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曲碎米薺

彎曲碎米薺

彎曲碎米薺(學名:Cardamine flexuosa)為十字花科碎米薺屬的植物。分佈於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生長於海拔200米至3,6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路旁、田邊以及草地。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期3~5月份,果期4~6月份。種子繁殖。為常見之夏收作物田雜草。

形態特徵


彎曲碎米薺
彎曲碎米薺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達30厘米。莖自基部多分枝,斜升呈鋪散狀,表面疏生柔毛。基生葉有葉柄,小葉3-7對,頂生小葉卵形,倒卵形或長圓形,長與寬各為2-5毫米、頂端3齒裂,基部寬楔形,有小葉柄,側生小葉卵形,較頂生的形小,1-3齒裂,有小葉柄;莖生葉有小葉3-5對,小葉多為長卵形或線形,1-3裂或全緣,小葉柄有或無,全部小葉近於無毛。總狀花序多數,生於枝頂,花小,花梗纖細,長2-4毫米;萼片長橢圓形,長約2.5毫米,邊緣膜質;花瓣白色,倒卵狀楔形,長約3.5毫米;花絲不擴大;雌蕊柱狀,花柱極短,柱頭扁球狀。長角果線形,扁平,長12-20毫米,寬約1毫米,與果序軸近於平行排列,果序軸左右彎曲,果梗直立開展,長3-9毫米。種子長圓形而扁,長約1毫米,黃綠色,頂端有極窄的翅。花期3-5月,果期4-6月。

分佈範圍


分佈幾遍全國。生於田邊、路旁及草地。朝鮮、日本、蘇聯、歐洲、北美洲均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生境草甸, 耕地, 河邊向陽地, 河谷林下, 荒地, 林中, 林中潮濕地, 路邊, 路邊潮濕地, 平地, 山谷, 山谷林下 , 山谷田邊荒地, 山坡草叢中, 山坡溝邊, 山坡路邊濕草地, 濕草甸, 田邊, 田邊溝旁, 田邊路旁, 溪邊, 宅邊
海拔下限200
海拔上限36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佈北半球; 北美洲; 北溫帶; 歐洲; 溫帶; 溫帶廣布; 加拿大; 印度東部
國內分佈遼寧省, 內蒙自治區, 北京市, 山西省, 陝西省, 山東省, 江蘇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灣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中國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全草入葯,能清熱、利濕、健胃、止瀉。

綜合治理策略


彎曲碎米薺
彎曲碎米薺
農田雜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學防治、機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態防治等方法。(一)人工防治1.控制雜草種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盡量勿使雜草種子或繁殖器官進入作物田,清除地邊、路旁的雜草,嚴格雜草檢疫制度,精選播種材料,特別注意國內沒有或尚末廣為傳播的雜草必須嚴格禁止輸入或嚴加控制,防止擴散,以減少田間雜草來源。用雜草漚制農家肥時,應將農家含有雜草種子的肥料經過用薄膜覆蓋,高溫堆漚2-4周,腐熟成有機肥料,殺死其發芽力后再用。2.人工除草結合農事活動,如在雜草萌發后或生長時 期直接進行人工拔除或剷除,或結合中耕施肥等農耕措施剔除雜草。(二)機械防治結合農事活動,利用農機具或大天型農業機械進行各種耕翻、耙、中耕鬆土等措施進行播種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時期除草,直接殺死、刈割或剷除雜草,(三)化學防除主要特點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間除草勞動。國內外已有300多種化學除草劑,並加工不同劑型的製劑,可用於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地的除草。(四)替代控制利用覆蓋、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蓋或播種其它作物(或草種)等方法進行除草。

變種


柔彎曲碎米薺(變種)
假彎曲碎米薺(變種)
卵葉彎曲碎米薺(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