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太安鎮的結果 展開

太安鎮

重慶市萬州區下轄鎮

太安鎮位於萬州區東部邊陲雲(陽)萬(州)交界處,西北、西南分別與白羊鎮、長灘鎮相連,東與雲陽縣接壤。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海拔300—1050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6℃。幅員68.68平方公里。耕地19868.5畝,其中田11924畝、地7944.5畝;森林面積28349畝,轄8個村2個居委會,73個村(居)民小組,9438戶,33289人。盛產無公害優質大米、茶葉、橄欖果、生態魚等,傳統優勢產業—養蠶業發達,是聞名萬州的蠶桑重鎮。

歷史沿革


清代,為郭里五甲。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白羊鎮。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太平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太平鎮改為太平鄉。
1958年7月,太平鄉改為太平公社。
1983年7月,太平公社改為太平鄉。
1992年10月,太平鄉改為太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安鎮地處萬州區主城正東部,東接雲陽縣外郎鄉,南連長灘鎮,西鄰白羊鎮,北接雲陽縣盤龍街道,距萬州區政府駐地28千米,區域總面積68.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安鎮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以中低山為主,間有坪壩;境內最高峰位於挖斷山,海拔1066米;最低點位於向家嘴電站接頭處,海拔300米。

氣候

太安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4℃(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30℃,極端最高氣溫41.1℃(2006年7月21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8℃,生長期年平均212天,無霜期年平均190天,最長212天,最短1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25小時,年總輻射130.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0天(一般為1月20日—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最大降水量1495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980毫米(2006年)。

水文

太安鎮境內河道屬泗步河流域,流域面積40.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高橋溪、醒獅溪溝、鍾劉溪溝、古堰包子塘溪溝;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步河,從紅豐至古堰流經境內向家電站,長5.9千米,流域面積40.3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50.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太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電等;雹災平均五年三遇,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6月16日,降雹時間約30分鐘,涉及境內鳳凰、柏彎、法降、長樂、紅豐、天豐、河堰等10個村(居),受災面積達1.6萬畝;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4年7月7日,造成0.8萬畝小麥受災,減產20.0萬公斤。

自然資源


太安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青石、紅砂石,地質儲量0.8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0.4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東南部鳳凰山一帶;其它自然資源有地下水,可利用量為84.4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2011年,太安鎮下轄鳳凰、長樂2個社區,柏彎、河堰、天峰、紅豐、醒獅、法隆、鍾劉、古堰8個行政村;下設15個居民小組、5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太安鎮下轄2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長樂社區新場街199號。
社區長樂社區鳳凰社區
行政村古堰村鍾劉村柏彎村醒獅村法隆村紅豐村天峰村河堰村

人口民族


2011年,太安鎮總人口360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00人,城鎮化率15.5%;另有流動人口23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511人,佔51.4%;女性17528人,佔48.6%;14歲以下5811人,佔16.1%;15—64歲26093人,佔72.4%;65歲以上4135人,佔11.5%;以漢族為主,達35967人,佔9.8%;有回族72人,佔0.2%。2011年,太安鎮人口出生率6.6‰,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4.5人。
2017年末,太安鎮常住人口為25464人。
截至2018年末,太安鎮戶籍人口為3169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太安鎮財政總收入115.0萬元,比2010年增長8.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4.0%;人均財政收入32.1元,比2010年增長2.1%。2011年,太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254元。
2018年,太安鎮有工業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農業

2011年,太安鎮有耕地面積1.9萬畝,人均0.7畝。2011年,太安鎮農業總產值1.9億元,比2010年增長25.2%;農業增加值1.2億元。太安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太安鎮生產糧食1.0萬噸,人均386.7千克,其中小麥1.3萬噸,玉米2.8萬噸。太安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茶葉、檸檬、蠶桑。2011年,太安鎮茶葉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0.3萬噸。太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太安鎮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2200隻,年末存欄2000隻;家禽年飼養量7.3萬羽。2011年,太安鎮生產肉類176.9噸;畜牧業總產值2900萬元。截至2011年,太安鎮累計造林26.7萬畝,林木覆蓋率32.5%。2011年,太安鎮水果種植面積2500畝,產量1250.5噸,主要品種有李子、梨。太安鎮漁業以養殖草魚、白鰱為主。2011年,太安鎮漁業總產值1600萬元。

工業

太安鎮工業以農機焊接為主。2011年,太安鎮工業生產總值0.3億,比2010年增長2.3%;工業增加值0.1億元。2011年,太安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18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2億元,比2010年增長16.8%。

商貿

2011年末,太安鎮有商業網點3個,職工120人。2011年,太安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9.0%;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350萬元。

金融

2011年末,太安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0.1%;年末有1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存款餘額為2.7億元,比2010年增長8.0%,人均儲蓄8180元;各項貸款餘額5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0%。

交通


太安鎮有萬雲南路縣道過境,總長約8千米;省道102線橫貫全境。太安客運中心為初級客運站,日均發車50班次,日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2011年,太安鎮擁有貨運汽車30輛,150噸位;客運汽車25輛,475座位;有輪渡1口,紅豐輪渡年均載客1.0萬餘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安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2所,在校生1396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初中1所,在校生868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0%;有各級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2011年,太安鎮教育經費達134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55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太安鎮有科技人才1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人,經營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2人、農村實用人才6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太安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個,有文化專業戶4戶,有圖書室11個,藏書5餘萬冊。2011年末,太安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看台設座椅100張;10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0%。2011年末,太安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6000戶,入戶率70.0%;廣播覆蓋率10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太安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個;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4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3名。2011年,太安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5萬人次,住院手術300台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2011年,太安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萬人,參合率96.0%;產婦死亡率0.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001‰、0.002‰、0.002‰。

社會保障

2011年,太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3戶,人數74人,支出15.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168.0元,比2010年增長35.0%;城市醫療救助20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00人次,共支出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0.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9戶,人數1762人,支出171.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0%;月人均970.0元,比2010年增長2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人,支出8.1萬元,比2010年增長0.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2人,支出66.6萬元,比2010年增長0.8%;農村醫療救助26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92人次,共支出23520元,比2010年增長0.8%;農村臨時救濟30人次,支出3萬元,比2010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5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社會福利費62.3萬元,比2010年增長0.9%;有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4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0%;基金支出合計3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0%;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5萬人,參保率80.0%。

旅遊


太安鎮主要景點有丁家樓子、丁氏司南祠、丁家箭樓、鳳凰花果山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