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第一中學

仙游第一中學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的前身為仙游官立金石小學堂,創辦於1902年。1959年被審定為首批福建省重點中學;1999年評定為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2018年入選福建省首批44所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現有9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共計4562人,其中,初中36個教學班;高中55個教學班。有教職員工34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5人,高級教師 93人,中級教師 117 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4人。校園面積23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六萬多平方米,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

學校簡介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 的前身為仙游官立金石小學堂,創辦於1902年。1959年審定為首批福建省重點中學;1999年評定為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2018年入選福建省首批44所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現有9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共計4562人,其中,初中36個教學班;高中55個教學班。有教職員工34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5人,高級教師 93人,中級教師 117 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4人。校園面積23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六萬多平方米,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
多年來,學校秉承“敲金戛石,弘毅拓新”的校訓,奮勇拼搏,開拓創新。近幾年,學校以“以人為本,讓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創辦“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現代化中學”為辦學目標,形成“團結、進取、文明、健康”的校風、“求是、求精、求新”的教風、“自學、自律、自強”的學風,不斷更新辦學理念,不斷拓展辦學視野,讓各項工作穩步提升。2013年,學校順應教育發展大勢,組建仙游一中教育集團,利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對集團成員校及其他薄弱校進行資源輻射和示範引領,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2015年,學校與澳大利亞塔州開展合作辦學,吸收應用國際教育發展的新成果,使學校辦學具有國際視野,走上了國際化發展的新軌道。2018年入選福建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之後,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集核心素養,在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式改革、教學管理制度重建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展。
學校在全員發展的前提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十分重視學科尖子培養和各類競賽輔導,辦學水平和辦學實效不斷提升。學校連續四年獲莆田市高中教育教學進步獎,兩次獲莆田市高中教育教學優質管理獎。奧賽學科競賽成績喜人,榮獲省一、二等獎達30多人次,市一等獎80多人次,成績居全省同類學校前茅。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形成了以航模、防震減災、機器人等特色校本課程為品牌的科普教育辦學特色。
學校校友眾多,許多校友成為各界精英、國之棟樑。有龔旗煌、陳宜瑜、陳森玉、劉思職四位院士,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多人,有科學家、將軍、作家、企業家及黨政重要領導人等知名校友2000多人。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綠色學校、省優雅校園、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全國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省知識產權試點學校、省五一勞動獎狀單位、省第十一、十二屆文明學校、首批44所福建示範高中建設學校、省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體育道德風尚獎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仙游知縣陳興祚在金石山興建金石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金石書院奉
詔改辦仙游官立金石小學堂,開仙游新學之濫觴,實為仙游一中之前身。爾後,校名幾經更迭,然金石銘訓則一脈相承。
1917年,仙游縣立中學成立。
1935年,尚公中學、現代中學、仙溪農職合併為仙游縣立初級中學。
1950年,仙游縣人民政府接管仙游縣立初級中學、省立仙游高中,並把兩校合併為仙游中學。
1952年,仙游中學與私立金石中學合併,正式命名為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
1959年,審定為首批省重點中學。
1999年,評定為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
2018年,入選“福建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名單”。

硬體設施


挺虎科學樓
挺虎科學樓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文化生活豐富多彩。1996年,校園面積擴大至180多畝,校舍建築總面積54962平方米,綠地面積31058平方米。校園內芳草鋪碧,綠樹成陰,花香滿徑,書聲悅耳。現擁有校園網路中心、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備課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天文台和省級示範圖書館等一流的教學設施,實現了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金石之聲廣播電台、金石文學社、金石藝術團等文化社團長年開展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科技周活動、金石藝術節活動、雲里風金石文學獎頒獎大會等各種大型活動定期舉辦,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展示了學生的創作才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開拓了空間。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教學班50個,學生3000多人;教職員工近300人,其中高級教師102人,碩士研究生12人,省市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40人,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學科競賽、航模活動優秀教練員稱號的教師7人。

人才培養


敲金戛石
敲金戛石
金石山,鍾靈毓秀,英才輩出。僅解放后,仙游一中培養的初、高中畢業生就有六萬多人。先後奪得高考全省理科總分第一名的有3人:1952屆的吳紹玄、1991屆的戴懷宇和1995屆的李臻。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先後獲得莆田市(地區)高考總分第一名的有7人:理工類——1979屆的龔旗煌、1986屆的余晗、1987屆的張榮添、2001屆的林曦和2005屆的肖蕖;文史類——1999屆的王一君和2007屆的林嘉希。截至2013年,高考本科一批上線率達46%,本科二批上線率達91%,本科上線率達98%。自1999年以來,該校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共60人;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奧林匹克學科競賽,獲得省一等獎的學生共54人次,獲得全國二、三等獎的學生共13人次,代表福建省參加全國決賽的學生共14人,成績躍居福建省同類中學前茅。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綠色學校,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省文明學校、省優雅校園、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2007年,學校又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單位)的殊榮。

歷屆英才


仙游第一中學
仙游第一中學
眾多校友,成為國家棟樑之材。蜚聲海內外的科學家、將軍、作家、記者、企業家及黨政重要領導人等校友2000多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多人。成就尤為突出的有“兩院”院士劉思職、陳宜瑜、陳森玉、龔旗煌;將軍黃豹、蔡園、阮金秀、余起芬;著名文學翻譯家、童話作家黃衣青、馬來西亞大馬華文作協主席陳春德(筆名雲里風),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余壽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鄭金床;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主席朱蕤,福建省委原領導許彧青、黃明,福建省文聯主席、著名魯迅研究專家許懷中;台灣實業家張承璜;第十屆漢城亞運會十項全能冠軍陳澤斌;;美國福布斯名人榜IQ排行36位林立偉等。

發展前景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在知識經濟社會初見端倪,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仙游一中新一屆領導班子決心以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為契機,再作拼搏,加快發展,推動仙游一中的新一輪創業,為祖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棟樑之材。

周年華誕


仙游第一中學
仙游第一中學
仙游一中建校111周年暨林德臨大樓落成、初中部教學大樓奠基典禮在仙游一中隆重舉行。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科技部原部長、少將阮金秀,莆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教育工委書記程強,莆田市副市長張麗冰出席了華誕慶典大會,同時,仙游一中各屆老校友、熱心企業家等也從四面八方齊聚慶典大會現場。
歲月悠長切不斷濃濃的師生情。1955屆校友余壽彭(中國地圖出版社研究所所長,現已退休)在採訪中,還掏出珍藏了半個世紀的“小筆記本”動容地介紹道,這是當年在他最困難的讀書時,張永年校長給他的勉勵,也是這份勉勵才讓他走出難關。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龔旗煌在慶典大會講話中說道:“當年高一物理才考了28分,經過兩年努力高考考到100分。”最終在物理上有所建樹,以此勉勵學弟學妹。
據悉,仙游一中眾多校友成為國家棟樑之才,蜚聲海內外。據不完全統計的科學家、將軍、作家、企業家及黨政重要領導人等校友2000餘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00多人,院士有劉思職、陳宜瑜、陳森玉,將軍:蔡園、黃豹、阮金秀、余起芬等。實可謂群星璀璨,輝映金石。
情系教育,造福桑梓。在這次慶祝大會上,仙游熱心企業家再次為仙游一中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至11月8日止,捐資額近2000萬元。今日落成的林德林大樓是由校友林建平捐建,於2010年底開始興建,造價3600多萬元。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林建平校友在仙游一中的總投資額超過6000萬。
此次校慶內容豐富多彩,除了慶祝大會外,還有建校111周年文藝演出、校慶聯誼活動、集郵展、校友書畫展、校史展覽等活動。

學校地址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鯉城城內社區一中街239號
郵編: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