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玉鉞的結果 展開

玉鉞

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

玉鉞,春秋時期玉器,長15.4厘米,上寬4.0厘米,下寬6.3厘米,厚0.8厘米。河南省光山縣寶相寺黃季佗父墓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文物歷史


光山縣寶相寺黃季佗父墓位於春秋黃國故城(今潢川隆古)西南20公里處,與黃君孟夫婦墓鄰近,屬於春秋早期黃國的一個墓地。黃國是周代贏姓國,是周王朝分封在豫南地區的諸侯國中實力較雄厚、軍力也較強的國家。關於黃國記載,史實見於《左傳》。桓公八年:“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僖公五年:“楚子使斗於菟滅弦,弦子奔黃。”僖公十二年:“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黃國對抗楚國的過程。除了玉鉞,墓中還出土有銅劍、銅戈、銅箭等兵器,這也進一步佐證了史書中的記載。

文物造型


黃季佗父墓出土的這件玉鉞,灰白色,體呈扁平長方形,上端窄,下端略寬並有圓弧刃,上、下刃中部有突棱,上突梭有磨損痕迹。器身一面光素,另一面飾一符號,器身兩面飾有對稱的齒牙,鉞的上端有一單面鑽孔。

文物鑒賞


製作工藝精美,而且十分鋒利,在春秋早期兵器中均屬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