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橋

德化縣長壽橋

德化縣長壽橋,又名山茶橋(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更名“永革橋”)。位於下樓坑水尾,山茶水頭,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電影《廊橋遺夢》中上演了一段浪漫愛情故事,曾經感動了幾代青年人,廊橋的美賦予了一層愛情的青紗。廊橋外形酷似《清明上河圖》上那些失傳已久的虹橋,宋人的清雅在閩南的大山中得以保存。戴雲山腹地的深山溝壑中搭起了座座廊橋,而廊橋彷彿連接起來古今,魅力猶存,吸引著文藝范十足的年輕人。

長壽橋由來


舊時,上涌葛坑兩地往來,必經此橋。原為五節連接的木板,長度30多米,經常被洪水衝垮,行人過往極其不便。民國37年(1948年),葛坑的陳偉彬(德化縣長)、下涌的郭振華(壽寧縣長)聯合倡議,發動民眾捐資,邀請名匠何在妥(永泰人)、黃以柱(上涌人)設計施工,架設此橋。二匠的設計圖樣是由郭振華口述介紹壽寧縣見到的規模浩大的橋亭模式為基礎併發揮自己的才智而定的。因此,這座大型橋亭設計精巧,結構嚴密,施工技術玄妙,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此橋,長25.8米,寬4米,高6.5米,兩端石台階,拱架由杉木縱橫交錯的桿件搭接而成,縱桿件由橫桿件支撐,橫桿件由縱桿件依託,縱橫桿件相互依存,全橋不用一根鉚釘連接。木板橋面架屋亭,內設木凳,外有二層雨披,造型壯觀,如今保存完好。

歷史沿革


德化也有木拱廊橋?前不久,壽寧在線網廊橋專頁上,一名叫“野馬”的網友發帖稱,在德化境內有一座木拱廊橋,叫長壽橋。專家稱,此橋堪稱木拱廊橋中的“閩南獨丁”。昨天,記者就此到德化實地尋訪。
德化發現閩南唯一的木拱廊橋,其造橋技術與《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有關。
文物價值 一直都不曾知道
廊橋,一般指橋上建有可供行人遮風擋雨、避暑納涼橋屋的橋樑,木拱廊橋是廊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外觀似彩虹,全部用木材建成。
長期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宋時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其建橋技術早已失傳。直到近年來,專家在閩浙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發現虹橋技術非但未失傳,還在當地的木拱廊橋得到了發展。今年9月下旬將於壽寧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廊橋學術研討會,一項重要議程就是討論如何整合閩浙資源申報世遺
德化縣文管辦孫主任稱,德化境內有廊橋數座———登龍橋、赤水橋、廣濟橋和銘新橋。昨天,記者實地走訪后發現,分佈各村落的這四座廊橋,均為木平廊橋,而不是木拱廊橋。德化縣方誌辦退休幹部周宗禧告訴記者,德化境內的木拱廊橋僅長壽橋一座,此前一直不知它的文物價值。
長壽橋[德化縣長壽橋]
長壽橋[德化縣長壽橋]
90歲老伯 一生只建一座橋
橋下是淙淙流淌的溪水,一橋橫跨在茶溪上,橋頭通往大山外界的路早已荒蕪。昨天下午,記者終於在德化縣上涌鎮曾坂村看到了長壽橋。
登上橋屋,看不到這座橋建於何年,由誰建造的資料。此橋成拱形,全部用木料建成,與通常見到的石橋外觀完全不同。橋屋兩邊的擋風雨板已經脫落十幾塊,橋屋頂上的瓦片也有三四處破損,櫞柱腐爛,許是年久失修。
德化縣誌記載,長壽橋俗名山茶橋,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后毀,1945年重建,建橋主墨師傅為黃以柱。重建后的長壽木拱廊橋長25.8米,寬4米,離茶溪水面高6.5米。在當地村民的介紹下,記者找到了當年這座橋的建造者、現居住在上涌鎮的黃以柱老人。黃老已經90歲了,他說,他這一生只建過這一座橋。
長壽橋[德化縣長壽橋]
長壽橋[德化縣長壽橋]
全省60座 它堪稱閩南獨丁
記者將實地拍攝的長壽橋照片及有關資料傳給我省廊橋專家、壽寧縣文化館副館長龔迪發。他確認,長壽橋確系木拱廊橋,此前未載入我省廊橋目錄。他說,我省目前有木拱廊橋60多座,主要集中在寧德的壽寧、屏南等地,德化此次發現的木拱廊橋,堪稱“閩南獨丁”。

旅遊信息


德化的古橋樑有史可考的最早建於唐代,而德化廊橋大都始於宋代。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要在偏僻的山溝里建築這些廊橋,全憑人力操作。一塊數米長和數噸重的巨石,要從深山裡的羊腸小道運到溪澗深谷,村民們無疑要像螞蟻拖蚯蚓一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據說,要把一塊數噸重、數立方大的巨石架設到近十米的高空上,先得從遠處的深山老林里砍運大批樹木,一節節地拖運到一起集中作墊木,墊一層砌一層,邊墊邊砌,逐步加高,巨石壘積直至最後把石樑鋪架成橋,然後再把其墊木一根根、一塊塊卸掉。其工程的艱巨、艱辛,可想而知。
曾幾何時,德化還是深山村野,開門見山、出門跨澗,出行困難。於是德化先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青山、小橋、綠水、民宅相映成趣。儀態萬千、富有地方色彩的德化各式廊橋,以木構長廊屋蓋梁式橋最具地方特色。
最古老的廊橋通仙橋
一陣風塵僕僕的騎行,在道路遠端只見碧水朱橋橫跨,如飛虹入水,這就是東關橋,雖說廊橋,但非木拱,橋墩石築如舟。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不太起眼,但是橋身全為木頭,有木廊、木檐、黑瓦。東關橋建於南宋,到現在歷經千年的風雨,屹立不倒成為了東關村村民的驕傲,每遇到遊客,村民都不忘“自薦”。小溪潺潺流水,泛舟溪流之上,頓時感悟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感。舟過橋底時,由青崗石和圓木料共同構築的橋就一目了然,而橋墩則由青崗石互相交錯疊壓而成,不用泥灰勾縫,墩呈船形以利分水。墩上鋪大松木,木上鋪厚木板而築“廊橋”。坐在小舟之上能看到另一種感覺的廊橋。
最具戰略地位的雙桂橋
同樣始建於宋代的雙桂橋,曾是德化通往永春、泉南的要衝,放學后成群結隊的孩子們橋嬉戲玩耍。歷經800多年的風風雨雨,雙桂橋早已變得年老珠黃,站在破敗的廊橋之畔懷古又長,青草、小溪、人家、和飽經風霜的廊橋,從何時起就未曾有為何的改變。雖然在20多年前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修復了雙桂橋的容顏,千年的風骨化為傲人的古風挺立於山野之中。
最像汴水虹橋的長壽橋
閩南地區僅有的木拱廊橋德化縣上涌鎮曾坂村長壽橋。橋身下的交叉桿件是為保持木橋橫向穩定所需的構件,一般都建造在木拱的上方,外部看不見。這座橋很特殊,據說閩東拱橋基礎上自己摸索建造的,所以有很多“創新”之處。實際上,長壽橋所採用的三節拱與四節拱組合的結構在閩浙地區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德化長壽橋最與眾不同地方是與大名鼎鼎的宋代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同屬三節拱與四節拱組合的類型,但其桿件之間不是通過節點橫樑以榫頭相連,而是用繩子捆紮在節點橫樑上。這種做法在閩浙地區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