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驛鎮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轄鎮

白驛鎮,原徠名白廟。位於大巴山南麓,蒼溪縣東南邊緣,距縣城55公里。因其地古為白馬驛,南梁時在此建白馬縣,西魏恭帝二年(555)置白馬郡,故名。東與月山鄉毗鄰,南至閬中市老觀鎮出境,西與歧坪鎮、北與岳東鎮接壤。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850米,地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合多種經濟作物和水果生長,有“糧倉”之美譽。山脈以太陽山、方山、天堂山、梁家山、立山寨為筋骨;水系以上譙壩、下譙壩、甘家河、青石溝、史家河為動脈。

白驛鎮幅員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19500畝,常住人口為14535人(2020年),轄27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67個村民小組。設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2所,衛生院2所,農村信用社2所,郵政所1所,電信所1所,動物防疫檢疫站1所,場鎮已通天然氣。

歷史沿革


白驛鎮
白驛鎮
梁天監初年置白馬縣,治地今白驛場。西魏恭帝二年(555)白馬縣改隸白馬郡。隋開皇三年(583)廢白馬郡,白馬縣併入奉國縣。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
民國24年(1935)5月以後先屬白廟鄉(聯保),后屬歧白鄉。
1951年建政成立白廟鄉,屬蒼溪縣第五區(歧坪區);1958年改為白廟人民公社。
1981年更名白驛公社,1984年更名白驛鄉,屬蒼溪縣歧坪區。
1992年,原白驛、萬安、月山、煙峰4鄉合併建白驛鎮。1994年,萬安、月山、煙峰恢復建鄉。
2005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原萬安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白驛鎮人民政府駐白廟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驛鎮
白驛鎮
白驛鎮位於大巴山南麓,蒼溪縣東南邊緣,距縣城55公里。東與月山鄉毗鄰,南至老觀鎮出境。

自然災害

白驛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白驛鎮轄白驛、萬安2個居民委員會,青石、花紅、馬桑、池口、泉水、龍廟、金梁、中和、譙壩、韓陽、萬全、康莊、鳳鳴、茶店、凌雲、岫雲、柳埡、下坊、天坪、天堂、碑瑾、檬埡、李子、金鳳、方山、鐵爐、立山2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個居民小組、164個村民小組。
2018年,白驛鎮轄白驛社區、萬安社區以及青石、譙壩、泉水、中和、池口、龍廟、金梁、凌雲、柳埡、馬桑、韓楊、岫雲、茶店、萬泉、康莊、風鳴,下坊坪、金鳳、天堂、李子埡、碑埡、天平、離山、方山、鐵爐、檬埡27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白驛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49號。
白驛社區譙壩村下坊坪村方山村
萬安社區中和村碑埡村青鳳村
馬桑村萬泉村檬埡村/
池口村岫雲村李子埡村/
金梁村柳埡村金鳳村/

經濟


● 綜述
2011年,白驛鎮財政總收入230萬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0.1萬元,比上年增長4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2.4萬元,增值稅13萬元,企業所得稅31.7萬元。
2019年,白驛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驛鎮轄區總人口2.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3460人;女性11824人。
截至2019年末,白驛鎮戶籍人口24683人。
2021年7月,蒼溪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公布,截至2020年白驛鎮常住人口為14535人。

交通


2011年,白驛鎮境內有縣級公路12千米橫貫境內,與閬中市老觀鎮相連。境內27個行政村、167個村民小組均通道路,總長330餘千米,其中道路硬化總長30千米。

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今保留有比較完整的唐代摩崖石窟造像、明末清初彭家大院和極具地方特色的燈戲、川戲等珍貴的文化遺產。
地名由來
源於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縣於白馬郡,遠古悠韻風存,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故此而得名白驛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驛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419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9所,其中中心小學2所,村小7所,在校生1684人,專任教師59人,其中高級職稱23人,一級職稱36人;初中1所,在校生803人,專任教師39人;農民技術學校1所,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6期,參學人數9420人,成人教育普及率達40%以上。
文化事業
199徠4年12月,建成白驛鎮差轉站,后改稱四川省廣電網路公司蒼溪分公司白驛營業部。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500戶,入戶率78.3%。
2011年末,白驛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27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驛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衛生院2個,村衛生室27個。專業衛生人員21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白驛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85人,支出7.2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市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00人次,共支出7.5萬元,比上年增長3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53戶,人數1353人,支出97.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3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319人,參保率100%。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白驛鎮有固定電話用戶4360戶,行動電話用戶4986戶,寬頻接入用戶267戶。
● 水利
2011年,白驛鎮整治防滲渠2.4千米、病險水庫3座、山坪塘標改14口,擴建水庫1座,建微水池138口。
● 給排水
2011年末,白驛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4.9萬立方米。

旅遊


紅軍渡·西武當山景區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渡口遺址
蒼溪梨文化博覽園(蒼溪梨博園西武當山
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名天台山)蒼溪將軍村
望天觀玉女村
蒼溪文昌宮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
蒼溪縣白鷺湖水利風景區雍河鄉革命烈士紀念碑
中土觀音寺張家河古墓葬群
蒼溪臨江寺蒼溪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代表人物


譙玄(約公元前45年—公元35年)字君黃,又叫譙元,譙隆之子。西漢人,住於今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譙壩村。幼時好學,明《周易》、《春秋》,后當奉國縣令,仕於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