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的手套
挑戰的手套
《挑戰的手套》(1883)是作者最有爭議的一部作品,該劇女主人公斯瓦瓦聽說未婚夫並不像她一樣貞潔時,將手套朝他擲去,這意味著男人也應服從加於女人身上的同樣的道德要求。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劇作《皇帝》、《挑戰的手套》,詩集《詩與歌》等。1903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挑戰的手套》,灕江版。包括《挑戰的手套》、《超越人力》(之一、之二)三個劇本和《塵埃》等四篇小說。
1903年,作品《挑戰的手套》獲諾貝爾文學獎。
比昂松諾貝爾獎當選理由:“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這一點引起轟動,並在斯堪的納維亞觸發了一場持續好幾年的關於性道德的激烈辯論。儘管持異議的人很多,但比昂松未放棄自己的立場。1886年他重寫了《手套》,使之更為鋒利尖銳。原劇本以和解告終,而在新劇本中,斯瓦瓦毫不退讓,堅決要求未婚夫必須保持貞潔。《超越人力》(1883)一般認為是比昂松最優秀的劇本。該劇表明,比昂松完全清楚,要使人類理想超越自身能力的範圍是多麼危險。十年後,比昂松又寫了該劇的續篇《超越人力》(1895),劇中同樣的觀點被用於政治領域。劇本描寫了勞動與資本之間的鬥爭,各方都向對方提出了極端的過分要求。
比昂松一生為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挪威文化、擺脫異國束縛和統治進行鬥爭。晚年支持芬蘭反對沙俄侵略,積極參加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運動。比昂松的劇作觸及時弊,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自私、虛偽、貪婪等醜惡現象,不過其結局往往都是矛盾得到和解,具有改良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