聚態物理 | |
23 | 梅良模 | 男 | 山東大學 | 教授 | 凝聚態物理 | |
24 | 雷嘯霖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材料、凝聚態物理 | |
25 | 李榮德 | 男 | 瀋陽工業大學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
26 | 王玉忠 | 男 | 四川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27 | 張興棟 | 男 | 四川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生物醫學工程 | |
28 | 姜德生 | 男 | 武漢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光學 | |
29 | 喬冠軍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30 | 李賀軍 | 男 | 西北工業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31 | 田永君 | 男 | 燕山大學 | 教授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32 | 鄭 強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33 | 於良民 | 男 | 中國海洋大學 | 教授 | 精細化學工程 | |
34 | 陳初升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教授 | 材料學 | |
35 | 熊 翔 | 男 | 中南大學 | 研究員 | 材料學 |
能源與土木建築水利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陳懋章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2 | 常務副主任 | 寧 濱 | 男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3 | 副主任 | 蘇 明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動力機械及工程 |
4 | 副主任 | 孔憲京 | 男 | 大連理工大學 | 教授 | 水工結構 |
5 | 副主任 | 繆協興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 | 教授 | 採礦工程 |
6 | 歐進萍 | 男 | 大連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
7 | 周福霖 | 男 | 廣州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結構工程 | |
8 | 談和平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授 | 工程熱物理 | |
9 | 謝禮立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 | |
10 | 劉漢龍 | 男 | 河海大學 | 教授 | 岩土工程 | |
11 | 吳中如 | 男 | 河海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 |
12 | 趙躍宇 | 男 | 湖南大學 | 教授 | 一般力學、橋樑工程 | |
13 | 何益斌 | 男 | 湖南大學 | 教授 | 結構工程 | |
14 | 楊勇平 | 男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授 | 熱能工程 | |
15 | 周緒紅 | 男 | 蘭州大學 | 教授 | 結構工程 | |
16 | 姜培學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工程熱物理 | |
17 | 許唯臨 | 男 | 四川大學 | 教授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
18 | 謝克昌 | 男 | 太原理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能源 | |
19 | 鍾登華 | 男 | 天津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水利水電工程 | |
20 | 陳以一 | 男 | 同濟大學 | 教授 | 結構工程 | |
21 | 李義天 | 男 | 武漢大學 | 教授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
22 | 黃佐華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動力機械及工程 | |
23 | 羅平亞 | 男 | 西南石油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油氣田井工程 | |
24 | 駱仲泱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工程熱物理 | |
25 | 陳雲敏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岩土工程 | |
26 | 高丹盈 | 男 | 鄭州大學 | 教授 | 結構工程 | |
27 | 彭蘇萍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工程院院士 | 地質工程 | |
28 | 查 明 | 男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教授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
29 | 余志武 | 男 | 中南大學 | 教授 | 結構工程 | |
30 | 潘公凱 | 男 | 中央美術學院 | 教授 | 土建建築工程設計 | |
31 | 李百戰 | 男 | 重慶大學 | 教授 | 建築環境 |
機電與運載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李培根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2 | 常務副主任 | 劉吉臻 | 男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授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3 | 副主任 | 張廣軍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精密儀器及機械 |
4 | 副主任 | 趙 繼 | 男 | 吉林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5 | 副主任 | 曹一家 | 男 | 湖南大學 | 教授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6 | 王群京 | 男 | 安徽大學 | 教授 | 電機與電器 | |
7 | 李存標 | 男 | 北京大學 | 教授 | 流體力學 | |
8 | 蔡國飆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 |
9 | 吳愛祥 | 男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授 | 採礦工程 | |
10 | 項昌樂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教授 | 車輛工程 | |
11 | 沙愛民 | 男 | 長安大學 | 教授 | 道路與鐵道工程 | |
12 | 王祖溫 | 男 | 大連海事大學 | 教授 | 機械電子工程 | |
13 | 易 紅 | 男 | 東南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14 | 徐玉如 | 男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
15 | 王樹國 | 男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授 | 機械電子 | |
16 | 趙 韓 | 男 | 合肥工業大學 | 教授 | 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 | |
17 | 塗善東 | 男 | 華東理工大學 | 教授 | 化工過程機械 | |
18 | 程時傑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 |
19 | 王紅衛 | 男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授 | 系統工程 | |
20 | 范多旺 | 男 | 蘭州交通大學 | 教授 | 自動控制技術 | |
21 | 朱 荻 | 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教授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22 | 王曉鋒 | 男 | 南京理工大學 | 教授 | 機械電子工程 | |
23 | 王玉明 | 男 | 清華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流體機械 | |
24 | 尤 政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
25 | 柳百成 | 男 | 清華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材料加工工程 | |
26 | 余卓平 | 男 | 同濟大學 | 教授 | 車輛工程 | |
27 | 李同保 | 男 | 同濟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光學計量測試 | |
28 | 孔建益 | 男 | 武漢科技大學 | 教授 | 機械設計 | |
29 | 段寶岩 | 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電子機械 | |
30 | 王建華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電機與電器 | |
31 | 盧秉恆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32 | 陳春陽 | 男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授 |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 |
33 | 葛世榮 | 男 | 中國礦業大學 | 教授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34 | 韓魯佳 | 女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授 | 農業機械化工程 | |
35 | 張來斌 | 男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教授 | 機械工程 | |
36 | 鍾 掘 | 女 | 中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 | |
37 | 孫才新 | 男 | 重慶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管理學部委員
序號 | 學部任職 | 姓名 | 性別 | 單位名稱 | 職稱或稱號 | 學科名稱 |
1 | 主 任 | 劉人懷 | 男 | 暨南大學 | 工程院院士 | 固體力學 |
2 | 常務副主任 | 席酉民 | 男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與戰略研究 |
3 | 副主任 | 劉 亞 | 男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教授 | 金融學 |
4 | 副主任 | 丁烈雲 | 男 | 華中師範大學 | 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5 | 副主任 | 郭廣生 | 男 | 北京市教委 | 教授 | 應用化學、高等教育學 |
6 | 張 群 | 男 | 北京科技大學 | 教授 | 冶金經濟管理 | |
7 | 徐明稚 | 男 | 東華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 | |
8 | 郝 模 | 男 | 復旦大學 | 教授 | 公共管理 | |
9 | 羅遠芳 | 女 | 廣東省教育廳 | 教授 | 材料學 | |
10 | 哈明虎 | 男 | 河北大學 | 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11 | 辛寶忠 | 男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教授 | 管理 | |
12 | 申紀雲 | 男 | 湖南省教育廳 | 研究員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
13 | 張泰城 | 男 | 井岡山大學 | 教授 | 區域經濟學 | |
14 | 李維安 | 男 | 南開大學 | 教授 | 企業管理 | |
15 | 蘇 竣 | 男 | 清華大學 | 教授 | 公共管理 | |
16 | 劉念才 | 男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授 | 高等教育學 | |
17 | 王 奇 | 男 | 上海市教委 | 教授 | 無線電物理 | |
18 | 荊洪陽 | 男 | 天津市教委 | 教授 | 材料加工工程 | |
19 | 朱恪孝 | 男 | 西北大學 | 教授 | 公共經濟學 | |
20 | 房靈敏 | 男 | 西藏大學 | 教授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21 | 金柄珉 | 男 | 延邊大學 | 教授 | 亞非語言文學 | |
22 | 楊 衛 | 男 | 浙江大學 | 中科院院士 | 工程力學 | |
23 | 陳 勁 | 男 | 浙江大學 | 教授 | 管理學 | |
24 | 張中華 | 男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教授 | 國民經濟學 | |
25 | 邱 東 | 男 | 中央財經大學 | 教授 | 統計學 | |
26 | 牟延林 | 男 | 重慶市教委 | 教授 | 法學理論 | |
27 | 陳德敏 | 男 | 重慶大學 | 教授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章程
(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會暨科技委換屆大會2009年12月24日修訂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提高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加強高等學校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企業和相關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促使高等學校在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特設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教育部科技委)。
第二條 教育部科技委是教育部指導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工作的高級諮詢機構,是國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社會的科技工作提供服務。
第三條 教育部科技委的主要任務是:
(一)對高等學校在科學技術工作中貫徹中央關於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重大決定以及擬議中的有關方針、政策進行研究,提出建議。
(二)對國內外科學技術、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動向和趨勢進行戰略研究,對我國和我國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發展戰略與規劃提供諮詢,對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政策的制定與重大措施的實施提出諮詢建議。
(三)受教育部委託,代表教育部參與有關制定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重大措施等活動;對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項目、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及科研成果等進行評審和評估,並提交評議報告。
(四)促進高等學校在承擔國家重大科學技術任務方面的校際協作,以及與科研機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交流,促進高等學校在國防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對我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高等學校教學、科研隊伍建設以及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建議。推動有關方面創造條 件,以利於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
(六)弘揚科學精神,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促進高等學校學術活動的健康發展。
(七)完成教育部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二章組織體制
第四條教育部科技委實行聘任制和任期制,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設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2名;秘書長在主任委員領導下,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工作。
第五條 科技委委員主要由教育部從高等學校中選聘政治立場堅定、學術水平高、學風嚴謹、辦事公正、視野開闊並且積極參加科技委活動的專家組成;另從海外和其他部門、行業選聘部分專家。每屆任期4年,原則上不超過兩屆,每屆新委員人數一般不少於二分之一。科技委委員原則上年齡一般不超過60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年齡不超過75歲,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委員不受屆數與年齡限制。科技委委員人數100人左右。
第六條 教育部科技委內設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和若干學部,並依託高校建設若干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學部和戰略研究基地依據相關章程、規定開展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立常設或者非常設的跨學科綜合性專門小組,開展專項研究工作。
第七條教育部科技委在教育部科技司內設立專門的日常組織協調與辦事機構。第三章科技委活動
第八條教育部科技委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審議年度工作報告,制訂年度工作計劃,決定重大事項。每季度召開一次主任辦公會議。
第九條教育部科技委設立戰略研究指導委員會,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與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目標,組織指導重大戰略研究。
第十條教育部科技委設立學風建設委員會,指導和推進全國高等學校的學風建設。
第十一條 教育部科技委設立若干學部。學部既是戰略研究平台,也是學術交流平台。通過每年的學部全體會議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部以及學部委員的作用。
第十二條 教育部科技委依託有關高校建立一批戰略研究基地。戰略研究基地是組織開展高水平戰略研究、政策諮詢和創新人才培養的科研實體。第四章財務管理
第十三條教育部科技委經費由教育部預算單列,用於專項研究和日常辦公。教育部科技委經費使用嚴格按照國家財務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教育部科技委內設機構經費原則上由科技委提供,接受科技委和掛靠單位審計監督。第五章附則第十五條 教育部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立其他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