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R8 Spyder

奧迪R8 Spyder

奧迪R8 Spyder是一款集結了超凡性能、出色操控及大膽創新的超級跑車,顛覆了國人對於奧迪品牌“公務車”的認知。在2010年初,奧迪R8 Spyder便以潮流的設計和卓越的性能榮獲著名汽車雜誌auto motor und sport頒發的“2010年度最佳敞篷車”大獎。此外,奧迪R8 Spyder還承載著奧迪賽車的傳奇歷史。其時尚且個性的外表下流淌著上世紀三十年代賽車的高貴血脈,現代版原型車勒芒R8賽車更是擁有5次問鼎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的優異成績。

2011年7月4日,奧迪R8 Spyder車型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起售價為249.8萬元。

車型介紹


R8 Spyder 5.2FSI quattro
R8 Spyder 5.2FSI quattro
在上世紀30年代,當今奧迪的前身——汽車聯盟率先將中置發動機布局(mid-engine)概念應用到賽車當中,這一突破時代的設計徹底改變了當時賽車的操控性和空氣動力學特性,再配合輕量化的鋁製車身和動力強勁的發動機,鑲有“四環”標誌的“銀箭”賽車在當年儼然是競技對手的噩夢。如今,中置發動機布局不僅成為方程式賽車的基本布局,更成為超級跑車不可或缺的技術符號。
作為一輛超級跑車,奧迪R8 Spyder秉承“銀箭”賽車的中置發動機布局。而奧迪 R8 Spyder的車身設計在這種布局下也更顯獨特,舒展的軸距,短短的后懸,位於車身兩側的進風口,從駕駛員身後延伸至車尾的發動機罩,以及車尾的導流格柵都是在明白無誤地告訴路人——這是一輛中置發動機跑車!
奧迪R8 Spyder長4,434毫米,寬1,930毫米,高1,252毫米——俯卧在路面上,彷彿隨時準備向前猛衝。
R8 Spyder
R8 Spyder
奧迪R8 Spyder擁有讓人一見鍾情的魅力以及對動力和高性能跑車情感的獨特詮釋。兩隻融合大進氣口的銀色通風罩給予汽車強勁有力的背部輪廓。與奧迪R8 Coupé不同的是,奧迪R8 Spyder車身兩側的進氣口沒有延續奧迪R8 Coupé的“刀鋒”造型,而是由側翼內凹形成動感十足的“C”型。V10 FSI發動機通過這兩個進氣口吸進海量的空氣,其全負載情況下的理論進氣量達到750公斤/小時。
奧迪還將其在賽車運動中積攢的豐富經驗運用到奧迪R8 Spyder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上。流線感的外形不光賦予奧迪R8 Spyder驚艷的外形,還使其具備絕佳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空氣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路徑快速流過奧迪R8 Spyder,同時,也為發動機、剎車系統提供充足的冷卻風,並在高速行駛中創造足夠的下壓力。
一系列高科技配置也彰顯著奧迪R8 Spyder個性設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全LED大燈。奧迪R8是世界上第一台配備全LED大燈的量產車型。配備在奧迪R8 Spyder上的LED車燈設計獨樹一幟,引人注目,該設計可確保當奧迪R8 Spyder出現在後視鏡的那一瞬間,就能被立刻辨認出來。
R8 Spyder 4.2FSI quattro
R8 Spyder 4.2FSI quattro
軟頂敞篷設計,作為奧迪的傳統,也暗示著奧迪R8 Spyder的與眾不同。軟頂車篷與側翼線條突顯了奧迪R8 Spyder動感的雙座跑車線條。在車速位於每小時8公里至50公里之間,只需輕觸按鈕,僅用19秒的時間車頂便可自動打開或關閉。為了讓駕駛樂趣更純粹,駕駛者還可以降低後車窗,以便享受到10缸發動機賽車般轟鳴聲帶來的聽覺快感。不僅如此,奧迪R8 Spyder的摺疊軟頂敞篷機構還達到了和硬頂幾乎相同的隔音與隔熱水準。
作為奧迪高效模塊技術的核心之一,ASF奧迪空間框架結構成為奧迪R8 Spyder出色操控性和超高安全標準的秘密武器。其質量、尺寸與剛性所構成的綜合性能高居同級別榜首。由於是敞篷設計,奧迪R8 Spyder的車身所有重要位置都經過了特彆強化:底盤中央通道、座艙與發動機間的隔離壁等關鍵區域都經過特別加固,A柱以及底盤底板部分都經過增加強度和加厚處理,車底中央區域嵌入了特製的大梁,車門內也增加了額外的結構以更好地實現碰撞保護。全面加強后,奧迪R8 Spyder的車身強度達到了同級別敞篷車少有的高水平,但車身重量只有216千克,僅比奧迪R8 Coupé重6千克。
高科技創造完美操控體驗
奧迪還為R8 Spyder標配了一款高科技傳動系統——R tronic順序式變速器。短排擋和方向盤上的鋁質外觀撥片能夠帶來逼真的賽車駕駛感覺。R tronic是一套多功能系統,既提供手動模式又提供全自動模式。兩種模式下,R tronic均能提供普通、運動兩種換擋程序。在總共四種換擋感受中,“自動-普通”模式最為舒適,而“手動-運動”模式最能突出奧迪R8 Spyder的動力性能。
除了傳統的換擋手柄,駕駛者還可以使用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進行換擋。但無論採用哪種方式,“線控換擋技術”從起步開始就能使駕駛者享受順暢的加速和敏捷的換擋感受。
憑藉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優越表現,奧迪R8 Spyder的抓地性能勝人一籌。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使奧迪R8 Spyder在出彎時比兩輪驅動的車抓地性能更好,這使得駕駛者可以更果斷地完成出彎加速。
同時,應用在奧迪R8 Spyder上的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將更多的動力分配給后軸,從而給駕駛者帶來更有樂趣的駕乘體驗。一般情況下,差速器將85%的動力分配給后軸,如果需要,可在毫秒間將最多30%的動力傳輸至前輪。后軸的機械鎖止差速器會進一步優化牽引力分配確保行駛軌跡,加速時提供25%的鎖止,極限狀態下可提供最高40%的鎖止。

高端配置


賽道基因成就超凡動力
從2000年開始,奧迪憑藉其R系賽車統治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全球最為艱苦的頂級賽事。而奧迪R8系列量產車型的原型車——使用FSI燃油直噴技術的奧迪R8賽車更是擁有5次問鼎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的輝煌歷史。奧迪R8 Spyder在它極致個性的外表下,更加繼承了奧迪R系列的賽車基因,它強勁的動力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奧迪R8 Spyder 5.2 FSI quattro車型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要4.1秒,此外,它的最高時速可達313公里/小時。
V10 FSI 發動機
V10 FSI 發動機
奧迪R8 Spyder配備採用FSI汽油直噴技術及鋁質曲軸箱的V10自然吸氣式發動機,它能實現12.5:1的高壓縮比,這有助於發動機性能與效率的提升。這款發動機在轉速6,500轉/分鐘時可提供峰值扭矩530牛·米,當達到8,000轉/分鐘的額定轉速時,可以產生386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直到發動機轉速達到8,700轉/分鐘時,電子轉速限制系統才會介入!
這款純手工製造的發動機,與其他奧迪V型發動機一樣,具有90度的汽缸夾角,從而實現了低重心。而10汽缸是實現動力最大化的理想配置,這款V10發動機極為緊湊,包括所有螺栓緊固部件在內,長度只有646毫米,寬度737毫米,高度696毫米。
卓越的性能、強勁的扭矩以及高轉速的特性,奧迪R8 Spyder裝備的5.2升V10 FSI發動機具有頂級發動機的一切關鍵要素。此外,此款發動機還應用了另一項奧迪賽車技術——乾式油底殼,它可確保R8 Spyder即便在橫向和縱向加速度接近極限的情況下仍能穩定提供機油。
可媲美賽車的底盤系統
奧迪R8 Spyder的底盤上也出現了賽車運動技術的身影:底盤懸架全部採用鋁製雙叉臂結構;液壓齒輪齒條轉向助力系統帶來精確的路面回饋;標配奧迪電磁減震系統,可根據路麵條件和駕駛風格瞬間調整減震器阻尼。
奧迪電磁減震系統共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即:“常規模式”和“運動模式”。“常規模式”可以提供相對舒適的駕駛體驗,而“運動模式”可使懸掛變硬,以減少車身搖擺與晃動。同時奧迪電磁減震系統可實現對路麵條件的實時監測,並迅速做出響應以改善路感、乘坐舒適性和操控性。
奧迪R8 Spyder同時搭載了強大的制動系統為極限運動提供保障。前輪採用8活塞鋁質制動鉗,後輪則為4活塞制動鉗。制動碟採用穿孔內通風的設計以迅速散熱。每個制動碟都有一個鋼質磨擦環和一個鋁質保護蓋,這兩個零件通過不鏽鋼銷連結,阻斷導熱。
根據客戶需求,奧迪R8 Spyder還提供了陶瓷制動系統作為選配。陶瓷制動盤是由高強度碳纖維嵌入堅固耐磨的陶瓷材料製成,制動作用力通過前輪的八活塞卡鉗和後輪的四活塞卡鉗實現。特製的制動冷卻系統加強了通風性能,從而保證即使在極限情況下,也能達到最佳的制動性能。
另外,為了遷就優雅的軟頂敞篷,Coupe版的玻離發動機蓋被兩列通風口所取代,視覺得效果無疑要遜色一些,不過也能讓人一看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性能不俗的車。這些通風口的作用不言而喻,主要是協助發動機更好地“呼吸”和散熱,以保證它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性能。
至於輪胎方面,它與Coupe版配備一致,輪圈的樣式也相同(輪轂樣式不在選配單上)。前後均是配備倍耐力PZERO高性能輪胎,尺寸分別為235/35 R19Y、295/30 R19 91Y,高扁平率和胎面寬大的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輪胎為它提供了出色的抓地力。而前八活塞固定式鋁製卡鉗、后固定卡鉗+滑動式卡鉗的制動系統則是提供了出色的制動性能。另外,如果資金寬餘的話,可以選擇性能更好的陶瓷制動盤。
談到空氣動力學套件,那不得不提及它的電動升降后擾流板。當R8 Spyder的車速高於100公里/小時,它會自動升起;而當車速降低35公里以內時,它就會自動收回;當然,如果你覺得它升起來的時候十分拉風的話,也可以通過變速箱後方的“擾流板開關”按鈕進行手動操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擾流板收起時沒有增加下壓力,但卻能增加車尾散熱格柵處的空氣流速。原因是金屬底板上設置了大量的氣流引導部件,它們能增加氣流的流速,在車身和地面之間形成低壓,使輪胎更能緊緊的貼在道路上。
這款V10發動機由代號為07L1的蓋拉多5.0L V10發動機擴缸而來,出於品牌的不同,蘭博基尼的定位高於奧迪,因此兩款發動機的調校也略有不同,R8的動力相對弱一些,最大功率為525馬力/8000rpm,最大扭矩為530N·m/6500rpm;而蘭博基尼蓋拉多LP560的發動機則有560馬力/8000rpm的最大功率、540N·m/6500rpm的最大扭矩。
兼顧運動與舒適的駕駛環境
奧迪R8 Spyder為駕駛者營造出一種兼顧舒適駕乘與純正賽車風格的內飾空間。
以駕駛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可以使其真正體驗到極富激情的駕駛感受。源自純正賽車的monoposto內飾風格布局用一條流暢的弧線把方向盤和駕駛艙環繞在一起,觸手可及的操作按鍵使駕駛者更加專註於駕駛樂趣的享受。標配的駕駛者信息系統以數字形式顯示車速等信息,並且配備圈速計時功能可以記錄賽道單圈時間。
奧迪R8 Spyder 1.93米的車寬和2.65米的軸距成就了舒適寬敞的內部空間,駕駛者和乘客都能找到完美的坐姿。此外,R8 Spyder還提供了一個位於車頭容量為100升的行李箱。
在感受賽車般駕駛樂趣的同時,奧迪R8 Spyder高品質、高配置還為用戶帶來至高的生活方式體驗。奧迪R8 Spyder標配了丹麥頂級音響系統——Bang & Olufsen。這套音響擁有12個揚聲器,它的中級低音和高頻範圍尤其適合奧迪R8 Spyder的音響效果。
R8 Spyder內飾
R8 Spyder內飾
並且,奧迪R8 Spyder上的人性化高科技裝備也顯示著奧迪品牌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奧迪R8 Spyder真皮座椅具有高科技的阻熱塗層,這使得奧迪R8 Spyder即便長時間停放在陽光下座椅也不會過燙。座椅真皮上的阻熱塗層可以在陽光下反射紅外線,確保車內不會過於熾熱。這項技術可以使座椅表面溫度降低20攝氏度。
奧迪在R8 Spyder上使用了全球首創的“安全帶麥克風”技術,憑藉這項技術,即便在打開敞篷馭風前行的時候,司機或乘客也能舒服地使用電話免提功能,而不會受到風噪干擾。這是因為,在R8 Spyder的司機和乘客座位上,每條安全帶中都嵌入了三隻碟狀麥克風,麥克風又小又扁,不會影響安全帶的收放。也不用擔心身高的問題,三個麥克風中總有一個會位於合適位置。同時,奧迪R8 Spyder的安全帶麥克風技術還會根據信號質量自動選擇接收效果最好的那隻麥克風作為免提功能的話筒。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麥克風位於前風擋框架中,以便在停車不系安全帶時也能保證免提通話的暢通。

裝置藝術


R8 Spyder Matrix
R8 Spyder Matrix
是科技帶來想象與靈感,是科技創造前進動力;是科技成就藝術之美,是科技塑造激情與鋒芒。2011年8月3日,“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光芒照亮夜空——由一汽-大眾奧迪打造的“奧迪R8 Spyder Matrix”大型裝置藝術在京正式揭幕。一汽-大眾奧迪宣布,從8月4日至8月7日,“奧迪R8 Spyder Matrix”將協同12款奧迪品牌亮點車型在北京世貿天階廣場向公眾開放,一展一汽-大眾奧迪強大產品組合的無限魅力。

參數對比


車型奧迪R8 Spyder賓士SL63 AMG保時捷911 turbo 3.8T
售價249.8萬256.8萬235萬
廠商奧迪(進口)賓士AMG保時捷
級別跑車跑車跑車
發動機5.2L 525馬力 V106.2L 525馬力 V83.8T 500馬力 H6
變速箱6擋序列變速7擋手自一體7擋雙離合
長×寬×高(mm)4434*1904*12444598*1820*12964450*1852*1300
車身結構2門2座軟頂敞篷車2門2座硬頂敞篷車2門4座硬頂跑車
最高車速(km/h)313250312
官方0-100加速(s)4.14.63.6
實測0-100加速(s)---
實測100-0制動(m)---
實測油耗(L)---
工信部綜合油耗(L)工信部未公布1711.1
整車質保兩年不限公里三年不限公里兩年不限公里
長度(mm)443445984450
寬度(mm)190418201852
高度(mm)124412961300
軸距(mm)265025602350
前輪距(mm)16381569-
後輪距(mm)15951554-
最小離地間隙(mm)---
整備質量(Kg)176519701595
車身結構軟頂敞篷車硬頂敞篷車硬頂跑車
車門數(個)222
座位數(個)224
油箱容積(L)808067
行李廂容積(L)90339105
發動機型號---
排量(mL)520462083800
進氣形式自然吸氣自然吸氣渦輪增壓
氣缸排列形式VVH
氣缸數(個)1086
每缸氣門數(個)444
壓縮比12.511.3-
配氣機構DOHCDOHCDOHC
缸徑84.5102.2-
衝程92.894.6-
最大馬力(Ps)525525500
最大功率(kW)386386368
最大功率轉速(rpm)800068006000
最大扭矩(N·m)530630650
最大扭矩轉速(rpm)650052001950-5000
發動機特有技術---
燃料形式汽油汽油汽油
燃油標號97號(京95號)97號(京95號)97號(京95號)
供油方式直噴多點電噴直噴
缸蓋材料
缸體材料
環保標準國V歐IV歐IV
簡稱6擋序列變速7擋手自一體7擋雙離合
擋位個數677
變速箱類型序列變速箱(AMT)自動變速箱(AT)雙離合變速箱(DCT)
驅動方式中置四驅前置后驅後置四驅
四驅形式全時四驅-全時四驅
中央差速器結構粘性聯軸節-多片離合器
前懸掛類型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四連桿獨立懸掛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掛類型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多連桿獨立懸架多連桿獨立懸架
助力類型電動助力電子液壓助力電子液壓助力
車體結構承載式承載式承載式
前制動器類型通風盤式通風盤式通風盤式
后制動器類型通風盤式通風盤式通風盤式
駐車制動類型手剎腳剎手剎
前輪胎規格235/35 R19255/35 R19235/35 R19
後輪胎規格295/30 R19285/30 R19305/30 R19
備胎規格非全尺寸
駕駛座安全氣囊
副駕駛安全氣囊
前排側氣囊
後排側氣囊---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後排頭部氣囊(氣簾)---
膝部氣囊---
胎壓監測裝置-
零胎壓繼續行駛---
安全帶未系提示
ISO FIX兒童座椅介面---
LATCH座椅介面(兼容ISO FIX)---
發動機電子防盜
車內中控鎖
遙控鑰匙
無鑰匙啟動系統---
ABS防抱死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等)
自動駐車/上坡輔助---
陡坡緩降---
可變懸掛-
空氣懸掛---
可變轉向比--
前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後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
電動天窗---
全景天窗---
運動外觀套件
鋁合金輪轂
電動吸合門---
真皮方向盤
方向盤上下調節
方向盤前後調節
方向盤電動調節--
多功能方向盤-
方向盤換擋
定速巡航
泊車輔助
倒車視頻影像--
行車電腦顯示屏
HUD抬頭數字顯示---
真皮/仿皮座椅
運動座椅
座椅高低調節
腰部支撐調節
肩部支撐調節---
前排座椅電動調節
第二排靠背角度調節---
第二排座椅移動---
後排座椅電動調節---
電動座椅記憶-
前排座椅加熱
後排座椅加熱---
座椅通風-
座椅按摩---
後排座椅整體放倒---
後排座椅比例放倒---
第三排座椅---
前座中央扶手
後座中央扶手---
後排杯架---
電動後備廂---
GPS導航系統-
定位互動服務---
中控台彩色大屏
人機交互系統-
內置硬碟---
藍牙/車載電話-
車載電視-
後排液晶屏---
外接音源介面(AUX/USB/iPod等)
CD支持MP3/WMA-
單碟CD---
虛擬多碟CD---
多碟CD系統-
單碟DVD---
多碟DVD系統--
2-3喇叭揚聲器系統---
4-5喇叭揚聲器系統---
6-7喇叭揚聲器系統---
≥8喇叭揚聲器系統
氙氣大燈
LED大燈--
日間行車燈--
自動頭燈-
轉向頭燈(輔助燈)-
前霧燈-
大燈高度可調-
大燈清洗裝置
車內氛圍燈---
前電動車窗
后電動車窗---
車窗防夾手功能
防紫外線/隔熱玻璃-
後視鏡電動調節
後視鏡加熱
後視鏡自動防眩目
後視鏡電動摺疊-
後視鏡記憶---
后風擋遮陽簾---
後排側遮陽簾---
遮陽板化妝鏡
后雨刷---
感應雨刷
手動空調---
自動空調
後排獨立空調---
後座出風口---
溫度分區控制-
空氣調節/花粉過濾
車載冰箱---
自動泊車入位---
併線輔助---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夜視系統---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自適應巡航---
全景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