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Institute on Poverty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是在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倡議下,在德意志銀行大力資助下,於2005年11月6日成立的北京大學校級研究機構。研究院院長由厲以寧教授擔當,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擔任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席,朱善利教授任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雷明教授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基本簡介


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民盟中央、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以及北京大學多個院系等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
貧困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當今世界共同的課題。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一人口大國,其減貧的成果對世界減貧的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4年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中國消除貧困獎頒獎儀式上,世界銀行副行長孔傑忠在代表世界銀行的發言中盛讚了中國的減貧業績,指出“1980年以來,中國政府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大規模減貧成就”。
但是必須看到,我國目前的絕對貧困人口數量仍然龐大。2003年,我國未解決溫飽(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萬人。這是改革開放之後農村扶貧開發歷史上的第一次。目前全國扶貧開發的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面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速度明顯趨緩;另一方面貧困人口與其他人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貧困群體在發展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問題更加突出。此外,在農村扶貧進入攻堅階段之際,與失業、下崗等問題相伴而生的城鎮貧困也在日益加劇。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國際上對貧困的衡量標準不再局限於收入和支出的範圍內,即僅僅把低於一定的收入或支出水平的狀況定義為貧困,而是逐步擴展到人類貧困的層面。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報告》中,人類貧困被定義為缺乏最基本的個人發展機會和選擇權,包括擁有長久而健康的生命、保持體面的生活標準、享有正當的自由、尊嚴等等。這一概念強調了貧困的多方面特徵,包括收入水平、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人們參與發展的機會。可見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貧困問題,我國的減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制定扶貧策略,是突破減貧瓶頸的關鍵。一方面,暫時緩解收入上的貧困並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減貧,必須關注人類的長期發展問題,以防止貧困人口脫貧后重新返貧,同時盡量減小非貧困人口陷入貧困的風險;另一方面,消除貧困的目標不是孤立的,而應當有機融合於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中,與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加速經濟增長等目標緊密聯繫,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這樣才有助於每個目標的最終實現。
實現可持續性減貧,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貧困的同時,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即在提升人口素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使經濟和社會同步發展。保證減貧內在機制的可持續性和外在支撐環境的可持續性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
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經濟現象,貧困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消除貧困的目標不可能通過單一的政策措施來實現。要實現可持續的減貧,必須保證減貧的內在機制與外在環境兩方面政策的協調與配合,並以綜合的、聯繫的和發展的觀點來考察分析政策的效果。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並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社會經濟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與發展的進程。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將以此作為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根本出發點,對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與減貧問題進行全面的研究,希望能以此為中國的反貧困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