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京劇旦角

楊磊,男,1978年出生於北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文敏的學生,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2002年-2004年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
他師從培養過張火丁、李海燕等程派名角的著名程派教育家李文敏教授,刻苦鑽研程派藝術。他扮相清秀,嗓音清亮且韻味醇厚,颱風端正沉穩,是一位極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程派演員。觀眾評價,他在《鎖麟囊》中飾演的薛湘靈,是眾多薛湘靈中“最漂亮的”一位。他的出場,有觀眾以“驚艷”來形容。
學習旦角表演之初,楊磊作為唯一的男生站在一群女同學中,和她們一起模仿、扮演女人的動作、表情、身段等,他的尷尬可想而知。“首先要跳出世俗的自我,超越自己。”楊磊認為,“男演員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細心觀察女人的一舉一動、揣摩女人的心理,再經過藝術加工把這些表現出來。”畢業前的一次公演給了楊磊信心,他在《鎖麟囊》中扮演的薛湘靈被觀眾譽為“七個‘薛湘靈’中最漂亮的一個”。然而畢業后,他卻面臨著擇業的苦惱和無奈,國內大多數京劇院團幾乎沒有男旦的位置和演出機會。
楊磊畢業后卻經歷了找不到工作、演出機會少等痛苦與無奈,但他從未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因此,他更加珍惜現在的機遇,珍惜每一次登台演出的機會,珍惜每一位觀眾對他的支持和鼓勵。他說,能夠站在京劇舞台上,自己心存感激。
楊磊對程派的喜愛在年少時就形成了,但最初接觸程硯秋先生的作品,他只是覺得那種聲音勾住了他,並沒想到會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但正是那種勾住人心的力量,冥冥之中將楊磊帶上了一條讓他奮鬥至今的道路。講起來,楊磊的臉上寫著“命中注定”的甜蜜。他說:“我們家有一盤磁帶,每個人有一段唱,程先生那個我記得特清楚是《御碑亭》,後來我知道它是《御碑亭》,當時就光聽那個聲音,我就覺得他怎麼跟別人都不一樣啊,唱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能揪住你的那種感覺,就是你必須還得聽那種感覺。”
在20歲之前,楊磊對程派京劇的學習都處於自學階段,他對程派劇目已經非常熟悉。20歲那年,他遇到了著名程派教育家李文敏教授並拜她為師,刻苦鑽研程派藝術。講起與李老師的淵源,楊磊還要感謝上海戲劇學院里梨園書店的一位營業員。那時,楊磊老去買書,程派的書籍出一本買一本,引起了營業員的注意。某一天,營業員就主動詢問楊磊是不是對程派感興趣,並給了他李文敏老師的電話。就這樣,楊磊開始接觸李文敏老師。
2002年正式成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的學生。同班同學基本都是女生,楊磊開始覺得很不適應,但他很快找到了在課堂上完全放鬆的狀態。他說:“你在一個課堂上,跟女生在一塊學,你最初的時候你一定有心理上的不舒服感。因為男生總歸不願意在女生面前學女人吧,你有了這種障礙的話你就投入不進去,你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好看。那我的理解就是要‘正’,這是程派藝術的一個一字概括。只要你‘正’,你就不會讓大家覺得‘真接受不了啊,怎麼他一個大男人在這扭捏作態的’,因為你的行當沒有那麼多的做作嬌媚的東西、故作美態的東西。”
2005年終於被國家京劇院接收。此次演出程派經典《鎖麟囊》,他在其中扮演薛湘靈。
2007年到二團任演員。

主要成就


楊磊京劇照
楊磊京劇照
《三擊掌·武家坡·算糧·大登殿》《法門寺》《賀后罵殿》《桑園會》《朱痕記》《三娘教子》《坐宮》《鎖麟囊》(飾薛湘靈)、《荒山淚·夜織》等。他扮相清秀,嗓音清亮且韻味醇厚,颱風端正沉穩,是一位很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程派演員。2009年4月1日和18日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次舉辦了個人專場演出,曲目有全本程派名劇《鎖麟囊》以及摺子戲《六月雪·坐監》(飾竇娥)、《春閨夢》(飾張氏)選場。2010年4月參加了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的“梅尚程荀”四大流派男旦專場演出。
學演劇目有《賀后罵殿》《三擊掌》《武家坡》《大登殿》《桑園會》《朱痕記》《三娘教子》《坐宮》《鎖麟囊》《荒山淚·夜織》等。他扮相清秀,嗓音清亮且韻味醇厚,颱風端正沉穩,是一位很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程派演員。現為國家京劇院二團演員。

人物軼事


成名之作
楊磊,程派教育家李文敏2000年收的弟子,幾十個學生中的唯一男性。他有志於程派的經歷,有點近似他的太老師趙榮琛:趙是18歲時,為了唱程派,毅然棄學從藝,考入山東省立劇院學戲,歷經曲折艱辛,終成正果,成為一代程派大家;楊是22歲拜師,辭職入藝林,屢經挫折,繼張火丁、李海燕之後,終於成為中國京劇院第三位程派演員,他們還全是先後出
楊磊寫真
楊磊寫真
自李文敏門下,而且他還是男旦,這也是中國京劇院的破例之舉,難能可貴。
7月15日在中國京劇院小劇場,楊磊出演 《鎖麟囊》 ,助演的有71歲的名丑寇春華的胡婆,被遲小秋借到福建配演梅香的徐孟珂,又傍著這個剛出道的程派新手打炮,一台戲很整齊,楊磊演得中規中矩,唱得該出彩的地方全有彩,劇場很熱烈,掌聲不絕。當然頭次演這末大的戲,又是票友出身,沒撒湯漏水就不容易。徐孟珂臨場插科打諢抓詞,很捧了一下小楊,更活躍了劇場氣氛。
他在上海參加過“紀程百年”演出的 《武家坡》 ,說嗓子好、唱得不錯,難得的是他身上有幾分他的太老師趙榮琛先生的意思,對他寄予厚望。可是這場演出,他的嗓子似乎不甚好,有疲勞感,可能初次打炮就主演程派經典名劇,排戲太累,壓力也大,嗓子受點影響,難免。相信隨著舞台經驗的積累和再一步用功不懈,會逐步好起來的。
藝術生涯
他是票友拜師後下海,身上缺基本功,尤其是腰腿,要下大力氣補課。他知道他的太老師趙先生18歲才練功學
楊磊台上照
楊磊台上照
戲,他更晚,就要有更多的付出。這幾年,他什麼也不考慮,集中全力補課、學戲,力爭多演出、多實踐,闖出來。他心中的偶像是他的太老師,在他的文敏老師指導下,奮力一步步前進。那天演出,李文敏老師早早來到後台,張羅一切,為弟子把場。演出結束,他的“粉絲”獻上的鮮花,小楊頭一束接過來就恭敬地轉獻給老師,以酬師恩;接著把鮮花再轉贈樂隊和配演的老師,感謝大家的扶助。寇春華說:“這孩子爭氣用功,咱們得扶一把,排戲時,我對他說,你放心演你的,我跟著你走,保著你。”“舍粥”一場,一老一小,配合很嚴謹,不溫不火恰到好處。小楊台下說,那點戲演的真舒服,要沒寇老師的火候和厚愛,我達不到這樣。
他還是缺舞台經驗。私下他的正反“卧魚”一下腰可貼台毯,可一扮上,行頭服裝就擇不開,“尋球”表演動作
楊磊表演照片
楊磊表演照片
也就沒能完全達到私下練功時的水平了。沒別的,練!
29歲的程派男旦才剛走上舞台。晚了,但是對有志人說,並不晚。白石老人50歲才正式改工國畫,可為典範。雲南彌勒人。民革成員。1961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歷任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及晨光出版社編輯、編輯秘書、編輯部副主任、編輯室主任,副編審。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讀點唐詩》《宋詩欣賞》《讀點唐宋詞》《樂府詩選講》《一字師》《史記佳話》《歷代情操詩選析》《古代寓言故事選釋》《古今勸學詩選講》,主編《袖珍常用古詩文名句手冊》《袖珍常用古詩詞描寫佳句手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