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王后

斯蒂芬·茨威格創作的人物傳記

《斷頭王后》是2009年09月希望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 [奧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傳記作家。其小說以細膩深入的心理分析見長,其傳記作品亦自成一家。代表作有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情感的迷惘》《象棋的故事》《舊書商門德爾》《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巴爾扎克傳》《瑪利亞·斯圖亞特傳》《異端的權利——卡斯特利奧反對加爾文史實》《約瑟夫·富歇》等。

圖書簡介


斷頭王后是瑪麗·安托瓦內特天生麗質,原來是奧地利的公主,7歲時曾被6歲的莫扎特強吻,當然是他表演完鋼琴之後。此女從小學習法語,精通詩詞歌賦。也會彈琴和跳舞,最後她媽媽瑪麗婭·特蕾西婭為了政治聯姻,把她嫁給法國王儲的路易十六

史實


茨威格認為路易十六性格軟弱,由於生理上的原因他不能履行丈夫的責任,然後還出書這麼說.
安托瓦內特喜歡奢侈的事物,大興宮室,還有一批爪牙和情人。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安托瓦內特為了排解不幸婚姻帶來的苦悶,終日沉迷於打扮、跳舞、賭博中,並耗費巨資修建行宮,左右國王、干預朝政,被譏諷為“赤字皇后”。
當時的法國正處於內憂外患、危機四伏之中,安托瓦內特的輕率和政治上的幼稚使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置於狂飆的巔峰,最終難逃厄運。
反正最後,她被抓去砍頭了。所以大家就叫她斷頭皇后.

內容簡介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奧地利宮廷出於政治需要,1770年將她嫁給法國王儲,即後來的路易十六。到法國宮廷后,熱衷於舞會、玩樂和慶宴,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在法國大革命開始后,表現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更為頑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眾攻打巴士底獄時,曾勸說路易十六帶兵去梅斯避難。她支持國王拒絕了國民議會提出的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結果成為眾矢之的。1789年10月,隨同路易十六從凡爾賽遷回巴黎,處於革命群眾的監視之下。她暗中活動,向一批流亡貴族求援,於1791年6月與國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邊境城市瓦倫時,被發現,外逃未遂。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她繼續勾結奧地利,並把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干涉軍,企圖借外部勢力鎮壓革命。事情敗露后激怒了法國人民,導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起義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國王一起被囚於當普爾監獄。次年10月,被交付給革命法庭審判,被判處死刑,送上了斷頭台。

孩童時代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和弗朗茨一世的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1755年11月2日她出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她被取名為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芬·約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瑪麗亞是以紀念聖母瑪麗亞, 安托瓦內特是紀念帕多瓦的聖安東尼, 約瑟芬是紀念她的哥哥約瑟夫大公,約翰娜是紀念傳教士聖約翰。一位大臣是這樣描述這個新生兒的:“一個嬌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比她大三歲的姐姐瑪麗亞·卡羅萊納和比她小一歲的弟弟馬斯米利安的陪伴下長大。她其他的哥哥約瑟夫二世、利奧波德二世和費迪南已經在哈布斯堡王朝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個關於她孩童時期的傳說:瑪麗·安托瓦內特遇見了天才兒童莫扎特。他為皇家呈現了個人演奏。過後當女皇問他想要什麼作為獎勵時,莫扎特這樣回答,他希望能在婚禮上與女皇最小女兒牽手(更多的是對女皇的調侃。)
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姐姐們很快與歐洲各個皇族聯姻。四姐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嫁給了未來的荷蘭總督,六姐瑪麗亞·阿瑪麗亞與帕爾馬公爵結婚,瑪麗·安托瓦內特最要好的十姐瑪麗亞·卡羅萊納和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結婚。
作為孩子,她是可愛和守規矩的,但是她幾乎沒有受過真正的教育。她反覆無常,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藝術和閱讀方面幾乎什麼也不懂。她的法語很差,而且只願意說德語。但是當她的八姐約翰娜在1762年死於天花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成了下個介入她母親的政治遊戲中的孩子。
奧地利和法國簽訂了一個新的和平條約,這使從1494年開始的間歇性的戰爭有希望結束。路易十五的繼承人是他的孫子路易-奧古斯特,計劃中,他應該與瑪麗亞·特里薩的其中一個女兒結婚。由於約翰娜的逝世就決定了瑪麗·安托瓦內特會送到法國與王儲結婚。
當瑪麗亞·特蕾西亞問預言家她的女兒在法國是否會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來保證。” 1770年4月瑪麗·安托瓦內特離開了維也納,此時她十四歲。女皇對她嗚咽的女兒的告別詞是:“別了, 我最親愛的孩子。要對法國人民非常好,讓他們能說我為他們送來一個天使。”
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雖然出生於奧地利皇室,貴為法國王后,錦衣玉食,但她卻是歷史上受非議、誤解和謾罵最多的女性之一。
凡爾賽宮水晶燈閃耀,衣香鬢影,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常在這裡舉行宴會。但是在則有所不同。它將決定瑪麗·安托瓦內特的一生,今夜是法國太子迎娶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妻的大婚日子。
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奧地利公主。出生於1755年11月2日,擁有一頭金色波浪卷秀髮,嫣紅的雙唇,吹彈可破的雪肌,迷人的雙眼,被譽為奧地利最美的公主。年僅14歲的她,美麗迷人的她,成了奧地利與法國險惡政治之間的犧牲品。1770年,嫁給了年僅16歲的法國波龐王室的太子,也就是將來的路易十六,成為了路易十六的太子妃。
14歲的她哪裡能想到自己的未來將在這動蕩不安的亂世和自己的感情之間浮浮沉沉。 14歲就當了太子妃,19歲成了法國皇后,有著太重太重的責任和壓力在瑪麗的肩膀上面,這些責任都等著她去面對,要與比她年長的貴族夫人們應對,懂得在這奢華浮靡的凡爾賽宮生存,要適應奧地利與法國政治間的勾心鬥角,的確對直率熱情的她的確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路易十六是個木訥的男人,溫文儒雅但是卻不善語言,整天只關在鐵匠房,冶鐵是他的最大興趣,溫吞的他無法博得瑪麗的歡心。瑪麗未嘗過戀愛的滋味,她知道自己不愛這男人,在瑪麗心裡,他只是自己的丈夫,這是她對路易十六的感覺。。
16歲那年,一個男人在瑪麗的生命之間掀起了大波瀾,這男人的名字叫做菲爾遜,一個瑞典的貴族。據說他們倆在扮裝舞會中相識,依照規定,太子妃不可隨便外出,但是就是在這場宴會讓她認識了菲爾遜伯爵,菲爾遜有著幽默風趣的特性,機智迷人的又同時兼具政治長才,還可以帶兵打仗,多才多藝又深具領導能力讓瑪麗深深著迷。對於整天面對不善於說話而且木訥的路易十六的瑪麗而言,菲爾遜的出她的生命點燃一道光。於是,她終於知道戀愛的滋味是怎樣,她喜歡菲爾遜,為他著迷,也和他之間發展出一段戀曲。

作品目錄


第一章雛兒出閣
第二章床幃中的秘密
第三章在凡爾賽首次登場
第四章一言之爭
第五章征服巴黎
第六章國王駕崩,國王萬歲
第七章一對國王夫婦的肖像
第八章洛可可王后
第九章特麗雅儂
第十章嶄新的社交圈子
第十一章長兄訪妹
第十二章終為人母
第十三章王后不復受人愛戴
第十四章洛可可劇院遭到電殛
第十五章項鏈事件
第十六章訴訟和判決
第十七章人民覺醒,王后覺醒
第十八章決定一切的夏天
第十九章朋友四下逃散
第二十章摯友出現
第二十一章是他嗎 不是他
第二十二章凡爾賽的最後一夜
第二十三章君主制的靈車
第二十四章反思
第二十五章米拉波
第二十六章準備出逃
第二十七章逃往瓦累納
第二十八章瓦累納之夜
第二十九章回京之旅
第 三 十 章爾虞我詐
第三十一章摯友最後一次出現
第三十二章遁入戰爭
第三十三章最後的呼喊
第三十四章8月10日
第三十五章廟堂
第三十六章王后孑然一身,形影相弔
第三十七章最後的孤寂
第三十八章貢西哀爾傑里監獄
第三十九章最後一次營救
第 四 十 章無恥之尤
第四十一章審訊開始
第四十二章審判
第四十三章最後的行程
第四十四章哀悼
後記
瑪麗·安托瓦內特年表