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吳茱萸

中華吳茱萸

中華吳茱萸徠,別名吳萸、茶辣、辣子。分大花、中花、小花三種,以江西產中花為國內最佳。吳茱萸以幼果入葯,有溫中散寒、開郁止痛、降逆、止嘔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吳茱萸提取液有鎮痛、殺蟲、抑菌以及收縮子宮的作用。一般栽后三年進入穩產期,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可達200公斤左右,目前市場行情,每公斤40元左右,產值可達萬元。為退耕還林,綠化荒山的優良品種。

概括介紹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3米。雌雄異株,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對生,橢圓形或卵圓形,葉下密被短毛。5~6月項生聚傘形花序,密生白色或淡綠色小花,自花授粉。果實為扁球形,以數個小乾果合成,初綠色,成熟時為紫色,干后黑色,表面有瘤狀突起,橢圓形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氣候,半陰半陽的環境,常栽培在低山丘陵的山坡上和地坎邊,也可成片栽於空曠地上。栽培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為佳。
栽培要點徠: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扦插等。以分株繁殖為主。
吳茱萸分櫱力強,在母樹周圍往往抽生很多幼苗,可在驚蟄至清明前,挖取幼苗移栽。因此,可在冬季落葉后,選擇健壯母株,在周圍約70厘米左右的地方刨開表土,露出側根,用刀在根上每隔5厘米砍一傷口,切后覆土蓋好,澆一次稀薄人糞尿。待第二年春天在切口處即長出新苗,待幼苗長到70厘米左右,即可移栽。從立春至驚蟄為移栽適期,在移栽前按2-3米距離挖穴,穴深、寬各0.5-0.7米,每穴施入廄肥10-20公斤。一穴栽苗一株,每667平方米栽110~150株。一般栽后2-3年掛果,5~6年進入盛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