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梁村鎮的結果 展開
- 廣東省懷集縣下轄鎮
-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下轄鎮
- 山東省高唐縣下轄鎮
- 河北省肅寧縣梁村鎮
梁村鎮
山東省高唐縣下轄鎮
梁村鎮位於高唐縣北部,距高唐縣城13公里,處於高唐、平原、夏津三縣交界處。南與人和街道、高唐開發區、匯鑫街道接壤,北與平原縣腰站鎮毗連,東與尹集鎮為鄰,西與夏津縣東李鎮相接。總面積57.1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02%。1998年底,全鎮共轄50個自然村,52個村委會。總耕地60800畝。總人口249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0人。1988年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0‰,199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實現了負增長。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3319男11436女11883家庭戶戶數6356家庭戶總人口(總)23211家庭戶男11363家庭戶女118480-14歲(總)49640-14歲男25110-14歲女245315-64歲(總)1626115-64歲男799815-64歲女826365歲及以上(總)209465歲及以上男92765歲及以上女116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774
梁村鎮位於高唐縣北部
梁村鎮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氣候溫暖,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574.8毫米,氣溫13.1℃,日照2663.3小時,無霜期200天左右。
梁村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海拔24-29米,土壤多為輕壤土。土壤類型以潮土為主,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近年林果業、蔬菜業、畜牧業發展較快,已成為該鎮新的主導產業。
梁村鎮交通便利,105國道穿境而過。唐公溝、官道溝、沙河溝3條溝渠縱貫全鎮,乾渠互通,水資源豐富,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興國寺塔
興國寺塔
塔為仿木樓閣式建築,外以青磚白灰、內青磚沙灰砌築,塔身內的角檐及踏步、塔門等施有木筋。平面呈八角形,邊長2.85米,對邊徑6.85米,總高38.8米,共11層,上設寶剎。佔地33平方米。塔體瘦峭挺拔,檐部構件以青磚切割、磨製而成,做工精巧。第一層系重檐,檐下設斗拱,北有門洞。二層以上每層4個門洞,塔頂為全葫蘆狀。全塔設門22個,每門各雕石佛一尊,盤膝而坐,線條流暢,加上地宮內的3尊,共有佛像25尊。
一層為獅子佛,二層為炎肩佛、阿眾佛,三層為持法佛、大光佛,四層為最勝音佛、須彌相佛,五層為難阻佛、大明佛,六層為釋迦牟尼佛、日月燈佛、大須彌佛,七層為明聞光佛、寶相佛,八層為日生佛、須彌光佛,九層為網明佛、妙音佛,十層為不空成就佛、寶勝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十一層為如須彌山佛、無量精進佛,地宮為圓通菩薩(四背觀音)。
興國寺塔名為“菩薩塔”,寓意為佛的最高境界。此塔的第十、十一層,上、下、東、西相通,寓意為眾生悟醒,心向光明。今興國寺塔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塔北10米處有古槐1株,所以此景又被稱為“唐槐宋塔”。古槐位於原興國寺大雄寶殿前,系寺僧所植。胸徑十數圍,高六丈許,樹榦蒼虯,枝葉繁茂,福蔭二畝余。中已空,內生癭,俗稱“槐膽”,民間認為,槐數不過千年不生“槐膽”。1971年夏,遭火焚;次年春,余干又萌發新枝;1998年,又繁出幼槐,壯茂茁發。
龍鳳古柏
龍鳳古柏
因兩樹年代久遠,曾引發了許多逸聞掌故。清代時,鄉里為建廟學,想鋸掉兩棵古樹,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群體反抗,將官司打到縣裡,后全村人集資1200文,抵兩樹的費用,又用文書的形式,確定此後兩樹將不再被征伐。這才將兩棵古樹保護下來。文書現仍存於高唐博物館。傳說兩樹北面10米處,原有一座廟宇,樹枝繁茂下垂至廟檐之上;又說兩樹是祖先栽種的,猶如一對男女,是神樹。由於村民們愛戴這兩棵樹,就賦予了他們人類的情感。西龍和東鳳,相依為命,像一對牽手的夫妻,溫情脈脈,共度千年。猶如《詩經》所言:“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