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藻
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屬植物
狐尾藻(學名: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別名:輪葉狐尾藻,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屬多年生粗壯沉水草本。根狀莖發達,在水底泥中蔓延,節部生根。莖圓柱形,多分枝。水上葉互生,披針形,較強壯,鮮綠色。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是裝飾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中景、背景草使用。全草為可為養豬、養鴨的飼料。對富營養化水中的氮磷均有較好的凈化作用。
狐尾藻
葉通常4片輪生,或3-5片輪生,水中葉較長,長4-5厘米,絲狀全裂,無葉柄;裂片8-13對,互生,長0.7-1.5厘米;水上葉互生,披針形,較強壯,鮮綠色,長約1.5厘米,裂片較寬。秋季於葉腋中生出棍棒狀冬芽而越冬。苞片羽狀篦齒狀分裂。
花單性,雌雄同株或雜性、單生於水上葉腋內,每輪有4朵花,花無柄,比葉片短。雌花生於水上莖下部葉腋中:萼片與子房合生,頂端4裂,裂片較小,長不到1毫米,卵狀三角形;花瓣4,舟狀,早落;雌蕊1,子房廣卵形,4室,柱頭4裂、裂片三角形;花瓣4,橢圓形,長2-3毫米,早落。雄花:雄蕊8,花藥橢圓形,長2毫米,淡黃色,花絲絲狀,開花后伸出花冠外。
果實廣卵形,長3毫米,具4條淺槽,頂端具殘存的萼片及花柱。
狐尾藻
中國南北各地池塘、河溝、沼澤中常有生長,常與穗狀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長旺盛。冬季生長慢,能耐低溫,一年四季可採收。為世界廣布種。多生長在池塘或河川中。
扦插
扦插是該種的主要繁殖方式,多在每年4-8月進行。在操作時最好選擇長度7-9厘米的莖尖作為插穗,這樣所獲得的新株生長迅速,很快就能成形。亦可採用分株法進行育苗。可在硬度適中的淡水中進行栽培,所用水的鹽度不宜過高於水體的pH值最好控制在7.0-8.0間。種植水體最好有一定的流動性。
種子
其種子具休眠期,乾燥條件下可保存數年,翌春休眠解除。種子萌發最適溫度達20-25℃,黑暗及長光照中均能發芽,發芽幼苗能飄浮水面,可隨水傳播,花期8-9月,水稻收割前種子已落入田間,隨灌排水傳播。
當在室內進行水族箱裝飾時,宜選用直徑3-5毫米的礫石作為栽培基質。若無此條件,也可使用直徑1-2毫米的粗砂作為栽培基質。在操作前應該加強日常管理,以保證新株更好生長。如需單獨栽種狐尾藻,所用容器通常為中型水族箱,注意擺放地點應保證植株能夠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將栽培基質鋪置於水族箱底部,其厚度為4-6厘米。可先注水至半缸處,然後即可種植,待操作結束后,再往栽培容器中注水至所需高度。
狐尾藻對水質要求不嚴,可在硬度較低的微酸至微鹼性淡水中進行栽培,注意鹽度不宜過高。其對肥料需求量較多,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周追肥一次。這種植物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因此為了保證它迅速生長,及時追肥是非常必要的。也可讓它每天接受2-3小時的散射日光;在缺少光照的環境中進行栽培,可以使用專用熒光燈,每天給予8-10小時的人工光照,這樣植株也能較正常地生長。注意不要使光照過強,否則青苔會迅速蔓延。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狐尾藻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發苗迅速,成形很快。隨著植株的不斷長高,基部葉片就會出現老化。它的最佳觀賞時段自種苗定植后可達3-5個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況下,其連續栽培不宜超過8個月。
環保
狐尾藻既可以通過根吸收底質中的氮、磷營養也可通過莖葉利用水中的營養物質,氮、磷被吸收後用以合成植物自身的結構組成物質,而對狐尾藻有毒害作用的某些重金屬和有機物則是脫毒后被儲存於其體內或在其體內被降解。當狐尾藻被收割運移出水生生態系統時,大量的營養物質也隨之從水體中輸出,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狐尾藻對受污染的水體(含底泥)中銨態氮、硝態氮、總氮的去除效率都達到了90%以上,表現出顯著的去除效果。隨著時間的延長,水體中總氮濃度呈負指數形式衰退。而且在不同的季節,狐尾藻對富營養化水中的氮磷均有較好的凈化作用,對天氣溫度變化的耐受性好。所以是湖泊等生態修復工程中作為凈水工具種和植被恢復先鋒物種。
水生高等植物是人工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引種水生高等植物、重建水生植被來改善水質,是對污水、湖泊生態修復的重要手段。沉水植物在其高光合作用活性期間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性無機碳,增加溶解氧(DO)濃度,升高pH值,利於氨的揮發和磷的化學沉澱,可對N、P做短期儲存,利於水中有機物的礦化。
觀賞
狐尾藻可作為觀賞植物。
飼料
全草為可為養豬、養鴨的飼料。
在魚、蝦、蟹塘養殖業過程中作為餌料、避難和產卵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