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積雲

高積雲

簡寫Ac,屬中雲族。主要由中雲高度上穩定而濕潤空氣發生波動所形成。雲體呈塊狀、片狀或球狀;雲塊有時分散孤立,有時聚集成群,排列成行,好象田壟或波浪;雲塊常呈白色或灰色,中部較陰暗;雲體各部分的透光程度不同,薄的部分能見日、月輪廓,有時出現華和虹彩現象。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天晴;厚的高積雲如繼續增厚,有時也有零星雨雪。其類別有透光、蔽光、積雲性、絮狀、莢狀、堡狀等高積雲數種。

命名


高積雲既然屬於中雲,為什麼名字中有“高”呢?如果換成“中”作為前綴,叫“中積雲”是不是更合理。但是雲屬、雲類的名稱更多取決於雲的外觀和形成的典型高度。而“高積雲”這個名字是1855年法國聖莫爾和蒙蘇里公園氣象台主任埃米利安·雷諾提議使用的,到19世紀70年代,這個名字被氣象學領域所認可。

雲狀特徵


莢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高積云云塊較小,輪廓分明,在厚薄、形狀上有很大差異。薄的雲塊呈白色,能見日月輪廓,厚的雲塊呈暗灰色,日月輪廓分辨不清。常呈橢圓形、瓦塊狀、魚鱗片或水波狀的密集雲條,常成群、成行、成波狀排列,雲塊的視角寬度為1º~5º。

主要分類


高積雲
高積雲
高積雲主要分為透光高積雲、蔽光高積雲、莢狀高積雲、積雲性高積雲、絮狀高積雲和堡狀高積雲。
透光高積雲
高積雲(Ac tra)雲塊較薄,呈白色,常成一個或兩個方向整齊地排列,雲塊之間有明顯的縫隙,即使無縫隙雲塊邊緣也較明亮,能辨別日月位置。
蔽光高積雲
高積雲(Ac op)雲塊較厚,呈暗灰色,雲塊間無縫隙,不能辨別日、月位置,雲塊排列不整齊,常密集成層,偶爾會有短時降水產生。
莢狀高積雲
高積雲
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Ac lent)雲塊呈白色,中間厚邊緣薄,輪廓分明,通常呈豆莢狀或橢圓形。當日、月光照射雲塊時,常產生虹彩。莢狀高積雲通常形成在下部有上升氣流上部有下降氣流的地方。上升氣流絕熱冷卻形成的雲,遇到上方下降氣流的阻擋時,雲體不僅不能繼續向上升展,而且其邊緣部分因下降氣流增溫的結果,有蒸發變薄現象,故呈莢狀,氣流越山時,在山後引起空氣的波動,也可形成莢狀雲。莢狀雲如果孤立出現,無其它雲系相配合,多預示晴天,農諺有"天上豆莢雲,地上曬煞人"。這種雲通常產生日華月華。華環由小變大,天氣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就將轉為陰雨。
積雲性高積雲
積雲性高的積雲(Ac cug)雲塊大小不一致,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積雲特徵。是由衰退的積雲或積雨雲擴展而成。一般預示著天氣將逐漸趨於穩定。
絮狀高積雲
絮絮告訴高積雲(Ac flo)雲塊邊緣部分與周圍未飽和空氣混合蒸發,造成雲塊邊緣破碎,象破碎的棉絮團,呈灰色或灰白色。雲塊大小以及在空中的高低都很不一致。絮狀高積雲是由於空中的潮濕氣層不穩定,有強烈的亂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有的地區出現這種雲,常常預示有雷雨天氣。
堡狀高積雲
堡狀高積雲(Accast)雲塊呈細長條狀分佈在高空,底部近乎水平,頂部間隔出現上凸雲頂,很像城堡,也有的像鋸齒的形狀。這種雲的出現常預示著將有不穩定的雷陣雨天氣,農諺有“城堡雲淋死人”這一說法。

形成介紹


高積雲是在高空逆溫層下面,冷空氣處於飽和條件下而形成的。雲體不厚,比較穩定,很少變化,預示晴天,農諺“瓦塊雲,曬煞人”,“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即指這種高積雲出現后,將是晴天。如果高積雲的厚度繼續增厚,並逐漸融合成層,即將顯示天氣將有變化,甚至會出現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