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長灘鎮的結果 展開

長灘鎮

重慶市萬州區長灘鎮

長灘鎮,隸屬於重慶市萬州區,地處萬州區東南部。

民國十八年(1929年),長灘鎮境域屬萬縣第九區;1992年10月,由長灘鄉、沙灘鄉、泉水鄉合併設長灘鎮。截至2018年末,長灘鎮戶籍人口為30402人。截至2020年6月,長灘鎮下轄3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長灘社區666號。

長灘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工業以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為主。2018年,長灘鎮有工業企業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建置沿革


長灘鎮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長灘井而得名。
民國十八年(1929年),境域屬萬縣第九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長灘鄉。
1949年,隸屬新田區。
1955年12月,龍泉鄉併入長灘鄉。
1958年8月,長灘鄉改為長灘公社。
1984年7月,長灘公社改為長灘鄉。
1992年10月,長灘鄉、沙灘鄉、泉水鄉合併設長灘鎮。
2004年8月,向家鄉併入長灘鎮。
長灘鎮
長灘鎮

行政區劃


長灘社區、向家社區、龍泉社區、太白溪村
林場村、清河村、沙灘村、紅石村、天慶村
白岩村、草堂村、茶坪村、土門村、廟子村
2011年末,長灘鎮下轄長灘、龍泉、向家3個社區,廟子、草堂、清河、沙灘、白岩、天慶、林場、土門、茶坪、太白溪、紅石11個行政村:下設28個居民小組、9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長灘鎮下轄3個社區、11個行政村:長灘社區、龍泉社區、向家社區、林場村、白岩村、草堂村、沙灘村、清河村、茶坪村、太白溪村、土門村、廟子村、天慶村、紅石村,鎮人民政府駐長灘社區666號。

人口數據


總人口26359
13806
12553
家庭戶戶數7768
家庭戶總人口(總)26326
家庭戶男13789
家庭戶女12537
0-14歲(總)5686
0-14歲男2968
0-14歲女2718
15-64歲(總)18531
15-64歲男9784
15-64歲女8747
65歲及以上(總)2142
65歲及以上男1054
65歲及以上女108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4619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長灘鎮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517.0萬元,年均增長46.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81.0萬元。2011年,長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423元。
2018年,長灘鎮有工業企業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長灘鎮有耕地面積3.4萬畝,人均1.2畝。2011年,長灘鎮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2010年增長19.2%;農業增加值1.6億元。長灘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長灘鎮生產糧食2.3萬噸,人均751千克,其中大春作物1.5萬噸,小春作物0.6萬噸,玉米0.5萬噸。長灘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長灘鎮蔬菜種植面積6.8萬畝,產量4.8萬噸,主要品種有青菜頭0.6萬噸。長灘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長灘鎮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牛飼養量5800頭,年末存欄5000頭;羊飼養量1.3隻,年末存欄1.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50萬羽。2011年,長灘鎮生產肉類192.5噸;畜牧立總產值0.3億元。2011年,長灘鎮水果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1350.5噸,主要品種有李子、梨子。長灘鎮漁業以養殖草魚、白鰱為主。2011年,長灘鎮漁業總產值1600萬元。
長灘鎮
長灘鎮
工業
2008年,長灘鎮共有煤廠5家,非煤礦山企業3家,年產原煤10萬噸、礦石50萬噸,年創利稅35萬元,是萬州區煤、礦石原料基地。
長灘鎮工業以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為主。2011年,長灘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工業增加值0.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3%。2011年,長灘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105人,工業增加值0.2億元,年均增長19.8%。
商貿
2011年末,長灘鎮有商業網點362個,職工2083人。2011年,長灘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億元,比2010年增長11.2%;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4.5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
金融
2011年末,長灘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5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年末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存款餘額為3.9億元,比2010年增長8.2%,人均儲蓄4323元;各項貸款餘額4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灘鎮地處萬州區東南部,東接雲陽縣外郎鄉,南與龍駒鎮相依,西連茨竹鄉、長嶺鎮,北與白羊鎮太安鎮為鄰,距萬州區政府駐地23.0千米,區域總面積12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長灘鎮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高低起伏沿河發展;境內最高峰天子城位於林場村3組,海拔1050米;最低點土門農民新村位於土門村3組,海拔220米。
氣候
長灘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3℃,1月平均氣溫8.4℃,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4℃,7月平均氣溫28.7℃,極端最高氣溫42.1℃(2010年8月11日);最低月均氣溫7.4℃(1975年1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0.5℃,最大日較差16.2℃(1982年12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180天,無霜期年平均304天,最長達352天,最短為26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72.5小時,年總輻射40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55天(一般為2月5日—次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32天,最多達65天(1982年),最少為18天(1972年);最大南量1549.6毫米(1982年),最少雨量981.9毫米(197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以7月最多。
水文
長灘鎮境內有磨刀溪從鎮中心流過,3條溪流、15條溪河構成磨刀溪水系,集雨面積3170平方千米,全長170千米,流域面積3146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長灘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暴雨、雷暴、冰雹、高溫、乾旱、旱澇、霜凍、風災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5—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6月23日。
自然資源
長灘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灰石、煤、岩鹽、白雲石、煤炭和礦石,其中岩鹽儲量2860億噸,白雲石儲量1億噸,煤炭儲量322萬噸,礦石2億噸;石灰石年產量200萬噸,煤年產量10萬噸;其它自然資源有溫泉資源、森林資源。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長灘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80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5所,在校生1789人,專任教師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初中1所,在校生836人,專任教師4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0%。2011年,長灘鎮教育經費達15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0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8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2%。
長灘鎮
長灘鎮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長灘鎮有科技人才2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0人,經營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20人,農村實用人才3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長灘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4個,有文化專業戶28戶,有圖書室14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1人。2011年末,長灘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3個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其餘11個行政村安裝了籃球架,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7%。2011年末,長灘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500戶,入戶率45.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長灘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村衛生站13個;病床35張,固定資產總值184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2人。2011年,長灘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5萬人次,住院手術102台次,出院病人2500人次。長灘鎮重點醫院有長灘鎮衛生院,其中病床25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執業醫師35人。2011年,長灘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1.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0萬人,參合率92.6%;孕產婦死亡率為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1‰。
社會保障
2011年,長灘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07戶,人數200人,支出5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245.9元,比2010年增長2.0%;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27人次,共支出86.4萬元,比2010年增長5.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21戶,人數1905人,共支出190.5萬元,比2010年增長5.0%,月人均83.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3人,支出1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4.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7人,支出56.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0%;農村醫療救助2059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9人次,共支出206萬元,比2010年增長23.8%;農村臨時救濟135人次,支出27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5.0萬餘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6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2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萬人,參保率93.0%。

鎮村建設


截至2008年,完成城鎮投入2800萬元,擴大鎮區面積0.02平方公里,規劃區竣工房屋面積1.66萬平方米,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增加城鎮常住人口285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力1650人。聘請河北大學建築設計院,依託長灘鎮的傳統文化特色完成了對中部組團1.5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詳規和風貌設計,並據此完成了長友小區的“補缺”建設,彰顯了“依山傍水”的特色風貌;整治了“318”國道“以路為市”狀況,長友小區農貿市場成功開市,做到行商歸市,坐商歸店,依法經營;新修垃圾集中處置場1座、垃圾池10個,新安裝路燈22盞,綠化新區主幹道1公里。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7戶,新引進福意超市、屠宰場、養雞場等私營企業3家。衛生院、郵政局改造完畢。龍泉農民新村依託高山移民政策啟動實施,一期工程完成。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入住18戶。新村規劃和建設做到合理,“層高、風格、風貌、色澤”四統一,成為全區示範亮點。

交通


長灘鎮有G318國道過境,總長1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