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山

剡山

剡(shàn)山,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山名。《山海經》中記載,剡山屬於東方第四列山系,位於子桐山東北方二百里。

物產


合窳
合窳
剡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種叫合窳(yǔ)的野獸,叫聲好像嬰兒啼哭,吃人和蛇。

古文記載


原文

子桐山)又東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山海經·卷四·東山經》

翻譯

(子桐山)再往東北二百里就是剡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豬卻是人的面孔,黃色的身子上長著紅色尾巴,名稱是合窳,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這種合窳獸吃人,也吃蟲和蛇,一出現而天下就會發生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