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堆村

谷堆村

谷堆村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城東南約25公里的韋集鎮丁谷村東側,至今還有兩座高谷堆,約有30米高左右,兩谷堆相距百餘米遠。這就是秦末楚漢核相爭在垓下劉邦率將士兜土堆起的兩個高谷堆,垓下決戰後,谷堆西側就有個耕民建居的小村,居民們為永久紀念劉邦在門前造起的兩座谷堆山,就把小村起名為谷堆村。后丁姓遷入擴建該村,也因丁姓家族人財興旺,就改叫丁谷堆村至今。

目錄

正文


2000多年以前,劉邦、蕭何、張良韓信率30萬大軍,把霸王項羽追趕到垓下(去年並村稱為韋集鎮小徐村),將項羽兵馬團團圍住。楚漢各自為營,兩軍對峙。大平原作戰,如何高旗催軍,瞭望指揮作戰?張良想出一條妙計,命全軍將士兜土造山。僅一天多時間,全體30多萬大軍就築起兩座方圓百丈、高五十餘丈的大型土谷堆。遠看就象兩座相連的山。就是這兩個大谷堆,就成為張良、韓信打敗項羽的點將台,也是他們每天出征之前,將帥們登上最高點,高挑指揮旗,下達作戰命令,點將出戰,觀看全景戰鬥。兩座高大的谷堆,不僅起到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作用,也是垓下大戰歷史見證,也給谷堆群眾留下許多傳說。這兩座高谷堆也稱為金銀山。楚漢兩軍在垓下決戰,漢軍30多萬人馬紮營在垓下西邊(現叫小徐村),大批糧草、軍餉源源不斷地運進漢營。糧草堆在營外派人看管即可,那些金銀軍餉放在何處才保險?軍師張良提出:把兩座高谷堆底下挖空,建造地下室,把金銀財寶及貴重東西都藏在裡面。這樣,把金銀放在屁股底下就安全多了。劉邦和將士們齊聲稱妙!兩谷堆底下建成地下室后,不僅藏入金銀財寶,後來連碗、筷、盅、盤、勺、盆、壺金銀餐具等貴重物品用具,也都藏放在谷堆下室內,所以,這兩個谷堆也稱為“金銀山”。劉邦打敗項羽凱旋迴朝,只把金銀帶走了,像碗、盅、盤、勺、盆、壺等笨重用品用具,便交給幾位老軍人守候看管,待以後來取。可是,劉邦回朝做上了西漢皇帝后,整天忙著朝政大事,竟把去垓下取碗、盅、盤、勺、盆、壺等用品小事給忘掉了,所以這些東西一直放在兩谷堆底下,也因為兩谷堆藏有金銀和金銀制出的物品,“金銀山”的名稱也就叫開了。劉邦留下大量的餐具和用品,對谷堆村百姓們借用非常方便,誰家要辦婚、喪事,都可以免費向谷堆地下室里借取金銀碗筷、杯盤、壺等具使用,用后如數歸還。直到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間,丁谷村個別群眾家裡,還收藏著不全的劉邦和將帥們當年所用過的銀筷、銀盅,群眾在谷堆四周耕作時,也常拾到和挖到當年劉邦留下的碎碗、盆、壺、碟片,有些完整珍貴餐具還上繳上級文物部門收藏。谷堆村裡的許多歷史傳說,已傳遍了省內外,國內許多歷史學家和港澳名人、日本友人不斷前來谷堆村考察,撰寫文章發表。也同時引起旅遊部門和黨政機關領導們的關注。2004年10月1日,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專程對濠城、金銀山、垓下原址進行考察,對如何開發這塊旅遊資源提出意見。市、縣旅遊局和黨政領導對開發垓下和谷堆景點已做出論證和規劃,原市委三任領導對開發垓下旅遊業都做出批示。靈璧縣人民政府、縣旅遊局已向省政府申報晉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展谷堆村的歷史風采將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