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藥物

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杜仲的主要成分有木脂素及其苷、環烯醚萜,還含有黃酮、酚酸、多糖、揮髮油、脂肪酸等,其中木脂素及其苷、環烯醚萜為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乾燥的杜仲藥材和飲片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於0.10%。

簡介


● 正名:杜仲
● 英文名:Duzhong
● 拉丁名:Eucommiae Cortex
● 別稱:思仙、木綿、思仲、木綿、玉絲皮、石思仙、絲連皮、絲楝樹皮、扯絲皮、絲棉皮、棉花、亂銀絲、棉皮、鬼仙木、扯絲片

功效與作用


● 杜仲具有補肝益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 杜仲具有降血糖、擴張血管、抗炎、鎮痛、抗骨質疏鬆、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疲勞、抗衰老等作用。
● 杜仲用來治療腰膝酸痛、四肢酸軟、頭暈目眩、妊娠期出血、胎動不安等。現代研究表明,杜仲還可以治療高血壓、膝關節骨關節炎。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你有杜仲過敏史,禁止使用杜仲。
● 低血壓患者禁用。
● 陰虛、火旺,有上火傾向的人,使用前務必諮詢醫藥人員。
● 杜仲具有安胎、止血的功效,孕婦使用務必諮詢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使用杜仲


● 內服杜仲煎汁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服用時,用量每日以6〜10克為宜。
● 杜仲可用於泡酒,內服可補肝益腎,適用於肝腎虧虛的老年人,可以緩解腰背酸痛、四肢酸軟等癥狀。

溫馨提示:

● 炒制可以破壞杜仲的膠質,有利於有效成分煎出,更好的發揮藥效。
● 鹽炒可以增強杜仲補腎的作用。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蛇皮、玄參不可與杜仲一同服用,如在服用,請諮詢醫生。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杜仲無毒。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頭暈
● ● 疲倦乏力
● ● 嗜睡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心悸、心慌
● ● 呼吸減弱
● ● 抽搐、昏迷

我該如何選購杜仲


● 杜仲的道地產區在湖南省慈利縣,陝西省略陽縣,四川省旺蒼縣,貴州省遵義縣,河南省汝陽縣等地。
● 生杜仲為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質地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絲狀物相連。外表面灰褐色或淡棕色,有明顯皺紋;內表面光滑、暗紫色。好的生杜仲皮厚、完整、內表面暗紫色、短面銀白色絲狀物多。
● 鹽杜仲表面黑褐色,內表面褐色,折斷時絲狀物彈性較差,味道微咸。好的鹽杜仲皮厚、塊整、乾燥、無粗皮、斷面白絲多、內表面黑褐色。
● 杜仲炭表面黑褐色,內表面褐色,折斷後可見斷裂的絲狀物,味道微咸。好的杜仲炭皮厚、塊整、乾燥、無粗皮、斷面白絲多、內表面黑褐色。
● 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

含杜仲為的中成藥有哪些


● 杜仲補天素片:用於治療腰脊酸軟、夜間小便頻繁、神經衰弱等。
● 杜仲補腰合劑:用於治療腰腿疼痛、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尿頻等。
● 杜仲降壓片:用於治療高血壓。
● 杜仲壯骨膠囊:用於治療風濕骨痛、四肢酸軟、屈伸不利、行走困難、腰膝疼痛、怕冷喜溫。
● 杜蛭丸:用於治療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語不清等。

用藥誤區


● 誤區:杜仲無毒,不用控制使用量
● ● 杜仲無毒是以用量合理為前提的。過量服用杜仲,可能引起頭昏、嗜睡、心慌、呼吸減弱,甚至抽搐、昏迷等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醫生允許的用量範圍內使用。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材宜諮詢醫藥專業人員。
● ● 用中成藥治病必須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中藥要遠離兒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