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霽

秋霽

秋霽,詞牌名,又名“春霽”“平湖秋月”。以史達祖《秋霽·江水蒼蒼》為正體,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等變體。代表詞作有吳文英《秋霽·一水盈盈》等。

體裁沿革


秋霽,調名本意即詠秋晴。調見今人唐圭璋《全宋詞》所輯兩宋之交的曾紆詞。此調又名《春霽》《平湖秋月》。
《填詞名解》云:“《秋霽》之調,創自李後主(南唐後主李煜)。至宋胡浩然用此調作春晴詞,遂名《春霽》,又作秋晴詞,亦名《秋霽》,蓋是一調。”然今傳李煜詞並無《秋薺》之作。《詞譜》云:“此調始自胡浩然,賦春晴詞,即名《春霽》,賦秋晴詞,即名《秋霽》”《草堂詩餘》收胡浩然作《春霽》、《秋霽》,分詠春晴、秋晴,《詞譜》所說近是。《詞律》卷一八、《詞譜》卷三四皆列史達祖所作(“江水蒼蒼”)為正體,又列別體三種。

體裁特徵


正體: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四仄韻。以史達祖《秋霽·江水蒼蒼》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胡浩然詞二首,正與此同。若吳詞之多押一韻,陳詞之少押一韻,曾詞之減字,皆變格也。此詞前段第二句上一下四句法,例作“仄仄仄平平”,周密詞“記芳園載酒”與諸家不同。又第六句例作“仄平仄平平仄”,胡詞“妝點上林春色”、“遠狀水鄉秋色”亦與諸家不同。又後段第六句,例作“平平平仄仄平仄”,曾詞“惟有殘英共寂寞”亦與諸家不同。第十句例作“仄平平仄”,曾詞“弄粉吹花”,亦與諸家不同。譜內概不校注平仄。按周詞前段第六句“依依似舊相識”,“舊”字仄聲。第七句“年華易失”,“年”字平聲。後段第三、四句“轉眼西風,又成陳跡”,“眼”字、“又”字俱仄聲,“成”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吳、陳、曾三詞。吳詞後段結句“水宮六六”,上“六”字入聲,此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變體一: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以吳文英《秋霽·一水盈盈》為代表。此與史詞同,惟前結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後段第五句押韻異。
變體二: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後段十一句四仄韻。以陳允平《秋霽·千頃琉璃》為代表。此亦與史詞同,惟前段第九句不押韻,結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異。前段第六句“一”字以入作平,譜內不注可仄。
變體三: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曾紆《秋霽·木落山明》為代表。此亦與史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又後段第一、二句減二字作六字句異。

體裁格式


•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秋霽·江水蒼蒼》
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平 仄。中平仄 仄。仄平中仄平平 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
江水蒼蒼,望倦柳殘荷,共感秋色。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平中仄仄,仄仄平平,仄中平平,中中平 仄。仄平中、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 仄。中仄仄平平仄 仄。仄中平仄,中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露蛩悲、清鐙冷屋,繙書愁上鬢毛白。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翦梅煙驛。
•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秋霽·一水盈盈》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
一水盈盈,漢影隔游塵,凈洗寒綠。秋沐平煙,日回西照,乍驚飲虹天北。彩蘭翠馥。錦雲直下花成屋。試縱目。空際醉來,風露跨黃鵠。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
追想縹緲,釣雪松江,恍然煙蓑,秋夢重續。問何如、臨池鱠玉。扁舟空艤洞庭宿。也勝飲湘然楚竹。夜久人悄,玉妃喚月歸來,掛笙聲里,水宮六六。
•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秋霽·千頃琉璃》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
千頃琉璃,送滿目斜陽,漸下林闃。題葉人歸,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繩低轉雲無跡。有素鷗,閑伴夜深,呼棹過環碧。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
相思萬里,頓隔嬋媛,幾回瑤台,同駐鸞翼。對西風、憑誰問取,人間那得有今夕。應笑廣寒宮殿窄。露冷煙淡,還看數點殘星,兩行新雁,倚樓橫笛。
•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秋霽·木落山明》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
木落山明,暮江碧,樓倚太虛寥廓。素手飛觴,釵頭笑取,金英滿浮桑落。鬢雲漫約。酒紅拂破香腮。細細酌。簾外任教、月轉畫闌角。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宋】史達祖《秋霽·江水蒼蒼》
【宋】吳文英《秋霽·一水盈盈》
【宋】陳允平《秋霽·千頃琉璃》
【宋】曾紆《秋霽·木落山明》
【宋】周密《秋霽·重到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