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劉家莊的結果 展開
-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遼城鄉轄村
-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徐家店鎮劉家莊
- 隋家屯村
-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高頭回族鄉下轄村
- 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劉家莊
- 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蘇家店鎮劉家莊
劉家莊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徐家店鎮劉家莊
劉家莊位於海陽市北部,徐家店鎮東南部,地處東經121°01′,北緯37°03′。東與楊家莊為鄰,西與宮家葦夼村接壤,南與晶山夼村相望,北與南紀家莊相連。隸屬徐家店鎮。北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50公里。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另一說,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劉姓兄弟三人由徐家店村來此建村定居,以姓命村名劉家莊。
全村有耕地57.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蘋果、芋頭、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55戶,477人,均為漢族。有劉、王2姓,劉姓人口居多。
清末本村建龍王廟。開始盛興廟會,聲勢浩大,方圓百餘里都聞名而來,直到民國後期才逐漸取消。
1941年本村解放。
1945年第一個合作社(村社)成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徠86年村集體投資15萬元,建大口井1個,配有三級揚水設施,村裡糧田大都變成水澆田。
同年村投資3萬元,用上電網供電。
1987年投資4萬元,安裝自來水。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120公斤,總產10.3萬公斤,1987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25.8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21公斤,總產21.9萬公斤。 1985年,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栽植優質蘋果16.7公頃。後果園面積逐年擴大。2000年,全村蘋果收入100萬元,花生、芋頭等經濟作物收入也連年增長。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160萬元,其中農業70萬元,畜牧養殖業80萬元,林業5萬元,其它5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初期,本村的第二、三產業是一片空白。1960年,村裡成立起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建立了麵粉廠、粉坊等。改革開放以後,村黨支部發動群眾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主要有運輸、修理、建築業和商飲業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5人,總收入393萬元,其中工業383萬元,建築業10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8人,總收入267萬元,其中運輸業256萬元,商飲業10萬元,服務業1萬元。
文教科技建國初期,本村沒有大中專生。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人。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經常忍飢挨餓。建國后,村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極大的提高。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50輛,摩托車60輛,電話50部,彩電100台。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0年,劉玉錫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3月,成立黨支部,劉玉錫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奸、反特、反霸、支前等各項運動。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8名。2002年,有2個黨小組,16名黨員。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劉玉錫、劉雲祥、劉廷相、劉雲廷、劉廷賓、劉玉文、劉玉江、劉福強、劉玉團、劉玉周。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2月,成立村公所,劉仁任首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劉仁、劉玉卿、劉廷相、劉雲廷、王日春、劉廷賓、劉同順、劉玉仙、劉玉團、劉福學、劉同濤、劉同軍、劉福儉、劉同進、劉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