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謙
著名戰地記者
李玉謙,著名戰地記者,詩人,作家,書畫家,獨立紀錄片製片人。
人物圖片
1978年16歲高中畢業入伍,考入軍校,學習新聞專業。
1981年19歲軍校畢業,分配到濟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在中央電視台駐濟南軍區記者站從事電視新聞報道。
1993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5年7月畢業。
1995年7月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攻讀西方文化與世界文學研究生。1996年—1997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紀念建軍70周年紀錄片編導、撰稿,費時兩年完成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背負民族的希望》,片名由江澤民題寫,1997年8月1日前後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段播出。
2000年調入解放軍畫報社任編輯室副主任、主任。2009年1月,詩文集《靈魂圖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自主擇業,成立北京大道廣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事影視、出版、書畫展覽等文化產業的創意、策劃、製作和運營。
三個月的時間,李玉謙幾乎把老山前線所有的部隊走遍,最後他把自己的攝像機對準了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596團“雙大功七連”。
他提前一個月得知這隻隊伍將在1985年12月2日發起一場進攻,而戰爭之後這些生龍活虎的戰士肯定會有犧牲和傷殘的。記者的敏感讓他決定有意識的對這個連隊的戰士一個一個的進行拍攝,從平日的訓練、生活一直到“122”前一天的寫遺書、喝出征酒,李玉謙的鏡頭細緻的掃過每一位戰士的臉,盡量為他們保留一些難得的影像。
1985年12月2日7:30分,打響了戰鬥。“雙大功七連”的50名突擊隊戰士衝上戰場,李玉謙也背著他的攝像機在血雨腥風中穿梭。戰鬥在25分鐘后結束,“炮火的激烈,遠超過你想象,像下雨一樣,地面還被掀翻好幾層。”經歷過一番戰場洗禮的李玉謙陳述起往事來有著沉澱后的平靜。
他的拍攝從當天的早四點一直進行到晚八點,累計五大盤錄像帶總共1小時40分鐘:炮火轟鳴中,一個又一個戰士從陣地上被送下來救助時,年輕的軀體無一不被炮火摧殘的遍體鱗傷,而凱旋的凱歌奏起時,倖存的戰士們則是抱頭痛哭。
25分鐘的“12.2”戰鬥,我軍50名突擊隊員陣亡11名,七成傷殘,越軍陣亡87名,以我軍攻克968高地作為終結。儘管在軍事上,它被認為是現代戰爭叢林作戰的經典樣板,然而,對於那些衝鋒陷陣的戰士而言,他們的個體命運就此改變。
戰鬥結束三天後,帶著戰後心理陰影的李玉謙離開了戰場,無法從戰爭環境中擺脫的他,回來後跟朋友團聚,喝第一杯酒時,必然要面朝西南方向祭奠,這成了他保留的習慣。
1小時40分鐘的錄像被李玉謙帶回濟南后,因為影像紀實的戰爭太過真實和殘酷,這段錄像就此被封存,無法公映。很難說清他有多少次夢回戰場,這段戰爭的陰霾成了他一直想理清的心病,事實上,自從他離開戰場,當年的那段影像資料,他只看過一次,多年來,他對所有的戰爭小說和戰爭影視都避而遠之。2009年,正趕上中越戰爭(1979年)30周年,當年那些參戰的20多歲的小夥子,已經成了50歲左右的人。此時的李玉謙也已是年近“知天命”的年紀。
2009年,時任《解放軍畫報》社二編室主任的他申請自主擇業,開始了他一直想進行的計劃--以1985年他拍攝的原始影像為一條線,尋訪當年參加“12.2”戰鬥的親歷者,追拍他們如今的生活。
這些年來,他們是如何生存的?面對生活的考驗和挑戰,他們又是如何奮鬥拼搏的?
帶著百般疑問,李玉謙找到了當時“雙大功七連”的副連長、“122”戰鬥突擊隊隊長孫兆群。24年後的孫兆群已經是山東省濟寧預備役炮兵師的副師長,多年來,他一直跟其他戰友保持著聯繫,受傷的戰友遇到什麼困難,他會儘力解決,他也一直照顧16個烈士的父母,每年的節假日都要去看望那些老人,他幫著每一家做過無窮無盡的事情。他像是一個領頭羊,找到他以後,就自然能夠找到其他的人。
吃不準如何配合李玉謙進行拍攝的孫兆群,又找來了當時的老連長張長嶺和老營長張風洋,三個人和李玉謙一拍即合,還一起看了李玉謙當年拍攝的影像資料,而孫兆群一看到戰鬥打響的那一刻便扭頭不忍再看。
李玉謙自己拿出30多萬元存款買了前期的攝像設備和後期的編輯設備,當年戰地前沿救護所所長、自己開醫院的許新升提供了40萬元的資助,李玉謙在兩三天之內組建了攝影團隊,連人帶設備一股腦的都拉到了山東。
2009年6月10日開機,大半年的光景,他和他的攝影團隊駕著一輛破舊的麵包車,尋訪到了1985年“122”戰鬥中包括孫兆群、張長嶺、張鳳祥在內的八位倖存者的戰後生活--炸斷一條腿的高俊忠、兩次負傷的馬軍,軍醫許新升、外號“孔大俠”的孔凡超,以及失去了一隻眼一隻胳膊一條腿的特等殘廢陶世德。
2009年底,他和他的團隊粗編製作出這八人的十集紀錄片,每集三十分鐘,名字暫定為《戰友-尋訪122戰鬥親歷者》。
2010年12月1—3日,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連續播出了紀錄片《生死兄弟連》上中下三集。25年前,老山前線的戰地記者李玉謙拍下了這場戰鬥;這部片子反映的是25年前老山輪戰中的一場戰鬥——“12.2”戰鬥,以及戰後參戰者的命運和對戰爭的思索,給人心靈的震撼力極強。
2010年12月,李玉謙因策劃拍攝反映邊境防禦作戰的紀錄片《生死兄弟連》,被《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2010年中國魅力人物50人”。
歷史就是歷史,戰爭就是戰爭,還原歷史的真相,再現戰爭的真相,是新聞和文學工作者的責任,更是一個戰地記者以及多年從事新聞工作者的良心。玉謙老兄的所作所為給迷迷瞪瞪也算活著的人們敲了重重的一錘。一個人的靈魂到底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但是一個人的靈魂到底能有多大的分量是每個人且只有本人內心的那桿秤才能稱出來的;一個人的心態如何,完全取決於他的目標追求以及內心的容量……
2012年11月,【國家記憶2012·致敬歷史記錄者】給予“年度公民寫史”獲獎者李玉謙的致敬辭:
他以一人之力,策劃拍攝中越戰爭紀錄片《生死兄弟連》,通過戰地影像資料、參戰老兵及其家人口述,真實呈現老山前線老兵們的生存狀態;他以個人視角回望27年前的那場戰爭,詮釋生命個體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后所呈現的特殊基調、情態和價值。這是一個戰地記者的私人記錄,也是一個公民對待歷史的態度和責任。
2013年,在【國家記憶2013·致敬歷史記錄者】評選中,由戰地記者李玉謙策劃拍攝的《生死連兄弟情》獲“年度歷史影像”的獲獎辭:《生死連兄弟情》,那是一場離我們最近,卻離我們最遠的戰爭;那是一群仍在我們眼前,卻被視而不見的青春身影;那是一個已經逝去,卻被呼喚回歸的年代;那是一卷在歷史中被潛像,而在今天才得以顯影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