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夷

唐朝詩人,作品《從軍行》

劉希夷(約651年-約680年),唐朝詩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原有集,已失傳。《舊唐書》本傳謂“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大唐新語》卷8謂“后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補詩7首。

後為人所害,死時年未三十。

人物生平


英年早逝

字廷芝,汝州人。
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時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詠,特善閨帷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為所重。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斗不醉,落魄不拘常見。嘗作《白頭吟》,一聯云:“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嘆曰:“此語讖也。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乃除之。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並存之。舅宋之問苦愛后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有集十卷及詩集四卷,今傳。

主要成就


詩詞

善為從軍閨情詩,辭藻婉麗,然意旨悲苦,未為人重。后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所稱賞。代表作有《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搗衣篇》《代悲白頭翁》《洛川懷古》等。其中《代悲白頭翁》一詩寫花開花落,時光擲人;“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由此發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轉娥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之感慨。《紅樓夢》中甄士隱對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以及黛玉的《葬花詞》“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的用詞與意境顯然是模仿了這首詩,可見此詩魅力。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八十二)。

個人作品


代悲白頭翁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
春女行晚憩南陽旅館將軍行孤松篇
嵩岳聞笙秋日題汝陽潭壁謁漢世祖廟巫山懷古
歸山代閨人春日蜀城懷古洛川懷古
江南曲八首搗衣篇公子行代秦女贈行人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關入塞覽鏡晚春
送友人之新豐餞李秀才赴舉夜集張諲所居故園置酒

史籍記載


《唐才子傳》

後世紀念


墓葬

劉希夷
劉希夷
夷園,即初唐詩人劉希夷的墓園。劉希夷墓位於汝州風穴寺山門東側,背依龍山,面朝黃虎山。墓始築於唐,原為土冢,唐時墓前植有柏樹。千年後,樹高近三丈,一株四人方可合抱,樹莖分三枝,故稱“三柱香”。另一株需五人合抱,樹蔭面積百多平方,狀如巨傘,故稱“一蓬傘”。解放前遭毀。
清朝初年劉希夷墓年久失修,只剩下一個土丘,清雍正七年(1729年),汝州文人用青石將劉墓護砌,周圍廣植松柏,並立碑刻“唐詩人劉希夷墓”。使劉希夷墓成為汝州一景。光緒二十四年(1898),州署在墓周用青磚砌成長寬各5米,高2米的透花圍牆,臨路辟圓券門,門口立雍正十年所刻碑石。
文革時墓被平,1984年在張紹文等24位知名人士倡議下,原臨汝縣人大常委會於同年6月14日第22次會議通過,縣財政撥專款5萬元,於1985年建紀念堂廂房各5間,大門一個,門額請張紹文先生書丹“夷園”之名,並刻墓碑一塊立於墓前。但因管理不善,5間紀念堂不久被山火焚毀。
劉希夷
劉希夷
1994年風穴寺文管所砌園林式圍牆近400米,1998年重建紀念堂5間,又將一對清代石獅移立門前。
1999年秋用青石重砌圓形墓冢,高一米,直徑為2.9米,象徵劉希夷享年29周歲。
劉希夷墓周圍,建有一個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落,看上去像是古建,同行的汝州市宣傳部新聞科長張萬強倒很實在,告訴我這“古建”不過20年歷史。上世紀80年代時劉希夷墓只剩下一塊清代光緒年間開封人馮承志父子撰文的石碑,旁邊還有半塊殘碑。當時“文化大革命”剛過,國家百廢重興,汝州一些文化人就打算修復墓園。在他們的極力遊說下,1985年當地政府出資修建了墓園。

人物爭議


死因爭議

初唐著名詩人劉希夷的死因,舊說多為為宋之問所害。此說肇始於唐人筆記《大唐新語》及《劉賓客嘉話錄》。《大唐新語》云:
“劉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詞旨悲苦,不為所重。善掐琵琶。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劉賓客嘉話錄》云:“劉希夷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宋生不得其死,天報之也。”
宋以後不少著作,每每沿襲此說。現當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學史、辭典等,也採用此說。如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辭海》《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以致1981年臨汝縣(今汝州市)重修劉希夷墓,林冠夫先生撰寫碑文時,仍宗此說。
然而,仔細推敲一下,便會發現此說不僅既乏確鑿的根據,也無有力的旁證;而且無論從時間上抑或從情理上似乎都講不通,因此,難以成立。
從時間上說。劉、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無明載,只能從比較隱微的材料中推測。倘若果如《唐才子傳》所言,即劉希夷上元二年(公元675)中進士時“年二十五”、死時“未及三十”;那麼他當生於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聞一多《唐詩大系》即定劉希夷生於是年),卒於儀鳳、調露間,至遲不晚於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而據宋之問《秋蓮賦》一文自序云:
“天授元年,敕學士楊炯與之問分直於洛城西”,分直,指分直習藝館(據《通鑒卷二○八注,習藝館本名內文學館,武后改為習藝館,又改為翰林內教坊)。又據《新唐書·宋之問傳》云:
“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藝館。”則宋之問在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時方才“甫冠”(即剛剛二十歲)。
那麼他當生於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也就是說,宋之問比劉希夷小了整整二十歲。可見當劉希夷三十歲死時,宋之問只不過是個十歲的幼童,試問其如何能“以土袋壓殺之”?或者“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
就情理上說。據傅璇琮先生考證,《新唐書》中“‘甫冠’的記載是錯誤的”,並引《唐才子傳》言宋之問亦“上元二年進士”,進而推斷宋之問當生於公元656年(聞一多《唐詩大系》即定宋之問生年為公元656年)。這樣一來,劉希夷死時,宋之問已二十五歲,自然單從年齡上講,足以能夠殺人奪詩了。但據史載宋之問自少時即以詩著稱,如《舊唐書》云:“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而劉希夷則“體勢與時不合”、“不為所重”,也就是說,宋之問的詩名遠在劉希夷之上,何至為了區區兩句詩而用極殘忍的手段殺人?何況被殺者還是自己的外甥(二人是否真有甥舅關係尚待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