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車

頰車

頰車,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出足陽明胃經。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下頜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面神經及咬肌神經。主治牙痛,面神經麻痹,腮腺炎,下頜關節炎。直刺0.5寸,或橫刺透向地倉穴。

簡介


● Jiáchē ST6
● 來源:《素問·氣府論》
● 別名:曲牙、牙車、機關、鬼床
● 歸經:足陽明胃經
● 功效:祛風清熱,開關通絡

穴名釋義


● 頰,頰部,指耳前顴側面;車,車輛,下頜骨古稱頰車骨,總載諸齒開合如車輛轉動。本穴恰在前處,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面部,下額角前上方一橫指(中指),閉口咬緊牙時咬肌隆起,放鬆時按之有凹陷處。

簡便取穴

● 沿耳垂下方可摸到一骨性拐角——下頜角,以此為標誌向前上方取一橫指(中指),可摸到一個凹陷,即為此穴。
● 閉口,緊咬牙,咬肌隆起處最高點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淺層分佈有耳大神經分支,耳顳神經(下頜神經分支)。
● 深層分佈有面神經下頜支,下頜神經咬肌支,面動脈。

主治


● 口腔疾病,例如齒痛、牙關緊閉。
● 頸部疾病,例如頸項強痛、頸椎病。
● 局部疾病,例如口眼喎斜,頰腫,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腮腺炎。
● 其他疾病,如失音。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3~0.5寸;或向地倉斜刺1~1.5寸。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0~20分鐘;艾炷灸3~7壯。

古籍摘要


● 《針灸大成·卷六》:主中風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車疼痛,頷頰腫,牙不開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口眼喎。
● 《針灸甲乙經·卷之十二》:頰腫,口急,頰車痛,不可以嚼,取頰車。

常用配伍


● 配地倉、顴髎、巨髎、合谷,治口眼喎斜、頰腫。
● 配合谷、下關,治顳下頜關節炎。
● 配人中、百會、承漿、合谷,治牙關緊閉。
● 配合谷、內庭、太溪,治牙痛。
● 配合谷、翳風,治腮腺炎。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王靜。超簡單快速取穴。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4] 劉乃剛。超簡單取穴不出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 [5]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 [6]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