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棗鎮

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轄鎮

山棗鎮,隸屬於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地處湘鄉市西南部,東與梅橋鎮接壤,南與湘潭縣石鼓鎮相鄰,西與虞唐鎮、栗山鎮毗連,西北面和北面與潭市鎮、泉塘鎮隔漣水河相望,東北面與崑崙橋、東山街道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01.7平方千米。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屬萬全鄉;1995年4月,撤區並鄉建鎮,由原山棗鎮、洪塘鄉、蓮花鄉合併為山棗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山棗鎮人口為30567人。截至2020年6月,山棗鎮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龍泉村青山塘組。

歷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屬萬全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二區景慶鄉。
1952年6月,屬五區。
1958年9月,屬山棗人民公社。
1983年2月,改稱山棗鄉;同年12月,改為鄉級鎮。
1986年底,屬泉塘區。
1995年4月,撤區並鄉建鎮,由原山棗鎮、洪塘鄉、蓮花鄉合併為山棗鎮。
山棗鎮
山棗鎮

行政區劃


2011年,山棗鎮轄1個社區、41個行政村:山棗、洙津、新飛、飛漣、厚峰、窯沖、萬貫、龍泉、山棗、虎形、城江、城埠、水東、青順、金華、鹽井、板托、蓮峰、蓮長、蓮花、望岳、大山、九江、雲山、大勝、新勝、高勝、蠶勝、雙林、山田、洪山、洪塘、楓樹、橋頭、永興、良山、低坪、新躍、保元、新塘侖、經正、白沙,下設1個居民小組,45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山棗鎮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龍泉村青山塘組。
山棗鎮區劃詳情
山棗社區城埠村新元村良坪村
洙津村洪塘村厚峰村金白沙村
龍泉村洪山村順塘村雙田村
萬貫村大山沖村城東新村蓮興村
山棗村四勝村永橋村蓮花橋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山棗鎮境內地勢南高北低,以320國道為分界線,北臨漣水,多為低平的河套區,南部為丘陵地區,最高海拔400米,最低海拔42米,地質結構比較穩定。

水文

山棗鎮境內河道屬湘江支流漣水水系,境內河道長13.5千米。

自然資源


山棗鎮境內主要自然資源有花崗岩、石英石、飲用礦泉水等。耕地面積41836畝。其中水田39832畝,旱土2004畝。
山棗鎮
山棗鎮

人口民族


2011年,山棗鎮總人口49930人,其中城鎮人口1713人,城鎮化率為3.4%。總人口中,男性25450人,佔51%;女性24480人,佔49%。18歲以下8960人,佔18%;18—35歲16328人,佔33%;36—60歲17142人,佔34%;60歲以上7500人,佔15%。全部人口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9‰,人口死亡率4.24‰,人口自然增長率9.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1人。
2017年末,山棗鎮常住人口為43255人。
截至2018年末,山棗鎮戶籍人口為49031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山棗鎮人口為30567人。
山棗鎮
山棗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山棗鎮財政總收入1080.6萬元,比上年增長2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5萬元,增值稅44.6萬元,企業所得稅1.9萬元,個人所得稅3.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16元,比上年增長28.3%。農民人均純收入8364元。
2018年,山棗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農業

2011年,山棗鎮農業總收入4.1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0.7%。
山棗鎮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2011年,山棗鎮生產糧食4.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蔬菜1.8萬畝,產量34492噸,油菜0.2萬畝,產量340.7噸,油茶林0.12萬畝,生產茶油807噸。
山棗鎮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山棗鎮飼養生豬13.2萬頭,出欄肉豬9.5萬頭以上,飼養家禽14.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7196.5噸,其中豬肉7137噸,牛肉46噸,羊肉13.5噸,畜牧業總產值1.6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2%。
2011年,山棗鎮造林5160畝,其中防護林3300畝,經濟林560畝,竹林1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8.59萬株,林木覆蓋率46.5%,活立木蓄積量11.6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3369畝,產量1658噸,主要品種有柑桔、板栗、水蜜桃、葡萄等。
山棗鎮漁業以池塘養魚為主,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8867.9畝,產量2200噸,年產值4700萬元。漁業總產值1.1億元,占農產總產值的26.6%。2011年,擁有大型農業機械187台。
山棗鎮
山棗鎮

工業

2011年,山棗鎮完成工業總產值8.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6億元,工業增加值佔總產值的13%。擁有工業企業53家,從業人員9870人。

商業

2011年,山棗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共有商業網點432個,職工人數809人。

金融業

2011年,山棗鎮境內有金融機構1家,各類存款餘額1.7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8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社會


教育

2011年,山棗鎮有初中3所,在校生1218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10所,在校生2170人,專任教師177人;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157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畢業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2萬元,比上年增長4%,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12.5%,比上年增長5%。

科技

2011年,山棗鎮有技能人才1050人,農村專用人才48人。

文化事業

2011年,山棗鎮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文化站建築面積320平方米。全年免費放映電影164場次。有公共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328平方米,藏書34.6萬冊。有村級圖書室42個,共藏書26.5萬冊。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處。

體育

2011年,山棗鎮有體育場11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1.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8%。

醫療衛生

2011年,山棗鎮有各類衛生機構45個,其中山棗衛生院有病床30張,醫護人員30人;村級醫療室44所,從業人員44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註冊護士5人,全年完成診療6815人次,住院195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3251人,參保率96%。
山棗鎮
山棗鎮

社會保障

2011年,山棗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45戶,人數2001人,支出18.2萬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臨時救濟3678人次,支出32.6萬元,比上年增長28.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45.6萬元,比上年增長10.8%。2011年,底共有社會福利單位1個,其中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2011年,支出45.5萬元,比上年增長16.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82人,支出148.6萬元,比上年增長8.1%。新增就業人員1550人,有121名下崗工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2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566人,其中參保職工1247人,參保離退休人員319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9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7853人,參保率81.2%。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山棗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6.8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39%。
供電
2011年,山棗鎮有110KV變電站1處。

交通


山棗鎮境內有320國道經過。
山棗鎮
山棗鎮

文化


地名由來
山棗鎮因通往寶慶(今邵陽)的古驛道上的“山棗老街”附近盛產紅棗,稱棗子坳,“山棗”之名由此而來。
山棗鎮
山棗鎮

旅遊


景點

漣水河大橋
山棗鎮洙津渡處有一老一新兩座橋,老橋名萬福橋,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曾為漣水河兩岸人們的交通便利做出貢獻,被譽為“楚南大觀”;新橋名洙津渡大橋,建於2005年,是為保護和替代萬福橋連接漣水河兩側的320國道而建。
雲霞亭
雲霞亭位於山棗鎮雲山村雲霞嶺上兩座山峰之間,與湘潭縣搭界,是清代湘鄉蓮花、山棗、栗山等地通往湘潭去南嶽朝拜的必經之地。雲霞亭形似一座城樓,全麻石結構,形制採用“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規劃。城牆高4.4米,長約7米(因山體滑坡,無法測量其原有長度),寬6.8米,兩頭與山峰相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關隘用方形石門作通道,石門上方嵌有石碑,碑正中書“雲霞亭”,左右兩側分別刻有“朱名湘書、大清嘉慶十年、乙丑春榖旦”字樣。通道長6.8米,寬4.4米,用條石砌成,兩側有長石凳。
山棗鎮
山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