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芹

王采芹

王采芹:《動物世界》欄目主編、節目主持人、北京大學生物學碩士。曽發表論文“《動物世界》的語言魅力”。

基本介紹


代表作
《動物世界》的語言魅力--王采芹
王采芹
王采芹
英國美學家羅賓·喬治·科林伍德說過:“如果藝術具有表意性和想象性這兩個特徵,它必然是一 種什麼東西呢,答案是藝術必須是語言。”
1981年12月,《動物世界》欄目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黃金時間播出。似曾相識或未曾謀面的奔騰跳躍的自然生靈一下從隱秘的世界走到了每一位觀眾的面前,觀眾喜愛的程度體現在收視率上,據中央電視台總編室觀眾收視率調查統計,《動物世界》的收視率保持在15%至25%之間,在專題節目中名列前茅。13年以後為了拓展欄目的包容能力更名為《人與自然》,《人與自然》也頗受觀眾好評。即使如此《人與自然》欄目還時常被誤認為就是《動物世界》欄目,這說明《動物世界》深入人心。在隱匿5年之後的今年5月電視台領導又把這個欄目重新安排在八套黃金時間播出,不能不說是源於《動物世界》經久不衰的吸引力,它的吸引力有多個方面,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語言的魅力。
依據專題片的語言構成劃分,基本上是由三種語言形態構成:一是畫面語言,包括構圖語言、光效語言、色彩語言、影調語言;二是有聲語言,其中包括人聲語言、音樂語言、音響語言;三是畫面與聲音相結合而產生的造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