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位於台山市西南大隆洞河上游,它與下游烽火角水閘配合,解決15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併發揮防洪、防潮、治澇、沖咸和發電等綜合效益。水庫集水面積148平方公里,總庫容2.987億立方米,主副壩於1958年9月動工興建,1959年10月竣工。灌區渠道及附屬建築物於1959年冬開工,1960年春耕前完成。溢洪道於1964年動工,1967年竣工。

水庫意義


大隆洞水庫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部大隆洞河上游,面積2.2萬畝,始建於1958年9月,僅用了十三個月時間便基本建成主體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集雨面積有148平方公里,可容納水量2.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萬畝,防洪保護面積25萬畝。大隆洞水庫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湖光山色秀美,138個綠樹婆娑的小島錯落湖中,因此有“千島湖”之稱,遊客可乘船暢遊“千島湖” 。

庫區特徵


主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9.2米,壩頂長444米。副壩一座,位於右岸山坳,最大壩高25.7米,長175.6米。開敞式溢洪道設於主壩左側,凈寬24米,分3孔設8×4.5米鋼弧形閘門3扇。設計最大泄洪流量903立方米每秒。輸水管設於副壩,直徑1.9米,鋼筋凝土結構,內鑲鋼管,設計最大流量34.4立方米每秒。
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
主壩採用水中填土法施工,是廣東省大型水庫中最早採用這一施工方法的工程。施工期間省水電廳水利科學研究所土工室派工程師駐工地抽樣檢查試驗,掌握工程質量,並於1959年,在水庫工地召開全省水中填土築壩現場會議,推廣這一施工新技術。
水庫主壩於1959年建成。壩高原為37.20米,1975年河南省大水后,進行複核加固,將主壩加高2米,培厚5米,副壩亦相應加高培厚,全線建防浪牆高1米。加固工程於1977年4月完成。
加固后的大隆洞水庫淹沒耕地5700畝,遷移人口1900人,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3.5萬畝。壩后電站發電裝機3600千瓦。總工程費74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96.32萬元。

交通指南


自駕車
1、從佛山出發:
途徑:佛開高速(司前出口)-新台高速(台城出口)-台海公路(端芬廣海方向)-大同市轉盤向右-大隆洞風景區(隆文深井方向)
需時:2小時
2、從台山出發:
途徑:沿海高速公路(廣海出口)-台海公路台城方向-大同市轉盤向左-大隆洞風景區(隆文深井方向)
需時: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