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咄,漢語常用字,讀音duō,最早見於先秦時代。基本含義為表示驚怪,如“咄咄怪事。”;引申含義為表示呵叱。

正文


咄 <嘆>
(形聲。從口,出聲。本義:呵叱聲) 同本義
咄,相調也。――《說文》
咄,相訶也。――《字林》
咄,啐也。――《蒼頡篇
咄!口無毛。――《漢書·東方朔傳》。注:“叱咄之聲。”
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記》
咄!你是個破落戶。――《水滸傳》
又如:咄叱(呵責);咄啐(呵斥);咄罵(呵斥辱罵)
鄉人咄之亦不去 —— 《聊齋志異 · 種梨》
咄 duō表示呵(hē)叱。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也形容形勢發展迅速,給人以壓力。
【咄咄怪事】令人十分驚訝的怪事。
【方言集匯】
客家話:【梅縣腔】【zot8】【海陸豐腔】【chot7】【dot7】【doi2】【客英字典】【chot7】【tut7】【台灣四縣腔】【zot7】【dot7】【doi2】 【客語拼音字彙】【dod5】【寶安腔】【zot7】
粵語:【cyut3】【deot1】
潮州話:【zuag4】【tsuak】【潮州】【zuêg4】【tsuek】【饒平】【cuag4】【tshuak】

基本釋義


●咄
duō ㄉㄨㄛˉ
● ● 〔~~〕表示驚怪,如“~~怪事。”
● ● 表示呵叱:“~!你這光棍!那麼簡單”。

詳細釋義


◎咄 duō
<嘆>
● ● (形聲。從口,出聲。本義:呵叱聲) 同本義 [tut-tut]
咄,相調也。——《說文》
咄,相訶也。——《字林》
咄,啐也。——《蒼頡篇》
咄!口無毛。——《漢書·東方朔傳》。注:“叱咄之聲。”
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記》
咄!你是個破落戶。——《水滸傳》
● ● 又如:咄叱(呵責);咄啐(呵斥);咄罵(呵斥辱罵)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咄咄、咄嗟、嗞咄、咄駡、咄叱、汩咄、骨咄、吒咄、咄喏、咄諾

相關成語

書空咄咄、樂嗟苦咄、怪事咄咄、咄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