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5S
環保5S
整 理:SEIRI 要/不要
整 頓:SEITON 定位
清 掃:SEISO 沒有垃圾和髒亂
清 潔:SEIKETSU 保持光亮和衛生
習 慣:SHITSUKE 養成紀律的習慣
根據日本勞動安全協會在1950年推行的口號:"安全始於整理、整頓,而終於整理、整頓."可見日本早期只推行5S中的整理、整頓,確保安全的作業空間。后因生產管理需求和水準的提高,另增清掃、清潔、習慣,而成為現在的5S。不僅僅著眼於安全,更擴大到環境衛生、效率、品質、成本等各個方面。日本企業成功的秘訣和其人民生活高水平的真諦,在於持續不斷地、有系統的全面推行生產和經營管理5S運動。
推行5S,不可操之過急,更不要期望一次見效。它不是在短期內獲利,而是一種長期的投資。推行5S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去做。現代化企業成功的實例告訴我們:“一個組織要發展,設備一定要精密、產品要優良,5S就更加重要。”因為髒亂的工作場所,非但時間成本太高,人員安全沒保障、士氣低落,更致命的是不能製造出優良的產品,尤其在客戶下大筆訂單前,一定會要求到生產現場參觀。如果未徹底推行5S,則經常臨時抱佛腳來整理,即費時又耗人力。反之實施5S的組織或辦公室,則一定到處窗明几亮,物品放置井然有序,標識、看板、通道暢通無阻,從而可以提高組織的形象,獲得客戶的信賴,成為企業無形的寶貴資財。現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質觀念的加深,價值觀的改變。企業環境品質的好壞也成為新一代年輕人選擇工作的條件之一。因此,塑造組織明朗的工作場所,成為追求人力資源成功的對策之一。
根據日本企業經濟成長的經驗,大多數的企業近年來深刻認識到企業升級的必要性。於是經常舉辦產業研討會、產業考察團或建立品質活動月、品質激勵獎等等,不外乎也是期望企業能朝著高品質的目標推進。
在此,我們可以提出充分的證明,推行5S運動也能為組織帶來許多效用。
推行5S的理由:
1 無形的推銷員;獲得客戶對環境讚揚和對產品品質的信賴;
2 吸引參觀,藉此提高組織的形象;
3團隊精神,生產力也會隨之提高;
4 節約,從零基管理出發,藉以降低成本,減少浪費,減少庫存,當然交貨延遲的現象也就自動消失了;
5不會違反通道原則。6建立標準化的推動者,透過習慣的紀律要求,每位員工正確地執行任務,並且任何一個員工到任一個工作場所也能立即展開作業,隨時向品質零缺點目標邁進;
7 員工有安全、舒暢的工作環境;改善的氣氛;做好示範作用,達到全員參與工作的幹勁;
8 能培養一批有企劃、能力,以及自主管理的幹部和員工。
實 施 項 目 改 善 對 象 目 標
整 理 空 間 清爽的工作環境
整 頓 時 間 一目了然的工作場所
清 掃 設 備 高效率、高品質的工作場所
清 潔 亂 源 衛生、明朗的工作場所
習 慣 紀 律 全員參與、自覺行動的習慣
5S的整理、整頓並非局限於:做好整理、整頓,就好了,也不是喊喊口號、貼貼公布欄、公開宣告,總而言之,它並非寫出來、喊口號來讓人看的,而是要確確實實、踏踏實實地去“做”的事。
我們要先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含義后,再來確認耳熟心知的5S運動吧!
(1S)--整理
“整理”這個單詞,往往讓人誤認為把散亂各地的東西重新排列整理就“好了!OK”,其實重新排列、重新堆積整齊,只能算是“整列”,而“整理”的詳細內容應該是:
將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分類;
丟棄或處理不需要的東西;
管理需要的東西。
但是丟棄需要“狠心”和“魄力”,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心理和觀念:“留下以後或許有用”、“這個尾數留下等下批訂單再用”、“多買一些,急用就不用愁了”等,這些不明確或假設的心態,往往造成“空間”和“成本”的浪費。
C 錯誤的觀念導致浪費
我們先舉因錯誤導致浪費的實例,您便可以更加了解推動5S的重要性。
未經“整理”的組織,經常庫存一些長期未使用的材料,而浪費大筆的庫存資金費用;
從來不用的料架和柜子,佔用了寶貴的空間;
倉庫里有什麼材料,我憑感覺就可以知道啦;
請的搬運人員越多,表示我公司很忙;
因缺料、機械故障,而不能如期向客戶交付產品,我們沒有辦法的啦;
先趕貨要緊,多生產一些,把不良品先挑出來,等出貨后再修理;
這個小刀傷沒關係,隨便綁貼一下就沒事了;
以前我們就是這個樣子,產品銷路不錯,客戶也沒說工廠太髒亂;
有重要客戶來參觀公司,提前動員大掃除一下,就可以給客戶留下好印象;
“喂!昨天的報告放到哪裡?”“明天我上班再拿給你,因為我要找找看。”
清理“不要”的東西,可使員工不必每天反覆整理、整頓、清掃不必要的東西而形成做無聊、無價值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浪費。
C “要”的整理
管理“要”的東西是依據“時間性”來決定的:
要 用 的(1)一個月內使用的;(2)每周要用的;(3)每天要用的。
不經常使用的(1)一個月後用的; (2)半年才用一次的;(3)一年才用一次的。
透過上述的分類后,如果當您在考慮擴充廠房之前,如先做好整理工作,經過時間及空間整理工作后,您一定會對廠房的容量變大而大吃一驚。所以,“整理”是5S的基礎,也是講究效率的第一步,更是“空間管理”的第一課。
(2S)--整頓
執行“整頓”的消極意義為防止缺料、缺零件,其積極意義則為“控制庫存”,防止資金積壓。
整頓是放置物品標準化,使任何人立即能找到所需要的東西,減少“尋找”時間上的浪費,也就是將物品,按“定點”、“定位”、“定量”三原則規範化,使工作效率、工作品質、材料控制成本上,達到最大的效益。
(3S)--清掃
產品品質的優或差與組織的清潔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在一般的印象中,“清掃”就是用掃把掃掃地、用抹布擦拭機器即可。其實,真正的“清掃”應是除了包括上述的最基本動作之外,工作場所的地面、牆壁、天花板以及日光燈的內側均要清洗乾淨,除了能消除污穢,確保員工的健康、安全衛生外,還能早期發現設備的異常、鬆動等,以達到全員預防保養的目的,藉以提高工作效益、降低成本,使設備永遠維持在最佳的運轉狀態下,進而生產出良好品質的產品。
(4S)--清潔
“清潔”與前面所述的整理、整頓、清掃的3個S略微不同。3S是行動,清潔並不“表面行動”,而是表示了“結果”的狀態。它當然與整理、整頓有關,但以與清掃的關係最為密切。為機器、設備清除油垢、塵埃,謂之清掃,而“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就是“清潔”,將設備“漏水、漏油”現象設法找出原因,徹底解決,這也是“清潔”,是根除不良和髒亂的源頭。因此,“清潔”是具有“追根究底”的科學精神,大事從小事做起,創造一個無污染、無垃圾的工作環境。
(5S)--習慣、紀律
5個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習慣,在推行5S運動中都很重要,但是我們認為其中最重要算是“習慣”。5S實際上是日常習慣的事,也不是靠一個人做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親身去體會實行,由內心裡得到認同的觀念。因為自己的疏忽,會給別人帶來不便、損失,所以養成習慣、確實自覺遵守紀律的事情,就是“習慣”。
以中國人對於各種活動的態度都有“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的狀況,如何讓5S活動養成習慣,持續不斷地、全面徹底地進行,就必須從“紀律”管理著手,從心裡自然流露出來的“必須”的心態去實行,才是成功的要素。
C 大家都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通過規範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日式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
★革除馬虎之心,養成凡事認真的習慣
(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
★遵守規定的習慣
★自覺維護工作環境整潔明了的良好習慣
★文明禮貌的習慣
5S現場管理法:整理
★將工作場所任何東西區分為有必要的與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
★不必要的東西要儘快處理掉。
目的:
★騰出空間,空間活用
★防止誤用、誤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生產過程中經常有一些殘餘物料、待修品、待返品、報廢品等滯留在現場,既佔據了地方又阻礙生產,包括一些已無法使用的工夾具、量具、機器設備,如果不及時清除,會使現場變得凌亂。
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種浪費:
★即使寬敞的工作場所,將俞變窄小。
★棚架、櫥櫃等被雜物佔據而減少使用價值。
★增加了尋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難,浪費時間。
★物品雜亂無章的擺放,增加盤點的困難,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點:
要有決心,不必要的物品應斷然地加以處置。
實施要領:
1.自己的工作場所(範圍)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
3.將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場所
4.對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5.制訂廢棄物處理方法
6.每日自我檢查
5S現場管理法:整頓
★對整理之後留在現場的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放置,排列整齊。
★明確數量,並進行有效地標識。
目的:
★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
★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注意點:
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實施要領:
1.前一步驟整理的工作要落實
2.流程布置,確定放置場所
3.規定放置方法、明確數量
4.劃線定位
5.場所、物品標識
整頓的"3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放置場所
★物品的放置場所原則上要100%設定
★物品的保管要 定點、定容、定量
★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
★易取
★不超出所規定的範圍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標識方法
★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一對一表示
★現物的表示和放置場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統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頓的"3定"原則: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放在哪裡合適
★定容:用什麼容器、顏色
★定量:規定合適的數量
5S現場管理法:清掃
★
★保持工作場所乾淨、亮麗的環境。
目的:
★消除贓污,保持職場內乾乾淨淨、明明亮亮
★穩定品質
★減少工業傷害
注意點:
責任化、制度化。
實施要領:
1.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內、外)
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臟污
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或隔離
4.清掃基準,作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